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仅仅是物质脱贫,也在于精神脱贫。假设偏重物质扶贫,忽视乃至无视精神扶贫,必然导致农村淳朴的乡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荡然无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转化为骄奢淫逸欺,诗礼传家、耕读延绵转化为金钱至上、享乐成风。时下,脱贫攻坚战重物质轻精神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暴发户横行、攀比之风益盛;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大量庙宇、塑像重现村庄;金钱至上观念横行,拜金主义严重;文化活动匮乏,精神生活空虚;读书无用论盛行,教育逆向发展。如此种种,都反映出精神上的贫困,侵蚀着小康社会的家底。脱贫攻坚不仅要“扶贫”,更要“扶智”,在于“扶智”才能培育新型农民。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素质。脱贫攻坚不应局限于给农民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应该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着力点,打好“智力”扶贫战,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打牢脱贫攻坚的底子。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制约了农民的观念、思想发展,导致农民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慢,难以借助新的科技手段提高生产规模、质量,更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现代经营意识和理念,致使农业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民难以享受到现代发展的红利。因此,脱贫攻坚应重在“扶智”,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农民。
为调查贫困农村地区的精神扶贫现状,顺利开展实践调研活动,2021年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守望稻花香”实践团成员深入德州市严务乡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实践前期,队员们在网上查阅搜集了大量“精神扶贫”的相关资料,认真探讨规划了实践的行程与路径。同时,他们进行线上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并讨论确定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实地走访的具体进程及人员安排等,为深入社会调研做好了充分的筹备工作。
7月27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严务乡进行实地调研。起初,通过成员们分头在严务乡镇随机采访的几位村民发现,他们中大多数存在对“精神扶贫”的有关概念和措施只是略知一二,不甚了解的情况。但通过随后的调查采访和对比,成员们发现,村里的“精神扶贫”的措施较为完善。村民反映,道路两旁的公共厕所相比之前发生了很大的改造。政府通过大力推动“厕所革命”,改变了一些农民传统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带动普通农民更新卫生观念,改善贫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对于推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村内的文化建设成效较为显著,据团队成员了解,村长鼓励举办“电影下乡”活动,每天傍晚公园内会支起大幕布投放电影,时不时来几个村民就坐观影。之后,团队成员来到严务村支部委员会与邓山林村长进行交谈,了解到该村为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加孩子们的特长,专门开展了八极拳训练等课外活动,促进孩子们的方位发展。暴雨期间,村长还带头和村民们一起开展防洪防汛等工作,提高了村里的集体忧患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了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自觉性,激发了建设家乡的热情,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凝聚力,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实践团队的成员通过实际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贫困农村的“精神扶贫”的开展与增强,进一步宣传了”精神扶贫”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只有精神脱贫,才能培育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新型农民,才能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建成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才能实现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乡村振兴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92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