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常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古琴有着很深的渊源。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的“虞山琴派”就发源于此。虞山琴派对其他琴派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古音正宗”。其琴曲风格“博大和平,清微淡远”。2004年,常熟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古琴艺术之乡”,同年被国际民间艺术组织亚大分会命名为“古琴之乡”。
7月20日至7月26日期间,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82班的戴瑜洁、范伊茵、李梦静、包颖、施玟5名同学组成的暑期实践团队在常熟地区开展了调查访问活动,探究常熟虞山派古琴文化,了解其传承发展现状,助力其宣传和推广。
实践过程
准备工作
团队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进行了线上线下的社会调查,以了解常熟地区人们对古琴的了解程度。通过分析得知,有超过90%的人知道古琴,其中有20%多的人不知道古琴和古筝的区别。对比十年前,这个数据是令人欣慰的,古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然而,对于常熟开展的古琴相关活动,仅有6%的人知道且参加过,而有近50%的人完全不知道,要让古琴面向更广大的受众,可谓道阻且长。尽管如此,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古琴文化持有一定兴趣,其中一些人还对古琴传承提出了建议,如加入学校音乐课,结合新型传媒进行宣传推广,紧跟时代、加强创新等等。
入馆参观
常熟虞山派古琴艺术馆是全国唯一一家由政府财政拨款的专业琴馆。2007年5月,常熟古琴艺术馆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为“中国古琴江南保护基地”,同年,又被命名为苏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和常熟市爱国教育基地。
一进入琴馆就能看到常熟的古城图。“七溪流水皆通海”,古城图中有7条河流,从一弦河到七弦河,印证了常熟是虞山琴派的发祥地。馆中种有梧桐树,而桐木是制作古琴的主要木材。
随后进入主厅保闲堂,这里展示了虞山琴派创始人严天池的藏书、文稿和书画。还有专门的展厅介绍常熟开展的一系列古琴展演、交流活动和取得的成就。近年来,常熟不断举办虞山派古琴培训成果汇报音乐会、虞山琴派雅集和各类文艺汇演、晚会等等活动,还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的古琴宣传推广活动。
后面两个院落,有虞山琴派另两位创始人徐青山和吴景路的生平介绍。《溪山琴况》是一部集我国古琴美学思想之大成的专著,在琴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徐青山正是其作者,他所著《大还阁琴谱》与严天池的《松弦馆琴谱》同被视为虞山派的代表文献。而近现代著名古琴演奏家吴景略与其他著名琴家共创了今虞琴社,他一生打谱40余首,并成功进行了对古琴的改革,为古琴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古琴领域里,被称为“虞山吴派”、“琴坛一代宗师”。
实践意义
通过此次暑期调查之行,团队成员对常熟虞山古琴艺术的发展现状、古琴教育开展情况、古琴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困境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团队将进一步了解古琴艺术价值,体会古琴对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感悟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也将积极参与古琴宣传和推广,探索古琴发展和创新途径。
实践心得
范伊茵: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和队员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古琴的魅力,加深了我们对古琴的了解。通过参观常熟古琴艺术馆,我和队员们了解了琴馆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古琴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古琴的制作和演奏等,在与馆长的交谈中我们也认识到了古琴传承的迫切性,也更加坚定要为古琴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戴瑜洁:
踏入琴馆,时间都仿佛淌得慢了许多。这让我想到调查显示人们不愿意了解和学习古琴的一大原因就是没有时间精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放慢脚步成为一种“奢侈”。我想,片刻的驻足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通过一首琴曲,我们能感受到心灵的恬静,生活中的压力可以得到缓解。也许很多人认为古琴不适合表现当今社会的潮流,古曲又过于枯燥,无法欣赏。事实上,古琴的包容性远比想象的大得多,传承古琴艺术,势必要赋予它新的生命力。以古曲扎实基础,以新曲吸引更多当代青年是必由之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6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