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学子下三乡: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感悟红色精神。7月27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红色路上的青春”暑假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怀着对革命英烈的崇高敬意和无限追思来到红岩精神的涵盖地——广安华蓥山。在攀登华蓥山的过程中,实践成员深刻体会到当时华蓥山游击队作战环境之艰苦和意志之刚强以及后人不忘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初到华蓥山
我们乘车经过一个小时于11:30到达华蓥市。客运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华蓥山离这儿还有三十多公里,下午两点才有到华蓥山的客车”。经过一番询问后,我们终于找到一辆去华蓥山的三轮车。司机师傅很健谈,热情地介绍华蓥山地风景和红色文化。华蓥山被云雾笼罩,去往山上的路盘山而建,蜿蜒向上,可谓“山路十八弯”。过了快一个小时,我们才来到华蓥山旅游区。
攀登华蓥山
我们选择用徒步的方式去攀登华蓥山,去重走当时华蓥山游击队走过的路。我们的第一站是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走进这里,我们好像走进了那段血雨腥风,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入口处是邓小平同志的题词: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苦的岁月里,人民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广安代市、观阁和伏龙武装起义,河川金子、武胜石盘的起义无一不彰显广安人民对革命的忠贞和对信仰的坚守。期间涌现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如江竹筠烈士是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邓惠中是《红岩》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实践队员从讲解员哽咽的声音中听出了哀痛。出口处则是江泽民同志题词: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向前。两代伟人的题词,一前一后,是铭记,亦是传承。
第二站是双枪老太婆雕像。在行进途中,突逢暴雨,远处双枪老太婆的雕像屹立在雨中,目光注视远方。看着这一幕,我想起高中读《红岩》时,江姐的难友赞颂她的话:“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向着东方,永远向着党!想来,放这也十分合适。
第三站是山顶的游击队遗址,讲解员告诉我们说:“这只是当年游击队的活动范围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地方太危险了,没有去开发”。从雕像处到游击队遗址用时两个小时,山路崎岖难行,小路两旁草木葱茏,兼有蝉虫鸣叫,路上行人不绝,我苦中作乐,捉了一只蝉去逗刚认识的小朋友,问他为什么来这儿。他回答说自己家就在华蓥山附近,从小听华蓥山游击队的英雄故事,就想来看看。我的另一个队员说他也是从小听他爸讲这些红色故事。我笑了笑说:“我爸也是”。我和队友都笑起来异口同声地说:“我爷爷给我爸说的”。后半段路经过景区的修整已经很方便行人了,我们到了游击队遗址处,发现这里只是一个破旧荒芜的山洞。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游击队休整的地方,听到讲解员的话,我眼前浮现出游击队在山林间与敌人周旋,白天和黑夜在山上视察,累了,困了在只能在这样的山洞里休息,捡点柴火,小心翼翼烧一点热水,度过一天。
这是我们形成的最后一个点了,很快讲解员就带领我们下山,下山途中,我们遇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奶奶,已经九十岁了,四世同堂,带着一家人来这儿重温红色记忆。我们走下山已经下午五点了,从上山到下山用了快五个小时。站在景区入口处,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思绪万千。
昔有华蓥山游击队流血牺牲,保护一方安宁,后有后人饮水思源,不忘英雄功绩,铭记于心,常颂再口,教导后辈子孙不忘先烈功绩。
此次登华蓥山不虚此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5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