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至16日,短短四天内,什邡市所在的四川省德阳市就发布了至少五次暴雨预警,在7月15日当天一天之内两次发布黄色暴雨预警,受灾群众均得到及时转移和安置,无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应对灾害得当,除了什邡市政府和人民的齐心协力以及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山洪灾害“吹哨人”,他们是山洪灾害防治的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有:1.掌握山洪险情动态,收集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数据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2.对辖区的危险点进行定期隐患排查,不定期进行监测巡查并做好记录。3.监测巡查责任人应进行雨前排查、兩中巡查、雨后核查并做好记录。4.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吹哨人”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做着微小平凡的工作,实现的却是最伟大的事业。
为真实感受“吹哨人”的工作日常,体会“吹哨人”精神,进一步拓展实践队员的视野,7月16日,重庆交通大学“导洛通山”实践队联合四川省什邡市水利局开展走访慰问“吹哨人”活动。
当天下午,“导洛通山”实践队来到位于什邡市蓥华镇红峡谷村的“吹哨人”何代琼的居住地点,与她促膝而谈,关心她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认真聆听她担任“吹哨人”八年来的经历和感悟。在采访中,实践队员赵文洁问到:“您认为在防汛工作中,最令您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次?”她回答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前两年雨水量特别大,半夜的时候害怕突发洪水,我就头上带着探照灯去巡查,一有情况,就立刻敲锣打鼓,拉响警报,让群众跟着我一起撤离到安全点。”随后,实践队员唐代欢询问到做这份工作家人是否支持时,何代琼大姐提到:“他们都很支持我,特别是我的丈夫,每逢下雨,他总比我还要主动地去观测水位。”
随后的一个小时中,何代琼大姐向队员们诉说了她和家人这八年来工作中的种种艰难困苦:“每年七至八月份的雨季,一到下雨天,总是担心山洪会突然爆发,一想到洪水、泥石流卷走淹没人和房子的场景,我不是半夜惊醒就是整晚睡不着,睡不着的时候,我就和我的丈夫一起去观测水位,监测山体动态,感觉干了吹哨人这份工作,人就老的好快。”说到这里,何代琼皱起眉头,语气中透露着一丝心酸,一些忧虑。
“一到下雨,不管白天晚上,我们都要绷紧弦,定时查看水位情况。下小雨还好,要是赶上大暴雨,我们就精神高度紧张,不停地查看水位,一旦超过警戒线,我们就是拉响警报的第一人,村民就是根据我们的警报第一时间转移。”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紧锁眉头,语气中多了一丝急促,一些紧张。
“每年七八月份,为了这个‘吹哨人’工作,我哪儿也去不了,很多时候都顾不上照顾老人和小孩,感觉亏欠家人很多。”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语气中颇是无奈。
“干这个‘吹哨人’工作没有什么钱,有时一天只有几块钱的补助,靠的就是咱们的良心,既然当了这个‘吹哨人’,我就得好好干,要负责任。”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神态变得舒缓,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干‘吹哨人’工作不图钱图什么呢?一就是,我祖祖辈辈就是这里的人,盼着家乡好;二就是,我这是救人命的工作,大家都信任我、尊重我、感激我,我这也算是微小又伟大的事业嘛。”说到这里,何代琼大姐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开心地笑了起来……
采访结束后,热情淳朴的何代琼大姐邀请实践队员们以后经常去她家玩,“头一回有这么多人这么认真地听我们‘吹哨人’讲故事,还要把我们的故事宣传出去,我一定要邀请你们大学生经常来。”实践队员们为何代琼大姐的故事深深感动,被她的“吹哨人”精神深深感染。最后,实践队员们自发购买了一些小小的慰问品,以表达对以何代琼为代表的“吹哨人”的深深敬意和诚挚祝福。
虽千万人吾往矣,像何代琼这样的“吹哨人”在什邡市还有很多个,哪里有山洪灾害隐患点,哪里就有吹哨人。“吹哨人”群体体现了面临危险仍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精神品质,这样的精神正是印证了什邡两千多年前形成的“导洛通山”精神。通过此次走访慰问活动,队员们对“吹哨人”的精神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将激励队员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直面困难,勇于挑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8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