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暑期社会实践 | 研习双语诗词,探寻红色历史

来源: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作者:“研习双语诗词,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而红色诗词更是中国红色革命精神的凝练和缩影。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外国语学院“研习双语诗词 探寻红色历史”实践团队于2021年7月19日前往常熟市北门大街社区,开展诗词背后红色故事宣讲活动。

研习双语诗词,感悟红色精神。

小组成员们自己阅读相关红色双语诗词书籍,对自己喜欢的红色革命经典双语诗词进行了朗诵并对诗词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并相互分享了自己阅读以后的感想,进一步体会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与情怀。

诗词分享:

范伊茵:百年坎坷,百年辉煌。恰逢建党100周年,我们团队通过双语研习诗词,在经典中探寻红色历史,在交流中铭记红色初心。《七律·长征》这首诗创作于即将结束长征之时,仅用56个字便道尽了长征的不易以及中国工农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气概。译文中“ten thousand crags and torrents”用得十分巧妙,没有直译,却尽显长征的艰难困苦。通过分享与讨论,我们一起感悟长征精神,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李梦静:百年岁月,倏忽而过。在那些脍炙人口的红色诗句中,能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豪情壮志的发问、视死如归的气魄、不畏前路艰险的乐观和蔑视一切强敌的自信。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What if my head falls today? Revolution is hard; it takes a hundred battles.)这句出自陈毅元帅1936年被敌军围困以为难免一死时写的《梅岭三章》,尤其展现出了红军战士的无畏精神,不畏强敌,不惧牺牲。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不论艰难困苦,始终能勇敢向前,保持坚强的意志和积极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社区党员领学,分享心得体会。

实践团队邀请北门大街社区党委副书记金燕女士进行了经典革命诗词领学,并介绍了北门大街社区在党史教育宣传方面的活动,也向我们分享了阅读红色诗词的心得感悟。

通过此次社区党员领学,我们也领悟到了“研习双语诗词,探寻红色历史”的实践意义:

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因此,作为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双语研习红色诗词中蕴含的党史故事也显得极为必要。学习党史故事,汲取奋进的力量,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双语诗词讲解 探寻红色历史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也结合了自身英语(师范)这个专业特色,给社区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红色双语诗词讲解课。

在作品上我们选择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和朱德的《纪念“八一”》,配合图片的讲解和视频的播放,让孩子们能更深入了解和探寻双语诗词背后的红色故事,并在课后给孩子们进行了有关双语诗词方面的答疑活动,提升孩子们对红色双语诗词的学习兴趣。

诗词讲解:

戴瑜洁:《七律·长征》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之际。此诗回顾了长征过程中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表达了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从中英文两种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和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找出两种文化的共同点,引起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对于大学生而言,参与双语研习红色诗词活动也是锻炼自身专业能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发展途径。

浦心怡: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建议,决定将8月1日确立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新中国成立后,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57年,正值南昌起义爆发三十周年之际,朱德同志创作了《纪念“八一”》,对南昌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进行了总结,歌颂了人民军队的诞生,以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实践心得

陶可: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进行了红色双语经典诗词研习以及讲解,依托北门大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本次活动。在前期研习诗词以及结合视频向社区部分学生进行红色双语诗词讲解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党的奋斗精神,更加激发了我们的爱党爱国热情,使党史宣传教育以较为创新的形式面向了社区居民。与此同时,双语研习红色诗词结合我们学科专业背景,让我们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帮助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知识。

屈雨涵:恰逢建党100周年,结合我们学院的外语特色我们进行了双语研习红色诗词活动,团队成员一一分享自己对红色诗词中蕴藏着的党史故事的理解,在分享交流中我们感悟了革命精神,我在这场追寻红色记忆的旅途中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开拓进取的宏伟征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7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感受非遗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参观山东省文化馆纪实

7月31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思想理论协会“文韵传心”调研宣讲团成员胡国璐前往山东省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山东省文化馆成立于1957年,2007年经省编办批准同意加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缅怀伟人光辉岁月,传承红色精神——周邓纪念馆参观纪实

今日,我来到了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的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共同缅怀周恩来与邓颖超两位伟人的光辉岁月,学习并传承他们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周邓纪念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寻红色遗迹,乘不朽遗风——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纪实

在历史的长河中,山东这片土地上,红色的火种曾经熊熊燃烧,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犹在耳边:“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品味璀璨非遗,实践文化薪传——王店大装的艺术之旅与时代交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瑰宝,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文化的光芒。2024年7月15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王店镇肖楼村,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深刻对话在古老的关爷庙旁展开。山东大学……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见“新国博”,走复兴路,读中国梦

访谈对象:复兴之路展馆讲解员胡老师访谈者:王一冰王一冰: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复兴之路展馆的讲解员,您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能否再请您简单介绍一……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与雨花台红色文化传承人共话历史与未来

访谈对象:李老师,雨花台烈士陵园资深讲解员,老党员,红色文化传承人访谈时间:2024年7月29日访谈地点: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休息区访谈前言:在雨花台烈士陵园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这样……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踏遍虞山古院,初感陶艺之美

参观纪实:虞山书院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郭店街道虞山文体公园内,主体建筑为传统大三进四合院,红墙灰瓦、雕梁画柱、福寿影壁、屋脊神兽、山林风水,大气、生气、富丽……处处体现着传统建……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周恩来宝贵精神,坚定爱党爱国之心——访谈老共产党员有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党龄丰富的老党员张大爷。他以其深厚的历史见解和对党的忠诚而闻名,对于党的历史和伟人有着独到的理解。在这次访谈中,他深情地分享了他对…… 文韵传心宣讲团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

数说计智资助2024年全年资助共787人次资助金额453万元国家奖学金发放奖金60000元单个奖励金额10000元获奖人数6人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

最新发布

山建学子三下乡:“备战”幼儿园
“备战”幼儿园2021年7月17日,是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实践团队入驻曹王镇曹二村的第三天,幼儿园实践组对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参观后,进行了第一次集体教研。首先,各位幼儿园实践组成员们,在领队…
山建学子三下乡:红色启蒙 科学引领
红色启蒙科学引领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中小学、幼儿园学生,7月16日,一批来自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遇见”社会实践团队的学生来到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曹二村,对当地的幼儿园小朋友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引…
医药学子“走进校友企业,探寻红色印记 ”实践团顺利开展校友访谈活动
7月23日下午,医药学子“走进校友企业,探寻红色印记”实践团在指导老师董朝的带领下,来到了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并对海大优秀校友、青岛耐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岛简码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暑期社会实践 | 知疫防疫抗疫,宣传不可大意
7月25日起,围绕“抗疫心态变化调查和知识宣传”这一主题,外国语学院德语201班的五位同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宣传防疫知识。挑灯夜战,制作幻灯片。在分配好组内任务后,实践团的同学们立刻开始寻找素材、…
湖北师范大学“北宸”筑梦实践队暑期社会调查
湖北师范大学马列研讨会“北宸”筑梦实践队与七月开展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为主题开展了建党100周年系列专题暑期实践调查:建党百年影视作品对大学生价值观正向引领作用研究。2021年,喜逢中国共产…
暑假社会实践 | 薪火相传英雄气,回溯革命守初心
7月7日到28日,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15名同学组成“江苏四种革命精神”党史学习实践团,分别到徐州淮海纪念塔、南京雨花台、周恩来纪念馆、溧阳新四军抗日指挥部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等地进行党史学习实…
志愿服务|理工学子,护“宁”平安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新冠疫情来得极其突然,全员核酸、小区封闭…防疫、防汛双重考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抗疫一线,青春的身影又重现。应上级团组织动员,外国语学院在宁多名青年志愿者按照就近…
暑期社会实践|开展党史学习,汲取智慧力量
团队历程7月7日起,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党史学习,了解党史知识,外国语学院“不忘初心,传承家乡红色基因”之党史学习暑期实践团前往各自家乡红色地点开展暑期党史学习及宣讲活动。实践过程7.7-7.187月7日起至7月18…
暑期社会实践 | 泠泠弦上音,琴川曲中觅
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常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的“虞山琴派”就发源于此。虞山琴派对其他琴派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
暑期社会实践 | 寻访红色故土,倾听革命故事
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华诞,进一步激发新一代共青团员对于党的事业的热爱,7月20日,外国语学院暑期实践学习小组分别去到常熟市沙家浜革命历史博物馆及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进行寻访,小组开展了对于沙家浜及台儿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