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理青年:走在非遗路,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7月23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N足迹实践团”走进潍坊市奎文区文化旅游局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到文化局办公室韩主任和奎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张主任。
韩主任向实践队员讲述到非遗文化的发展方向,非遗项目主要的特点是“濒危”,要采取适宜的方法将一些“濒危”项目保护传承下去。积极开设展会,通过线上渠道让中国的非遗遗产走出固定地域,走向全世界。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出台了诸多支持政策:资金支持,版权保护,场地保护,为非遗文化的保护提供便利。
实践队员了解到对于非遗文化不仅要保护还要使其传承发展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制作人大都年龄较大,而且技艺精湛者人数较少。为此,奎文区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文化课程进学校课堂,如剪纸,核雕,书法等“从展台搬到讲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手工艺老师免费对青少年进行培养,增强青少年非遗文化意识,提高广大人群对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其次,非遗项目中的桃核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两三百年的历史。与南方橄榄核相比,桃核有独特的纹理,因此只能手工雕刻且每一个核雕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着它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有着其独有的经济价值,手工艺家希金的“蟹篓”核雕作品有人出价100万元。这也为核雕手工艺品受到市场欢迎作了最大的证明。
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观察非遗艺术的精妙之处。学习非遗项目历史,团队成员也对非遗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深切感触非遗文化的文化底蕴。(通讯员 李荣荣 陈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72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