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振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丽乡村”因成功使“生态与经济相平衡”成为最符合 “两山理论”的乡村发展模式。但对于一个地区生态是否是真的优良,一个地区如何才可以评为真正的美丽乡村?并不是简单地从表面就可以确定的,要根据具体的可行的评价体系来确定,而国家目前并没有确定完善的环境评价体系。而环境指示昆虫则是体系中急需更新和完善的一部分。人们最熟悉的传统环境指示昆虫如蜉蝣、萤火虫、蜻蜓等,因其对生存环境要求过于苛刻,而无法应用于评价“美丽乡村。”
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昆虫分类与进化实验室导师在了解问题的关键后,对大量文献和论文的查阅,得知双翅目作为最高级的昆虫类别,因与人类协同进化而让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其中部分种群的生境对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因此认为双翅目可作为环境指示昆虫。随着对双翅目的深入了解,发现双翅目中的蝇类由于生存进化中发生变异,更能够适应环境。蚊类相比于蝇类生存能力较差,而蚊类的生存能力却强于传统的环境指示昆虫。证明蚊类可以明确指示出真正的乡村生态,从而发现真正符合“两山理论”的“美丽乡村”,将理论落到实处去,从而加快乡村生态振兴的进程。
结合上述理论后,实验室导师决定以双翅目(蚊类)为主要研究对象,组建11人(包含7名大二成员,4名大一成员)的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于暑期前往青岛市崂山区生态代表性乡村进行双翅目昆虫样本的采集同时调查当地居民对环境指示昆虫的了解情况。后期则依据前期的实践基础,再加以实验室存有的大量双翅目昆虫标本,通过对近乎青岛市所有乡村的昆虫标本进行分类鉴定,深入对昆虫种类及行为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纵横向对比,从而发现真正可以指示“美丽乡村”的双翅目环境指示昆虫,并根据其动态变化可以真正反映环境的变化,从而为建立环境评价体系奠定重要基础。
在实践开始前,指导张晓老师对服务团大一的成员进行了有关双翅目昆虫特征及习性的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扫捕、灯诱和马氏网诱捕进行样本采集及使用条件;为保证实践工作的高效率进行,张晓老师还根据各成员的专长(如统筹安排、撰写新闻、视频剪辑等能力)和每组都由实验室大二成员带领的原则将团队分为3组:一组为陈祥龙等3人;二组为辛同乐等2人;三组为陈亚如等3人。同时委任陈亚如为服务团团长,希望通过团长与组长相会协作,在实践任务与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成员之间做好协调,以此彰显出青农学子的凝聚力和大局观。同时为选取符合实践条件的村落,张晓老师多次召开集体会议,与全体成员共同对大量村落资料进行对比、筛选,最终按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情况选定:东麦窑社区、流清河村、观崂村、汉河村、凉泉村、卧龙村;在出发前的最后一天张晓老师为成员们详细地罗列出实践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措施及注意事项。为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了前期充分的准备,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助力乡村生态振兴双翅目环境指示昆虫本底调查赴青岛市崂山区实践服务团,于2021年7月14日至7月19日依次前往东麦窑村、流清河村、观崂村、汉河村、凉泉村和卧龙村进行为期6天的实践采集和调查活动。按照日程安排,服务团会在每个村落停留一天,而为了保证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实践工作三组成员分别前往村庄的不同地区,保证实践范围尽可能覆盖整个村子。同时组内按照宣传组和采集组进行分工,宣传组的成员负责将预备好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当地民众并指导他们填写;采集组则是对双翅目昆虫进行捕捉并用酒精处理后保存于样本管中,并对抓获地点进行拍照以记录其生活环境。大约于18:00所有工作陆续结束后,全体成员返回住所稍作休息后各组长对当日所获样本数量,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及有效数量进行清点,汇报给团长。由团长进行整理后向张晓老师汇报,老师召开线上会议对当日工作进行点评,随后各组成员向老师汇报当日实践过程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第二日工作的安排。会议结束后负责宣传的各组成员,进行活动日记的编写,经团长审核无误后发布到QQ、微博等网站进行审核,并在班级内部呼吁大家积极转发和点赞,为后期推广实践团队及实践成果积累媒体资源。在实践进行到最后一天时,各组长对六天内采集到的双翅目昆虫样本和有效问卷进行汇总,数据如下:东麦窑村捕获双翅目昆虫46头,发放调查问卷62份,回收62份,有效60份;流清河村捕获双翅目昆虫53头,发放调查问卷76份,回收76份,有效70份;观崂村捕获双翅目昆虫30头,发放调查问卷48张,回收48份,有效44份;汉河村捕获双翅目昆虫55头,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45份,有效43份;凉泉村捕获双翅目昆虫14头,发放调查问卷70份,回收70份,有效62份、卧龙村捕获双翅目昆虫54头,发放问卷70份,收70份,有效66张。捕获双翅目昆虫共计278头,调查问卷共发放549张,回收549张,有效523张。达到了在出发前张晓老师综合崂山区的阴雨天气、捕虫设备的限制因素等不良条件,制定的能够得出预期结论的最低标准“250头”,问卷有效数目也满足了六村500份的目标。在各组长对捕虫装备进行清点和检查,成员整理好行李后于第二日一早返回青岛农业大学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至此前期的实践任务顺利完成。
7月20日一早,服务团抵达学校后便立刻前往实验室开始第二阶段的样本鉴定和问卷结果分析工作。返回实验室后,团长重新进行了小组划分和工作安排。为使鉴定与宣传同时进行:大一同学负责对实践过程中已发布的行程日记进行内容上的再加工,使其成为一篇完整的社会实践新闻,并在各大网站上进行投稿和已发布文章的转载,预期各新闻浏览量不低于 5000。同时,进行调查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利用柱状图等形式直观反映出不同地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对环境指示昆虫的关注度,得出结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虽在不断的增强,但绝大多数人并未将思想转化成行动,昆虫则在居民的印象中是一种令人讨厌的生物,对于其数量变化许多人从未留意过而谈到部分昆虫能够指示环境时大多数人表示难以置信。这提醒成员们在日后举办宣讲会时,除了在内容上应对本次实践结果和目的进行详细地介绍,同时在表达方式上应该进行反复的斟酌与预演使专业、晦涩的专业名词变成人们更能接受的 “家常话”,在知识增加的同时对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为 “美丽乡村”提前培养出“美丽村民”。
大二的成员在第二阶段中承担起样本分类和鉴定的任务。在7.20-8.1十天内对上千份昆虫标本进行了鉴定,判断其中包含着42种双翅目昆虫,但无法确认哪几种可用于指示“美丽乡村。”随后对各地区昆虫数目和种类进行对比,并进行结果交流后发现已被评为“美丽乡村”的地区如东麦窑、流清河都存在数目较多的两种昆虫“沼大蚊”和“大蚊”,而其它地区的乡村该昆虫数量及少甚至并未捕获过,因此成员们认为上述两种昆虫可作为“美丽乡村”的新名片 。
团长陈亚如立刻向张晓老师汇报了结果,随后老师对标本进行了二次鉴定和对比,结合了捕捉地周边环境的照片和大蚊本身的习性初步认为成员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但需要通过后续的调查,监测环境变化与其数目的真正关系才可以完全得出实践结论:“大蚊和沼大蚊可用作认环境指示昆虫成为美丽乡村的”新名片。”
因此为了吸引更多人关注本次实践活动,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对环境评价体系和“美丽乡村”的建成的重大意义,宣传组的成员们计划将本次实践过程及成果以ppt、网络实时讯息资料、图片影像资料以及最终书面报告等形式呈现给环评公司。并希望通过老师的多次协商与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其能够为实践团提供后期实践资金并采纳“大蚊类指示美丽乡村生态”;在校园内对在校师生进行简单图文宣传展示,为广大关心国家经济与生态发展的青年学子提供渠道与可行性方法,激发其对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兴趣,促进年轻一代树立社会使命感和培养民族责任心,走向社会进步的前沿,扛起国家发展的重担,同时将视频,实践报告在更权威的学术性平台发布,招纳同专业的优秀人才,扩大实践团队的规模的同时,为大蚊类的后续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本团队不仅达到了采集双翅目环境指示昆虫的目的,更对乡村振兴和“两山”理论有了更好的了解与宣传,对发掘美丽乡村“新名片”提供有依据的、准确的评估,呼吁大家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生态振兴,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8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