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携手,一路有你”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步入正轨,该活动为金塘镇的留守儿童们提供义教服务,从而弥补老人们无法在教育方面给与孩子们帮助的缺憾,为他们带去亲切的关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由于地域限制或师资力量缺乏无法给予孩子们更多课后课外之余的学习内容,社会上对此也同样给予了相当的关注,青年大学生开展此类活动也旨在孩子学习的拓展与多样性发展,同时浙江学院举办此次三下乡活动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丰富社会实践,在与团队成员的不断磨合,不断沟通之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7月14日,文宣组小分队追随着后勤部的步伐,深入了解真实的后勤工作者们,同时,更加贴近舟山当地的风土人情味。
全员大采购
作为后勤部门,每日三餐便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所在。当然做饭也是一件值得思量的事情,据后勤部门有关实践成员报道:“每天的菜谱都应该是集体开会讨论的。”提前确定第二天的食谱,及时制定计划有利于第二天工作的进展性,这样有目标,有目的的行动,在我们学业上也有所反映,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论是学习生涯还是职业生涯规划都是我们重要的一步。确定好菜谱后便开始了采购。当前实践成员们所居住的柳行村附近并未有相对来说较为大型的采购市场。于是,用完早餐稍作整理后,后勤部门人员便出发了。食材的新鲜是第一保证,因此,实践团队后勤部乘坐公交来到了金塘菜市场。早上的集市人来人往,呦呵声不断,实践团成员寻找着菜谱上的所需材料,将食材搭配着转换为一道道菜肴,内心计算着菜品菜量是否已经足够。男孩子们大多承担体力劳动,一有食材选购完毕便主动揽去,女孩子们则和各位摊主商讨着价钱。文宣组队员曾询问过后勤部实验团成员是否会在采购过程中跟摊主讲议价格,讨价还价,后勤部实践团成员纪凯玲回答:“有的时候会,只是我们都还不太熟练。”这同样也是在实践过程中所得的一份收获。
归途公交记:窥见舟山风土人情
不只是在采购途中,即使是在实践团短暂的公交行途之中,也能体会颇多。金塘此处的公交仅有一线,因此,常常较为拥挤,而公交通往菜市场等地人流量多为年老之人。当我们实践团成员主动让座时,老人出乎意料的拒绝了此等好意,证明自己依旧坚毅,无需让座。接受帮助的老人同样也会用方言回赠一句:“怎么这么好啊。”往年由于“扶不扶?”事件,以及恃老逼迫年轻人让座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而在舟山,实践团成员看到的是尊重与感恩,当代大学生们将“让座”变成条件反射,而老人也在证明着自己老当益壮,如此不同的两代人在一瞬没有代沟,双向的为社会的大爱所奉献。
苦中作乐也为一大喜事
作为后勤部,对食材的处理也是一项繁琐的程序。摆放好食材,实践团成员们分别洗,切,烧。文宣组的实践成员们加入了剥毛豆的队伍中,听着他们聊起各自学习生活中的趣事,讲述自己如何从厨房小白到如今能够挑起大梁,当中辛苦引起了实践团成员的共鸣。嘴上分享者经历,手速却也不慢,一个话题引起各种不同的回应,在工作的同时畅谈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同样,在夏季,小厨房里最难耐的便是高温了,油烟气息扑鼻,后勤部实践团的成员们汗流浃背,但依旧能有序分装,端盘。脸上赤红的笑容是为大功告成!
小小的后勤部同样也展现了他们阳光,蓬勃的朝气,同样在他们的工作日常中更多的是能感受到舟山质朴的乡土人情。虽然时而在工作中会出现不同理念的碰撞,但是实践团总会以沟通的方式寻求解决之道。由此可见一斑,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锻炼了后勤部实践团成员的动手操作能力,规划安排技能,也同样检验了实践团成员的意志力与耐心力。专注于培养实践团成员们合力协作的能力。为实践团成员服务餐饮是后勤部成员的共同信念,为社会服务是三下乡实践团的最终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657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