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学史力行悟思想,强农兴农开新局——华中农业大学暑期调研团队赴南昌开展实践活动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曲昭杰 潘克强 李

2021年7月30日—8月2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栽培二支部研究生实践团一行十人前往“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开展党史学习与农村合作社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

学史力行悟思想

7月31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依次排队进入八一起义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朱德元帅亲笔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讲解员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陈列展《南昌起义 伟大开端》、《光辉历程 强军伟业》及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等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充分展现了南昌起义在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创作用,同时,经过长期革命战争的考验,南昌起义将士逐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他们身上凝聚和体现的八一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令大家影响深刻的是,在纪念馆序厅中,“第一枪”通过全景大型雕塑的形式展现出来,“枪”直指地球,气势恢宏。

下午, 实践团队成员来到江西省博物馆,集体参观展区红色摇篮——江西革命史陈列。展区通过时间顺序分为“曙光映照”、“军旗升起”等七部分。展区通过影像、雕塑、文物等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那三十年江西省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

通过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了解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历史和起义军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活动后实践队队长曲昭杰表示,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而馆内的一件件珍贵陈列令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时革命形势的艰辛与紧迫以及起义军战士们的勇敢与无畏。我们的人民军队从炮火洗礼中诞生,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由弱变强,最终成长为一只不畏艰险、骁勇作战的伟大之师。团队成员李勤表示,方志敏同志被俘获在狱中时,写下的那首《可爱的中国》,洋溢着无法阻挡的阳光与希望,在今日之中国,正如烈士笔下所愿,“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曾流血的地方终于开出了圣洁的花朵…”。伟大的先驱们穿着最朴素的衣服、用着最简陋的武器却干着最伟大的事。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时代,他们坚信光明一定会到来,他们坚信头可断血可流,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爱国、创造、牺牲、奉献的精神情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学农爱农新篇章

2021年8月1日,实践团开展农业生产发展实地调研实践活动。我们本次的目的地是位于南昌县蒋巷镇下的行政村的大田农社,在前往合作社途中,我们经过了赣江支流,农庄农田,看到了大面积的水稻田,感受到了该地区的农业气息。在大约一小时的车程后,我们一行人到达了大田农社。

到达合作社之后,合作社伍经理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合作社的基本情况,这是一家整合了15000余亩标准农田,由公司主导的大型合作社,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目前合作社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农田建设。在介绍了基本情况之后伍经理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合作社的大型农业机械,并向我们展示了合作社未来发展十年计划。我们参观了水稻育秧机、插秧机、收割机、稻草打捆机、植保车等大型机械,了解了合作社育秧流水线,感受到了机械化的重要性。蒋巷镇大田农社采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农业生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智慧农业的发展卓有成效。同时,合作社还大力推进农田秸秆回收利用生产有机肥料,通过秸秆还田和饲料化、燃料化等多种途径合理利用,发展绿色农业。未来中国的农业势必要走向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种粮效益。

参观之后,实践团的张康康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向合作社成员分享了节水抗旱稻的相关内容,并在分享结束后与合作社成员进行了交流探讨。伍经理表示,中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节水抗旱稻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对我们调研团队把科研成果带到农业生产上来表示赞赏。

之后,伍经理带我们实地参观了大面积的水稻无人机打药。当载药量60斤、一小时能打完100亩且不需要人工遥控的无人机向稻田飞去的时候,实践团成员真真切切意识到这就是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南昌大田农社的参观向我们展示了现代新型的农业发展,希望未来我国的农业发展更加规模化和信息化,采用智慧农业技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益。通过实地体验乡村地区的新面貌、新发展,为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一点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引导研究生知农爱农,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国家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0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
2021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等重要建筑。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
把脉南水北调实践
2021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等重要建筑。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参观南水北调工程
2021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等重要建筑。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
成蹊成长记 ——成蹊“‘碳’寻环保,红情绿意”三下乡活动圆满结束
7月25日下午,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成蹊社会实践服务队于腾讯会议举行成蹊暑期夏令营结营仪式,为下乡之旅划上圆满的句号。回顾面试成蹊队,到成蹊暑期夏令营顺利结束的历程,我想用一个词来形容自…
再见,我的朋友 ——成蹊云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7月25日,以“碳”寻环保,红情绿意为主题的成蹊暑期夏令营圆满地落下帷幕。上午,《再见,我的朋友》总结班会如期举行,从周一的“你好,我的朋友”见面班会到周日的“再见,我的朋友”总结班会,一个星期内…
华水南水北调实践队开展实践
2021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等重要建筑。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
变废为宝 ——汇聚百废,切莫浪费
7月24日下午,最后一节“低碳环保5+1”课程——“变废为宝”实践课程顺利开展。陈舒婷老师在本节课的引入部分带领学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变废为宝的废弃物,而许沛艺老师和我分别通过变纸巾筒为笔筒、变…
记特邀嘉宾的理论宣讲课 ——受益良多
在成蹊青红实践之旅的第五天,我们迎来了一位特邀宣讲嘉宾——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8级的刘靖同学,来为石门五小的同学们做一个以“十八洞村的美丽蝶变”为主题的宣讲。本次宣讲通过引导学生倾…
华水实践队南水北调实践
2021年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把脉南水北调,体悟伟大力量”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跟随讲解员依次参观引渠、重力坝、引水闸等重要建筑。陶岔渠首是南水北调中线…
云实践之旅已过半途 ——保持状态,继续前进
7月22日,是成蹊“碳”寻环保,红情绿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四天。时光飞逝,转眼间活动时间已经过半,但是同学们的热情与积极与日俱增,老师们的课堂掌握能力也在逐日见长。早晨,橙子老师的“塑战塑决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