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历史悠长,赏民俗特色
——大理小分队
为探究白族的生态文化现状,以及居住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情况,实践团队决定启程去大理博物馆和杨丽萍大剧院参观,这也有利于实践团队能快速了解当地居民生活,丰富社会实践内容。
实践团队首先来到大理市博物馆,大理市博物馆前身为杜文秀元帅府,1986年改建为大理市博物馆。博物馆门前矗立两块石碑,介绍杜文秀的事迹,走进博物馆后,可以看到有12个展厅,其中8个为长期陈列展厅。展厅建筑具有鲜明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与周围苍松翠柏、绿叶红英交相辉映,是一座庞大的白族建筑艺术景观。由于时间关系,实践团队只参观“白族民俗陈列”、“青铜器文物陈列”、“陶瓷器陈列”等5个陈列展厅。在展厅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极具特色的大理历史文化,在展览厅后还有一大片碑林,碑林由大理国碑区、元碑区及明清碑廊等组成,有着浓厚的历史韵味。在大理市博物馆,实践团队对白族的民族学、民族史、民俗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参观完大理市博物馆后,实践团队来到杨丽萍大剧院。这个建筑与大理的苍山、洱海等融合在一起,取自“水印苍山、融于自然”的设计理念。据工作人员讲解,剧场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有时从上空看像少女的眼睛,建筑与周边的丘陵相融,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剧场里正上演着民族音乐剧《阿鹏找金花》,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剧更是将白族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论是大理市博物馆还是杨丽萍大剧院,两者的设计都很好地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昭示着白族人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根植于白族的传统文化中,不仅在无形中推动文化的发展,也使得白族人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环境的保护又推动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白族,这种珍贵的传统文化和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现代社会融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场景。
8月2日经济管理学院12-3实践服务团队大理小分队报送信息
通讯员章姝奕、邹珈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69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19年7月15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于上午九点在化工楼天然药物合成实验室集合,进行今天的实验。这两天队员们一直在用液相色谱仪找合适的分离条件……
郝毅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6日,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实践队报道。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社会实践的成果手工皂已经成功的制造出来了,但不仅仅只是制造出了成果就行了,……
欧阳庆德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回首间,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业已结束,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各成员均收获匪浅。十五天的时光中,虽绝大部分时间处于相对枯燥的实验中,但在这过……
刘文卉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5日上午8点,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青蒿渣绿色回收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进入实验室开始了新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队员们精油皂制造……
张晓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6日上午9点半,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伴着明媚的阳光陆陆续续来到化工楼。开始最后一天的实验。今天上午“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社会……
马越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6号,,今天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第十五天了,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了,今天主要是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后总结。上午的时候依然是采用之前的一些配方做一些手工皂,然后把……
谢鑫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2019年7月13日清晨,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回收再利用环保伴我行”暑期社会实践进行实践的最后一天。实践队主要以工业青蒿渣的回收再利用为课题,故对其如何进行合理利用提出了许多可行设……
王金琳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