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寻瑶文化队感悟收获:探必背山河,寻瑶族今生

来源: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寻瑶文化队 作者:张婉莹 杨利青

探必背山河壮丽,寻瑶族前世今生。2021年7月8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寻瑶文化队的队员们来到了广东韶关乳源距市区甚远、崇山峻岭的必背镇,欣赏瑶山秀丽风光,领略瑶族人文风情,在寻瑶中看跨越千年的传承,接力瑶县乡村振兴。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在命运的暗中牵引下,我与必背就这样相遇了。

车子缓缓掉头,进入前往必背的路口,路开始变得出奇地狭窄。明明是远处却又像近处的云一朵又一朵清晰地绽放在如山涧甘泉般纯净的蓝天上,那天蓝得不真实,蓝得像漫画里的场景,我不由感叹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对于人类极具诱惑。

两侧绵延的山逐渐望不到尽头,山势也随着我们的深入变得高大无比。苍翠欲滴的山峦强烈地冲击着我的视野,大河在马路旁激荡,俨然像盘踞在山谷之间的庞然大物,一股巨大的压迫感也逐渐从两边高山中散发出来。大山大山,曾经我以为老家的小山丘就是大山,直到这一次我才发现真正的大山是眼前这片水土富裕却人烟贫瘠的地方。我们沉默下来,继续深入。一路上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人烟,只是偶尔看到河边有几栋破旧的居民自盖楼,但门窗紧闭,一片萧索,后来才知早已人去楼空。

同行的伙伴不住赞叹这峨峨群山、洋洋江河,而我在一旁,沉默不语。在我的心中充斥着对自然的敬畏,绝不仅止于为她的鬼斧神工所倾倒。在地球上人类文明纵横几百万年,在大自然面前,却只是弹指一挥间。人类渺小得像是大山中一株小草,贪婪地依存着大山,存亡也只在一瞬间。我更加懂得,所谓的敬畏自然为何意,或许我们真得学学藏族人对待自然的谦虚与谨慎了。

后来,我们终于得到了前往河对岸神秘遗址参观学习的机会。据工作人员说,在2018年以前,必背镇的旅游业十分兴旺发达,前来学习瑶族文化和参观瑶族村落遗址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来必背的人越来越少,旅游业逐渐衰落,这两年,遗址也不曾对外开放,这里的旅游业如同曾经也很兴旺发达的公共交通一般,逐渐隐匿于历史长河之中。人世间的兴衰荣辱更替变换,自然界的春去秋来叶落花黄大概也如此吧。

我眯起眼朦胧地看那瑶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上居下牧的吊脚楼仿佛在向我们传达着穿越百年的历史光辉。这里也曾升起过炊烟,也曾承载着孩童嬉闹与妇人羞笑,也曾记载男人外出归来的呼唤与悲欢。而如今,它经历了世人的目光审视后,伴随着它那沧桑的面庞,沉寂在虫鸣鸟叫的小山之中,逐渐消失在大多数人的心里。

我们没能推开门进去,这里的一切我们也都如匆匆过客只粗略看了一眼,但就这一眼,我们足以被打动……

踏上归桥,桥下的鸭鹅在水中嬉戏,溪水汩汩地淌于山谷之中。水虽未深千尺,我却仿佛听见身后众人送别的声音,猛一回头,穿梭时空,是谁满心期待来到此处,又心满意足地踏着好友送别的歌声离去?不似我般若有所失。

木屋前,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回去的路上,我们在车上怅然若失。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追求更快更强,似乎伴随着的是一些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落魄与失传。年轻人不理解,老一辈无传承。当祖祖辈辈一直住在半山腰的新一代青年们为了生计离开了翠绿青葱的山上,来到水土肥沃、与外界沟通方便的山下,是否他们会被物欲横流迷惑了双眼,因为外面的花花绿绿丧失了初心。而老一辈对于大山仍留有眷恋的人,不得不守着那一盏盏摇摇曳曳忽明忽暗的文化孤灯,留在这群山包裹之中。在他们百年之后,只剩一声长叹。

又如近年来一直存在的方言传承问题。诚然,大力推行普通话让我们解决了基本的交流障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可不知为何竟也伴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一代不会讲自己家乡的方言,更体会不到家乡语言的精髓与先人的智慧,受不到真正的家乡文化的熏陶。我国的120种方言中几乎每一种方言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传承危机。那瑶族文化也会如此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消失的文化有多少种?而如今还有记载的文化又有多少种?现存的文化在百年后又还剩多少种?

我望着一旁连绵不绝的山脉与天际的卷云,愈加感觉肩上责任之重大,对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文化之救赎的艰辛,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急切,但更多的是对改变这一切的跃跃欲试与信心。

习总书记说过“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我知道这些问题很复杂,前进的路途很艰辛,但岂可未战先败?

未来等着我们大展拳脚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00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

探访蚕桑足迹 寻找丝绸之源钱山漾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南7公里的潞村古村落,是世界丝绸之源。这里出土的两片千年丝箔残片把我国丝绸文明史提前到4000多年前。此次文学院 “湖韵遗丝,…… 刘泽承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

南浔辑里丝 学子寻遗韵南浔,一个孕育了中国桑蚕丝织文明的地方。湖州闪亮的丝绸文化文化名片,从这里开始。7月上旬,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 汪梦婷 大学生网报 湖州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走访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7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前一日的行程、采访汇总。20世纪30年代,慎微之……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

传承辑里湖丝,美中仍有不足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辑里村而得名。在清朝,辑丝一直作为帝…… 徐姣娉 查看全文 >>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

一针一线绣山河,千丝万缕展恢弘7月16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活动进行到了最后一站——钱山漾景区。两位负责人和四位团队成…… 张芸 查看全文 >>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

湖师院暑期调研团前往潞村探访丝文化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暑期实践调研团前往湖州市潞村探访丝文化,并借此机会了解湖丝文化的发展…… 王奕 查看全文 >>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

湖师院非遗调研团探访辑里调研湖丝文化在“一带一路”时代强音号召下,“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以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为切入点,…… 董丹娜 查看全文 >>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

非遗调查暂告段落 多元数据紧张汇总7月15日8时左右,“湖韵遗丝,桑绕七里”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团的成员准时到达工作室进行工作汇总。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分别针对市民与…… 方超颖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公管学子助力校地共建,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本周,公管院学子继续深入橘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参与校地共建社区助理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最新发布

青春之问-内卷那些事
为了解广大青年对内卷的认识并为解决内卷问题提供对策,8月15日开始,逍遥逐梦实践队队长刘嘉熙通过线上方式陆续展开调研活动。首先,在8月15日到8月17日期间,逍遥逐梦实践队刘嘉熙对117人进行线上调研,不仅见…
探究红色经典,传承不朽精神 ——文学院心绎队开展第二阶段调研工作总结
2021年8月13日晚,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心绎云实践队调研组就第二阶段的调研工作及小组成员任务分配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召开会议。本次的会议过程十分顺利,组员们各抒己见,积极认领工作任务,并…
北京科技大学青年实践:扶贫路上的小队员心声
2021年的暑假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暑假,我参加了我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在上半年紧张的筹备中,我期待地迎来了我的暑期实践活动。可是,人有祸兮旦福,天有不测风云,在我即将开启实地调研走访的暑期实践前,…
山大学子支教感悟:盛夏相遇,支教育人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个夏天,我有幸加入了“希望小屋·山大担当”支教团,为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的成…
传统渔排逐渐没落,深水网箱养殖时代已到来!
随着海洋科技的进步,深水网箱一步步得到了更好地发展,那么在此之前渔业养殖又是以什么方式去养殖的呢?传统养殖方式和现代养殖方式又存在着什么不同之处呢?那我们一起探索渔业养殖的“成长”吧!团队队员…
逍遥逐梦实践队(胡鹏个人实践)青春之问之关于青年恋爱情况及爱情观的调查
为了解广大青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恋爱情况和爱情观,并为缓解当下快餐式恋爱盛行打的现状,7月26日起,逍遥逐梦实践队成员胡鹏通过线上方式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实践队员胡鹏通过线上问卷的方式,先对青年的择偶方…
飞絮纷扰,共谋良策
近年来,由飞絮引起的城市绿化问题备受关注,其影响之大,事关民生。旨在助力建设美好城市、推进环境治理进程,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絮翩跹暑期实践调研团队由此成立。六名成员分工明确,积极采访…
理工学子走进宁强 传播生态环保理念
理工学子走进宁强传播生态环保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贯彻两山思想这一重要理念、践…
非遗星光焕时代光华,青春力行守百年初心 ——浙江理工大学团委学生骨干赴杭州临平运河街道
与时代相结合的民间“Rap”“宝卷”,寄寓先民喜遇丰年之情的“敲鼓亭”,渐隐于世的“博陆火狮”,仅有二十余人还在坚持的“马灯”表演,杭南村美食名片“红烧羊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地方文化…
树是梧桐树,城是金陵城
法国梧桐对于南京不仅是行道的一树一木,更是他们许多到浪漫情怀的寄托。法国梧桐成了南京名片,浓缩了金陵城的记忆。相传,宋美龄喜欢法国梧桐,蒋介石爱妻心切,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中,从美龄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