2021年7月15日,跟随着植物保护学院“承百年伟业,促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博士团”三下乡活动来到了湖南株洲攸县,切实地走到田间地头,切实地感受植保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同时也切实感受到了实验室理论应该与田间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前后对攸县余家场中药材产业园、地杰公司果园和卡姆农场的各类作物进行了实地调研后,我感受到了这些种植户对于技术支持的渴望;而在开展了农名交流会之后,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从以前的去城市打工转变为现在的返乡创业,且返乡创业的很多老百姓都选择农业种植,这一转变,使老百姓们对于“博士团”的三下乡都充满了期待,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植保人,我在这一转变中需要承担的角色,而如何承担起这一重任,也是我三下乡之后,重点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推动绿色种植和绿色防控,今年,国家将三农工作的重点从扶贫攻坚转移到乡村振兴。农业能不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食物的追求不再停留在果腹阶段,而是要求更加安全、健康。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也要求更加绿色、环保。这些都对当前我国植保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植保之路应该如何走?“过去,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对病虫害的防控主要依靠农药,然而过度依赖农药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未来,我国的植保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在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全国植保绿色防控战略研讨会暨科企对接恳谈会上如是说。在乡村振兴的进程里,植保迎来了绿色防控新时代。国家粮食的“守护者”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历史进程中,人类一直在与农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作斗争。只要有农业,就有病虫鼠草害,也就有植保。从病虫害中抢救“口粮”是植保工作的核心。植保实际就是研究植物病害、虫害、草害和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的技术学科,是农作物的“卫士”和“医生”。也就是说,植保伴随农业的产生而产生,并不断适应农业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我国重大病虫害区域性灾变频发,每年病虫草害造成粮食生产的损失在30%以上,小麦条锈、稻瘟病、玉米螟、蝗虫、地下害虫等成了农民的一块心病。对此,我国在植保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对病虫害的防控,我们大概每年挽回粮食6000万~9000万吨、皮棉150万~180万吨、油料250万~270万吨。”吴孔明介绍,也就是说,我们每年通过植保挽回了10%左右的粮食,所以植保工作对守护国家粮食非常重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正因如此,植保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内在要求,发展方向在植保的手段中,农药是一个比较直接、强有力的手段。我国农药使用量一直在上升,相比之下,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一直在稳固下降。绿色种植、化肥减量、农业提质既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又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国家化肥减量增效战略设想是,严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引领,树立高产、优质、经济、环保理念,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和“一主多元”科学施肥服务两个体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升、新型肥料推广、施肥方式转变、科学施肥云服务、有机肥替代化肥等五大行动。创新绿色种植技术、寻找新的绿色防控手段等都是植保人应该助力的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21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