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光荣和辉煌的办学历史,作为弘扬延安精神的担当者与践行者,延安大学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1981年来,延安大学扎根延安,发扬为挽救国家危亡、为争取民族解放办学育人的优良传统,秉承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老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学院充分利用延安大学红色教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学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厦门大学 “星火之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延安大学,采访了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谭虎娃教授。
一、避免红色文化庸俗化,努力突破时代限制
在开发红色资源的过程中,谭虎娃教授认为,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严肃和通俗中找到平衡,如何在政治性和大众化中找到平衡,在避免红色文化庸俗化的同时,做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旅游。
有这样一句阿拉伯谚语:与其说人如其父,不如说人酷似其时代。人是无法脱离时代背景的,我们不能跳出时代的约束。但我们要让大众透过时代看本质,避免时代的限制。在文化的开发过程中,对于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看待,不能仅凭自身主观印象。
此外,谭教授指出,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首要的也是基础的传播方式便是学术研究,研究如何让大众掌握红色文化便是一种传播。红色文化传播成功与否,不全是主观努力的结果,但必须需要主观努力。而红色文化传播有多多深,取决于时代需要,在时代的的要求下,研究有多深入,红色文化传播就有多广多深。此外,要用交叉学科、多学科的发展方式来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让高校文化教育渗透到方方面面。最后,要让文化走向全世界,要以经济为支撑,以此向外辐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文化的传播模式不仅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文化为政治经济服务但文化本身不能成为附庸,要改变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
红色文化旅游既有传播发扬红色文化的功能,又有商业的特征,对于二者谁为重点的问题,谭虎娃教授强调,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同时,更是一种政治资源,对于红旅最重要的是继承红色文化的理想,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是注重青年一代所应该注重的东西,那是舍本逐末的。
二、发挥高校平台优势,推动延安精神国际化
延安精神不仅仅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作为一股精神力量,对红色文化起着引领作用。推动延安精神“走出去”也是传播延安精神的一大努力方向。2013年7月,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创办了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其中,延安大学是八所申报高校之一。近年来,延安大学积极创办国际班,不断加强对外交流。2018年,外文出版社所翻译的延安红色文化相关书籍,作为对外宣传的重点推荐书,即将在世界多国发行,推广至各国高校图书馆。
此外,延安大学还举办了相关国际学术研讨会,今年9月,延安大学与中国社科院非洲研究所,拟将协同非洲十余个国家的专家举办以“延安精神与中非治国理政”为题的经验研讨会。10月将与中国人民大学合办欧美共产党领袖交流研讨会。与此同时,国外多家新闻媒体,如美国纽约时报、韩国国家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等均对延安精神做了相关采访。在这个过程中,延安精神与延安大学的国际影响力逐渐提高,鲜艳的红色文化正逐步走向世界!
三、从嘉庚精神到延安精神
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1940年来到延安时曾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而厦大的嘉庚精神,其实本质上也是延安精神的再生形态,弘扬革命精神,就是在弘扬延安精神,也是在弘扬嘉庚精神。谭教授指出,应当找到延安精神与自身学校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契合之处、共通之处。延安精神和全国其他地区的红色精神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延安精神是革命精神的原生形态,其他地区的革命精神是它的发展和深入。
此外,每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又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故当代大学生在弘扬延安精神时,要关注所在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特征,要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宣传人。而如何让宣传更有效更持久,更能得到大众认可。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结合自身的历史过程。
延安大学在高校教育中始终贯彻着延安精神。坚持培养具有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的延安精神特质的高素质人才。此次实践队成员对延安大学的访问也收获颇丰,谭教授对于红色文化传播形式的分析与推动延安精神国际化的观点让成员们受益匪浅。最后谭教授与实践队成员们合影留念。访谈圆满结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