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曼精神”,承红色基因——赵一曼纪念馆参观活动
7月19日上午10点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宜路青行”好语传播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抵达赵一曼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感悟红色精神,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
走入纪念馆,一位来自武庙街小学的少先队员正准备开始给我们进行讲解。宣讲团共四位成员,全都由来自武庙街小学的少先队员构成。年纪虽小,四位宣讲员却毫不怯场,饱含热情地将赵一曼烈士的生平详细地介绍给参观者们,更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毫不逊色于大学生的了解领悟能力,也提醒着我们:上好“思政课”我们仍需努力。
参观过程中,实践团对赵一曼烈士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其精神有了更多感悟。赵一曼烈士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她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被捕,于1936年8月英勇就义。
赵一曼烈士有着绝对坚定的党性和高度浓烈的爱国热情。她喜欢“一”字,名字里都要带“一”,因为“一”代表着一生革命,一心一意,一贯到底,绝不改变。她为了革命事业,不顾肺病,坚决回国生子。她不惧敌人的严刑拷打,坚决不泄露抗联的情况,怒斥日匪“你们这些强盗,可以让整座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人的信仰!”她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是赵一曼烈士的真实写照。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国家高速高质量发展,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鱼肉般的中国,然而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仍需国人继续艰苦奋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实践团于赵一曼纪念馆体会到一曼烈士追求信仰、奋斗不息、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更加坚定了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决心。
重走红色道路,敬仰烈士忠魂——李硕勋纪念馆、故居参观活动
7月20日早晨,“宜路青行”实践团在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宜宾市高县的李硕勋纪念馆。在这里,讲解员通过口头讲述以及视频再现等方式将纪念馆的各部分陈列以及背后的历史故事向大家一一介绍。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实践团全体成员回顾了李硕勋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深入学习了由一
代代共产党人奋死拼搏而创造出的卓越革命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纪念馆中播放的关于李硕勋烈士的历史纪录片,带我们回顾了曾经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纪录片围绕李硕勋烈士被捕前后的史实向实践团呈现了那段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描绘出了一个鲜活的、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的共产党人形象。眼前的一幕幕场景让人几多震撼,几多感慨。这位侠骨柔情的党的赤子,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对党的忠诚,用青春的激情在中华大地上竖起了红色的丰碑。
参观完纪念馆后,团队一行人又步行前往相隔不远的硕勋故居。故居左面临街,有一座巍峨古朴的古石牌坊,前面则是光亮可鉴的青石板街道。实践团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过一间间屋子,了解到了李硕勋烈士故居的具体构造及陈设。
故居内的种种,无一不是李硕勋父母道德传家的教育之法以及重义尚情的人格品质的体现。大概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李硕勋烈士逐渐形成了崇高远大的理想、真挚浓烈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初心不变、矢志不移的高尚品格。以赤子之心铸就钢铁城墙,以泰山之力撑起民族脊梁。李硕勋烈士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所表现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范,犹如一座灯塔,永远照耀我们在逐梦路上奋勇前行。
学史明理,明理悟道——“高县李硕勋党史文化教育普及程度”实地调研
7月23下午,实践团就“高县李硕勋党史文化教育普及程度“主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一行人前往李硕勋纪念馆和故居,在周边街道展开调研。问卷调查对象覆盖了年龄12-60岁的人群,包括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中小学生等各类社会群体,主要调查了当地居民对李硕勋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对其它党史文化的了解情况。
通过250份问卷,实践团得到了一份代表性较高的实地调研结果,对当地的党史教育情况也有了一个较清晰的了解认知,也为日后实践团的有关党史教育板块的调研报告撰写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帮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7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