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而最早关于乞巧的记载是:“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其中乞指乞讨,巧则指心灵手巧或有巧思妙想,“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智慧的意思。而我们实践目的地就在甘肃省陇南西和县。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因古西和州而得县名。虽然与七夕有关的“乞巧“习俗在全国或许已经弱化和消失了,但是在甘肃省陇南市的西和县,却是被保存下来了,并且还形成了中国乞巧女儿节。而西和“乞巧节”又叫“巧娘娘节”,时间就在农历六月三十至七月初七。在这些天里,年轻的姑娘们都虔诚地乞求“巧娘娘”可以来凡间走一次,赐给她们每个人聪慧、灵巧,保佑自己有足够的技艺,以后生活美满幸福。
青春正盛的她们,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
在西和县乞巧节这几天里,一般主要经过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这七个活动。
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着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们用歌声抒发的,是西汉水养育的女儿们对传说中巧娘娘的祝愿,也是对自己花样年纪的祈福。待嫁闺中的姑娘描着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游走着,粉面桃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们用自己的巧手扎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龛前,虔诚地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美妙的歌声传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腾,传递着姑娘们的喜悦,唱出她们内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饭,嫁一位好郎君……
在迎巧仪式前,坐巧就是最重要的活动。在这个活动时,姑娘们就将自己的手帕解下,然后一条一条的连接成一根长头绳。有时绳子短了,姑娘们还有的解下自己的头绳,以续不足。到时,手捧香盘的姑娘走在前头,其他人列队跟随。香盘内放有香、蜡、黄裱纸等祭品和头绳。来到河边后,姑娘们分成两队。虽然这天太阳刚好,但是姑娘们额头上还是露出了点点汗珠。终于大家齐心合力之下,将长绳在河面上拉了起来
之后,姑娘们开始点蜡,炷香,焚裱纸,祭祀跪拜。准备好后,姑娘们又站成两列,牵手摆臂齐唱《搭桥歌》。唱罢,站在河(沟)两岸拉头绳的姑娘同时松手,绳子即刻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乞巧的第一个仪式至此完成。
坐巧结束之后,便进入了迎巧活动。而迎巧一般是在晚上举行。在傍晚,姑娘们穿上盛装,列成两队,在老辈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河边举行迎巧仪式。由老辈妇女焚香点蜡,燃纸放炮……而姑娘们则站在河边齐唱《迎巧歌》。揭去“巧娘娘“头上丝帕,一路唱着歌将”巧娘娘“请进院。而在不同的场合,唱的歌也是不一样的。进院门要唱《进院歌》,进屋唱《坐巧歌》。要敬献茶果,唱《献茶歌》,此时,乞巧活动便正式拉开序幕。
迎巧结束之后,便是祭巧活动了。
巧头儿说,祭拜巧娘娘是七月初一早上必须且最重要的事情。清点过队伍人数,她便立即端上祭品,招呼身着新衣、手拿折扇的队伍成员跪拜巧娘娘像,并齐唱祭巧歌。
前行的途中,悠扬婉转的乞巧歌声不曾间断。不时还会遇到其他村上的祭巧队伍,这时两支队伍的巧头儿便会彼此点头示意,相互问好的意思溢于言表。祭拜的队伍虔诚而又肃穆,从地位最高女性神灵老母娘娘开始,队伍逢神灵必拜,乞巧歌更是从庙宇的最里边唱到了庙外面,《十贡茶》、《七绣》、《十绣》、《旧十二个月》、《新十二个月》……一首歌曲即歇,另一首歌曲又起。
当时间逐渐走向正午的时候,各乞巧队伍的拜祭活动也开始结束。村乞巧队伍里的大家收拾好心情,用最灵动的声音唱出了最后一首歌曲,而下午该是拜巧活动了。听到姑娘们的歌声由远而近,接巧的人们自觉让开一条通道。早在上房等待的女主人,双手接过姑娘们请来的巧娘娘,恭恭敬敬安放在桌上留出的空位置上,引导乞巧姑娘点三根香,烧三刀黄表纸,磕三个头。姑娘们从门里一直到院子齐齐跪下叩拜,歌声又一次唱起:“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真的很难想象,在甘肃西和这样一个地方,还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娘娘节″。真心希望这样的乞巧活动,可以一直流传下去,这样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的一种福泽。(通讯员 龙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99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