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推普 · 一鹿有窝】“十日谈”—— 一路向阳,一路美好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作者:母祥伟

今天结束了我们在鹿窝的十天之旅。还记得刚选择来三下乡时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去三下乡,我当时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因为觉得好玩所以报了名,经过这十天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我们正值青春,所以就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因为自己从小在农村长大,读初中的时候就有一些大学生到我们学校去开展“三下乡”活动,那时候还很懵懂,只知道是一群大学生来了我们学校要给我们上课,由此就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种“敬慕”之情,可是那时候怎么也没想到,现在的我成为了当年“敬慕”的那些人之一。在鹿窝我看到了许多农村的孩子,他们很天真可爱,会一直追着我们叫哥哥姐姐,甚至在我们文艺汇演结束后还要我们的签名,真希望他们能永远保存这份天真!

在鹿窝我见证了老党员的励志故事、红军横渡乌江的艰险、国家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但也目睹了贫困耄耋老人的无奈、14岁少年的沉默、农村父母的逃避,在这里经历的所以场景现在都记忆犹新。这十天我们给鹿窝留下的虽然微不足道,但鹿窝给我们留下的却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在这里除了收获许许多多的经历之外,还收获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们从最初的素不相识变成了现在的无话不谈,每天都有各种小玩笑,天天互相挖掘表情包,往往因为其中一个人的小举动就会让我们捧腹大笑。当然还要感谢晨姐、燕姐、昌哥这十天的陪伴,对我们对超级细心照顾,晨姐每天陪我们加班,燕姐出门走访怕我们中午没饭吃提前煮好鸡蛋洋芋当午饭,昌哥每次都说没肉吃但第二天肉就在桌子上了。最后就是我们宣传组的五位小伙伴了,宣传是我们团队的门面,是让大山外的朋友听到大山里声音的唯一途径,所以任务繁重。因为宣传组每天工作很多常常加班到凌晨,所以每天早上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天多投一篇稿,微信早点编辑好,多拍点好看的照片,但也经常因为一篇微信老是出错而鬼火冒,各大网站投稿不通过而着急,但是每天我们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也会因为在“中青网”中稿高兴到跳起来,当然也要感谢其它来帮助我们的小伙伴。

最后希望自己以后越来越努力,未来可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6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学子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扎根时代沃土,推动“双创”进程

8月8日电(通讯员孙晓华)齐文化是齐地民众的血脉和灵魂,其创新的精神内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历史重量的沉淀往往……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品读文物典故,体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上在此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犹为重要。而活跃在临淄区的齐文化存在着历史沉淀与时尚活……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立足实践调查 感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跟随实践队的同学们一起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弘扬齐韵文化,推动双创进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暑期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8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背……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破文化之乱象,促齐文化之新生——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

齐文化作为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在秦汉时期走出了齐鲁故地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韵悠长,吾辈承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泱泱齐风,悠远绵长。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齐大地孕育出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泱泱齐风,有淄有味——曲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倏忽一瞬三千秋,怅然怀古看临淄。在大一的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并于2023年7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及周边地展开对齐……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物语,齐风新

潍坊8月4日电(通讯员李文瑶)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临淄的齐文化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激起了曲阜师范大学……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关于廉江红橙的种植
廉江红橙产地范围处于广东省廉江市青平镇、高桥镇、雅塘镇、石颈镇、长山镇、塘蓬镇、石岭镇、营仔镇八个行政区域。种植廉江红橙时使用江西红桔、红柠檬实生苗作砧木,选择无病、生长健壮的廉江红橙枝条作接…
“红耀中华团”探寻革命古迹,传承红色精神
”红耀中华团“探寻革命古迹,传承红色精神2021年7月20日至7月27日期间,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一班“红耀中华”——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自发前往周边的红色革命地点感悟红色力量,在本次活动中,团…
“E路先锋”实践团参观南泥湾,学习南泥湾精神
7月19日,“E路先锋”实践团动身前往南泥湾,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学习南泥湾精神。南泥湾大生产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在南泥湾开展的大规模生产活动。目的在于克服经济困难,实现生产自给…
安财学子暑期三下乡|学习老辈精神 勇担国家使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鸿毛,或轻于泰山。革命前辈们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他们的死重于泰山,他们与青山同在,他们与大地永存,他们是我们心中的一块丰碑。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断我们对革命前辈的缅怀。为…
为人民调解矛盾,为社会创建和谐
7月13日,携法熠行实践队队员前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开展相关活动。深圳市罗湖区劳动关系矛盾调解中心共设有四个接访室以及三个调解室还有一个法律援助工作站。进入矛盾调解中心后,左手…
青春三下乡,“十日谈”美好
今天结束了我们在鹿窝的十天之旅。还记得刚选择来三下乡时同学问我为什么要去三下乡,我当时还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因为觉得好玩所以报了名,经过这十天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我们正值青春,所以就应该做一些有意…
E路先锋访南泥湾,唱响红歌
7月19日,山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路先锋实践团前往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进行参观学习。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是大生产运动的发生地,是最能体现吃苦耐劳,丰衣足食精神的革命圣地。1939年后,抗日…
实践总结心得
暑假弥漫着浓浓的热浪,如同我们青年火热的奋斗激情,今年的夏天酷热依旧。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着不同的感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历了五天的三下乡活动,我感慨颇多,在长乐江田镇…
共建绿色秦岭 共享生态文明
为贯彻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7月6日-7月18日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柞水县“争做秦岭生态卫士”调研服务团一行人前往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寻秦岭生态之美,争做秦岭生态卫士。去年4月,他赴…
重庆学子走进美丽乡村 “百岁村”,探寻乡村发展之奥秘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了解合川区的乡村发展状况,7月15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游乡村、觅美食、探文化”调研实践团在队长黄莞婷的带领下前往合川区草街街道百岁村开展实地采访、调研等活动。首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