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站起来|“光荣之家”人物特辑——秦清涓

来源: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蔚然“澄”风社会实践小分队 作者:蔚然“澄”风 曹钰红

“我的知识和本领都是党给的!”——秦清涓

2021年7月16日,南京审计大学澄园书院蔚然“澄”风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杨璐瑜采访了秦清涓先生,以下是秦清涓的传奇一生:

秦清涓,现90岁,党员,退役军人,曾获三等功,获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的勋章奖章“解放奖章”、“光荣在党50年”奖章,曾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学校嘉奖。秦清涓在1945年6月,15岁时开始当兵的,1948年入党。1979年第三批转业时来到徐州,分到职业病防治院当书记,到1991年离休。

回望军旅生涯

1945年6月,年仅15岁的秦清涓踏上了从军入伍的道路。那时抗日战争尚未胜利,尚且年幼的他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毅然决然踏入军旅,期望为捍卫祖国、抵抗侵略贡献一份力量。然而秦清涓参军后不久,日本便正式宣布投降,他便被送到卫生院救援队学习。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学习了半年卫生救援知识的秦清涓在毕业后,被分到二纵队兵站负责后勤工作。解放后,秦清涓跟随部队返回黄河以北地区,最终选择留在后方医院工作,回到最初自己学习的卫生院救护所,专门救护受伤士兵。

(图为年轻时期秦清涓及其妻子)

不忘党的培养

当时的救援条件相当简陋,伤员没有病房可住,只能由老百姓抬着,睡在担架上,住在百姓家里,人多时,甚至需要住在走廊里。伤员有时几天才能换一次药,换下的纱布也不能丢,还要用水洗过之后再用蒸笼蒸一蒸消毒,之后重复使用。绷带再脏、冬天再冷,为了不污染老百姓日常使用的水井,秦清涓他们需要跑到老百姓家旁边的水坑去清洗纱布、绷带。秦清涓回到救护所后,担任卫生班长,常需要带着其他医护人员为伤员换药。当时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困苦,没有什么吃的,有时候一有突发情况,秦清涓也顾不上饭还没熟,便硬塞下肚充饥,导致其胃一直不太好。

在这样艰辛的环境中,秦清涓不怕吃苦、勇于担当,荣获三等功。

此外,回到救护所后,党干部看到了秦清涓的能力和对党的拥护,将秦清涓送去学习了三个月的护士技能。解放后,秦清涓被分到河南焦作解放区的救护所,继续担任卫生班长一职。不久后,秦清涓又被调去医助训练队,学习军医助理知识八年,毕业后,被分到河南濮阳解放军救护所担任军医助理。没多久,秦清涓又被领导调去第三军医学院学习。1952年,秦清涓被调到天津。之后,组织上看到秦清涓虽然医疗知识充沛,但文化知识还有很大不足,于是派秦清涓前往焦作学习文化,达到高中毕业水平。1954年被调回军医学校,直到1958年3月毕业。组织上的重视,让秦清涓能够一直学习医疗、文化知识,秦清涓对此一直怀着感恩之心。

从军医学校毕业后,秦清涓在地方卫生所担任所长。但是所里并没有多少人,除秦清涓外,只有一个军医,秦清涓常常需要整日奔波在路上,去往百姓家中为他们治疗,常常顾不上吃饭便要动身去诊治。

1966年,秦清涓在炮团担任卫生队队长,常常免费为老百姓看病,备受老百姓尊敬和爱戴。这一待,便是十二年。在炮团四个团里,秦清涓常被评委标兵。从为百姓治病、熟练运用西医疗法,到在部队搞卫生,秦清涓都是常常被夸赞的榜样。因此,1979年部队减员,秦清涓在第三批转业时来到徐州,分到职业病防治院当书记,直到1991年离休。

秦清涓说:“党培养了我多少回啊。我的知识、我的本领,都是党给的!我所学的医疗知识都是在部队得到的,都是因为在学校里学到的本事,我才能干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好好为负伤的战士、干部服务。我这一生,都感谢党的培养和教育,我要用我所学为部队服务。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我没有做过,只能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

从1948年入党,秦清涓的党龄已有73年,被授予“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可以说,党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受党教育了多少年,便为党奉献了多少年。

(图为秦清涓所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期盼祖国未来

秦清涓的军旅生涯对自己的三个女儿也有极大影响。大女儿受父亲影响,也选择了从军,继承父亲衣钵,在九七医院担任护士长,后来转业在徐州市旅游局工作;二女儿在全国第一次招生考到了苏州卫校,后被分配到徐州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三女儿考到了师范学校,选择在国家教育事业上奉献终身。

秦清涓作为退役军人,获国家“光荣之家”牌匾,子女也不愧“光荣之家”称号,在各个领域为我国的繁荣发展贡献一生,让秦清涓常常赞叹有出息,能为国家做贡献。

秦清涓说:“我的工作、家庭、孩子,我的所有都是共产党给的。说一千道一万,感谢共产党。”对于祖国的青年一代,秦清涓期望,青年人能够向前辈们致敬,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建设好祖国的第二个一百年。

(图为秦清涓与战友合照,左二为秦清涓妻子,左三为秦清涓)

在采访的最后,秦清涓用一句话向建党百年献礼:希望祖国永远国泰民安、永远繁荣昌盛,每个人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图为秦清涓与蔚然“澄”风成员 杨璐瑜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15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工电气学子开展“爱心助学”社会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相关政策,2020年7月中下旬,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学子组建“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实践团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电气工程1905班陈艳青同…… 陈艳青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学,温暖你我——湖工学子开展学业帮扶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业帮扶暑期实践团的队员们以自身的专业技能为依托,在科学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保障下,在各自的家乡就近开展实践活动,关爱留守儿…… 郭梦雨 邹琪红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用心助学 让爱坚守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教育,以“爱心助学,学业帮扶”为主题,开展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从7月15日开始,身处各地的实践队员们走进家乡教育事业,充分……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工学子走访部分农村地区 调研目前农村教育现状

团队名称:“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团队调研时间: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7日调研地点:湖南省部分乡县作者:陈艳青【摘要】2020是我国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党和国家强调乡村脱贫教育先行。…… 陈艳青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我的实践日记——爱心帮扶,传递温暖

我是陈艳青,系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905班学生,湖南工程学院“爱心助学”学业帮扶实践团成员,于7月中旬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乡镇开展社会实践。第一站裕农小学在接到学校暑…… 陈艳青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学子献爱心 学业帮扶进乡村

为积极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贡献青年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学业帮扶实践队的8位队员们于7月中下旬,走进农村,分别…… 陈艳青 游方 湖南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走进浙江红军“井冈山”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7月13日上午,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筑梦新农人暑期社会实践团武义县白洋街道小组在武义县白洋街道王村浙武红军与挺进…
专访回顾|延安大学谭虎娃教授: 避免红色文化庸俗化,推动延安精神国际化
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光荣和辉煌的办学历史,作为弘扬延安精神的担当者与践行者,延安大学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1981年来,延安大学扎根延安,发扬为挽救国家危亡、为…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 发扬传帮带精神,让黄梅戏走向美好明天
沉醉百年采茶调,衣襟总带黄梅香。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为深入调研黄梅戏传承的奥秘,2021年7月16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实践团队前往安庆市…
走访水果采摘基地 筑梦美丽乡村振兴
浙江农林大学村官学院“筑梦新农人”实践团赴白洋街道小组于7月15日上午前往武义县白洋山村开展实践活动,走进白洋山村界首葡萄园基地,界首葡萄园基地从2017年开始投入建设,2018年正式完成,一直致力于武义当…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尽心做好每件事,相信生活有阳光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为了使特殊儿童体会到黄梅戏的清新自然之美,2021年7月1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实践团队与安庆师范大学黄梅剧艺术学院的学子们一起前往安…
探寻先烈遗迹,传承红色基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英雄。学习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助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深入了解革命先烈邵李青的事迹,我校村官学…
助力电商发展新模式,橘徕服兮齐聚秭归
2021年7月15日(通讯员:肖遥)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橘徕服兮实践队的七名队员一同前往宜昌市秭归县,实践队队员们都来自湖北省不同的地区,更有远从福建而来参加本次社会实践的的队员,齐聚到…
东湖学子三下乡:走进秭归,探寻柑橘电商发展之路
2021年7月16日电(通讯员陈梦绮)为了解秭归县柑橘产业振兴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体悟秭归县人民柑橘产业振兴精神。“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国家对农村电商的重视以及农村电商在如今这个时…
安徽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传承黄梅戏曲,展现青年担当
为亲身感受黄梅戏教育成果,调研黄梅戏专业学生对于黄梅戏的认识,2021年7月14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安庆“戏访黄梅”实践团队前往安庆师范大学,对安庆师范大学2019级黄梅剧艺术学院学生黄健豪进行采访。黄…
东湖学子三下乡:深入脐橙之乡,助推电商发展
2021年7月28日电(通讯员肖遥)秭归县是中国脐橙之乡,同时也是全省范围内的“电商示范县”。2021年7月21日,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橘兮实践队来到秭归,探索了解当地电商营销发展新模式。7月21日上午八点半,橘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