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为很多种类,有着不同的成分、属性与利用价值,变废为宝就是让垃圾再资源化。为推动垃圾分类,助力绿色环保,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绿色千里行实践队于7月18日至7月25日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在天津市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的参观结束后,我们对天津市垃圾分类的宣传及监督工作有了很好的了解,并对垃圾的初步处理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为进一步了解垃圾的处理过程,7月21日小队成员集体前往天津市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在泰达环保有限公司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垃圾池,垃圾焚烧炉以及废气处理。在垃圾池的参观中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垃圾分类好后可用垃圾被运输到泰达公司倒入垃圾池,三个大型爪子将垃圾堆放进行发酵,发酵七天后进行焚烧发电。随后我们便参观了焚烧炉的监控室,在监控室内有人严格监控着温度以及各种数据,保证安全以及环保。最后便是废气处理,泰达对于废气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经过技术处理后检测合格的废气才会被排放到大气中去。经过整个垃圾处理流程的参观我们了解到一个爪子可以抓五到六吨的垃圾,可以发500度电供居民使用,垃圾也可以助力发电。
泰达环保有限公司参观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前往进行了接头采访与问卷调查,走进基层,积极听听民众的声音。实际上,根据不少的居民反映来看,在初期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扔垃圾时很少严格按照要求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措施,垃圾分类更像是一道选择题,可做可不做,分类放置的的垃圾桶常常成为摆设。但经过天津市一系列的宣传教育以及具体条约的发布实施,垃圾分离的意识已是深入人心,现在绝大部分居民都能做到垃圾分类也能做好垃圾分类。这就让我们意识到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同样绿色生活方式的塑造,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推一把,吧环保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
俗语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不能因为“垃圾分类”习惯难养成就不选择尝试,就拒绝尝试。垃圾分类虽然过程繁琐,但对于保护环境,对于绿色城市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个人、家庭、社区等每一个微观主体共同努力,才能让天更烂,舒更绿,水更清,才能避免城市的“最后一公里”被垃圾掩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932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