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建党百年之际,乡村振兴的星火于四方盛燃。为响应国家“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号召,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千工水乡文旅队开展了以“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为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7月16日,在盛夏热风的陪伴下,活动的帷幕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安昌古镇缓缓拉开。
17日,清晨的阳光难得害羞,躲在厚重的云层之上不见容颜。古镇的长河却不忘流淌,碧绿的河水陪伴着我们走过了漫长的路途。即便是这样的阴天,走这样一条长长的路也是让人极其难捱的,不说行走时渐起的炽热,体力的逐渐消耗以及步履间渐重的疲惫也是极其磨人的。而在艰辛之余,行走在这样的一条古色古香的长街上,看两旁琳琅满目的商品,有的精致小巧,有的色彩鲜艳,有的香气萦绕,倒也成了一种极大的慰藉。但古镇的韵味远不止于此,青藤缠绕的石桥,古朴厚重的大禹雕像,含蓄深沉的师爷博物馆……这些景观背后蕴藏着的文化内涵或许才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欲先尝其甘,必先历其苦。对古镇进行走访与考察的路途确实艰辛,甚至于面前延伸着的长街与河水都成为了单调的颜色;可当古镇神秘的面纱在我们眼前一点点揭开,那些带着当地特色的食物以及丰富而深沉的建筑文化印入我们的脑海,当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对于古镇的了解逐渐加深,它的形象也从文字单薄的描写中变得立体起来的时候,那些因为过长的路途而迭生的倦怠却又显得无足轻重起来。倘若行走的疲倦能换来一场极深刻的体验,那么无论路途多远,荆棘多长,都会是值得的。
18日,昨日厚重的乌云被掀开,盛夏的流火悄悄蔓延了整个古镇。在一名来自绍兴本地的成员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了对古镇居民的采访活动。碧绿的河水旁,坐在一张简单的长椅上,长着花白头发的老者诉说着古镇多年来的变化,厚重的乡音也许难以读懂,但他眉梢的喜意,嘴角的笑容,却在无声诉说着古镇的成就。
一个地方的变化如何,居住在其中的百姓一定是最先感受到的。白墙添了新瓦,有木香萦绕,这是古镇翻修的模样。故地添了新装,有浓香环绕,这是古镇引入了新元素的样貌。一件事物的好坏,往往只有亲历其中的人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那些凭空想象的理想主义的光辉,往往雕刻着华而不实的烙印。就好比一道美食的好坏,往往是由品尝它的人品出来的,而不是那些伫立在一旁评头论足的人说出来的。
19日,又是烈日作陪。撑伞躲避灼人的阳光,步履匆匆的我们来到安昌街道办事处,对安昌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杨桦女士进行采访。在杨桦女士的口中,对安昌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政府始终秉持“保护为主,开发为主”的方针。坚持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向古镇引入一些创新元素,以承古纳今为旗,烟火里的安昌成为了“活着的古镇”。
既言历史文化保护,那么对已有的历史文化,就必然要怀有一种保护的态度,并且要用心思索使其重新绽放出光辉的方式,一味地崇古与一味地纳今最终都只能引来衰败的残枝。虽言历史文化保护,却依旧要在时代的浪潮下寻找合适的方法使古与今的文化相融,将创新的色彩注入并与原有的烟火之色相融,或许才是安昌古镇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的最大原因。
19日下午,在影像将画面定格之后,此次实践活动接近了尾声。天下宴席无不散,但有征程未止歇。若要论及对此次实践活动最深的感受,或许不虚此行这四个字便成了最佳的回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5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