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农村生活回忆
-许昌学院父母的大江大河社会实践队
中国七十年代的农村,实行的还是集体生产制度,那时候的农民,生活的相当贫困,每家每户的口粮,都是按工分制度分配的,多劳多得,不劳不得,谁家出得劳力多,到时候分得粮食也多,一家人的温饱都寄托在生产队分得那一点粮食上,可是那时的生产力跟不上,亩产才二三百斤,就算辛苦一年也分不了多少粮食,不少家庭面临着忍饥挨饿的境况。
那个年代,连出去打工的机会都没有,工人是工人,农民是农民,各司其业,守着自己的饭碗,若农民想成为工人,你得有手艺,有智慧,得到大队的推荐,得到组织的批准,才能转行,不然,你就得老老实实地待在农村里,本本分分地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挣自己的工分,养活一家老小。
想做生意也不容易,那个时候,中国的各种物质食品短缺不足,经济上实行票制,粮有粮票,布有布票,油有油票,有钱没票,有票没钱,都是买不着东西的,国家是按人口所需分配的,这么做也是为了避免浪费,在当时的中国,为了合理分配物质,只好采取有限制的政策,所以说,生意是很难做的。再说,那时候,农民手里一穷二白,连饭都吃不饱,又拿什么做资本交易呢?
那个年代,贫穷,是中国农村的一大特色,那时候,任何技术都没有,连打一口深水井都困难,庄稼几乎都是靠天收,雨水足了,还能多收获一些,遇到干旱年,所有的辛苦都付诸流水。
(供稿人:乔玉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556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