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天下柔情莫过水,“杖朝”依旧济莘莘 ——记吉首大学终身教授杨庭硕

来源: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作者:江涛

吉首大学有这么一位教师:潜心专研民族学、人类学数十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曾放弃,他就是杨庭硕老师。杨庭硕教授从小患有眼疾,在吉首大学执教20余载,80岁的他,依旧坚持着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等教学研究。

杨庭硕(1947-),男,贵州贵阳人,吉首大学终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中国民族学学会生态民族学专委会顾问,中国西南民族学学会理事。湖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学术指导、首席专家,湖南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学术指导、首席专家。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国内高校客座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韩国江源道大学、日本大阪博物馆等国际高校和科研机构客座教授。

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挥洒热血二十载,倾情奉献为吉大

杨庭硕教授自1999来吉首大学任教,到现在2021年,22个春秋。杨庭硕教授在研究中勇于理论探索,注重民族学研究方法实践。他继承江应梁先生的考古学、历史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终端验证”等多学科互证的研究方法。无论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每天清晨七点钟左右,他便会来到工作室进行研究和备课,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直至临近深夜,他才会在学生的搀扶下返回住处休息。眼睛不好,那他就紧紧趴在书本上阅读或者学生将文献读给他听是他特有的研究与教学方式,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罕见的执著是师生们对他的评价。杨庭硕教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对学术的专研,像春蚕一生。春蚕没说过什么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杨老师就是这般,潜心专研,致力于民族学、人类学的发展。正所谓初心化雨,润物无声。他在几近失明的情况下,他克服重重困难,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已然是著作等身,如《相际经营原理》(英文版)2019年由英国帕斯国际出版社出版,已有加拿大、美国、印度等国的专家对“相际经营原理”进行推介;他培养提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不遗余力,时时给青年学子以思想的洗礼与启迪。杨老师孜孜以求的科研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成为吉首大学民族学团队的精神支柱。

一个学术研究的石头——推动民族文化传承,服务武陵乡村振兴

“21世纪的教授要带着学生下乡,要一起操作才行。我们也要求培养动手能力,我们的研究生、本科生必须要去实践,很多问题都要自己动手,历史必须要学活。现在的一名合格的教授,他必须是个理论家和实践家,历史是属于今天的,而不是照本宣科、一味照旧。”执教严谨的杨老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多年来也坚守在教育教学一线。武陵山区民族文化遗产和传统农业文化资源丰富。以民族文化资源为载体,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和利用,是杨庭硕为主的吉首大学民族学团队长期思考并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成功协助老司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5年,以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领衔的“中国土司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湖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申遗的成功,离不开杨庭硕等老师的前期基础性研究工作。永顺老司城成功申遗后,遗址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带动民族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增收。2017年至今,以杨庭硕、罗康隆为主的团队指导申报的“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体系”“湖南保靖黄金寨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湖南永顺油茶林农复合系统”以及“贵州锦屏杉木传统种植与管理系统”等四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均成功。

一株夹缝中盛开的花朵——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心奋斗创一流

杨庭硕教授今年已有74岁,但他仍坚持每天伏案工作。当我们问到他最近的工作时,杨教授说;“目前正与罗康隆教授共同主持《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史料的构成整理》的国家重大课题。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而且也是一项繁重的工作。目前主要做的是整理相关史籍等前期准备工作,大概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完成。”虽然这过程十分繁重且艰难,但杨老语气坚定地说:“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吉首大学就是在干这个事情。我们现在承担的任务是从生态人类学,这个角度替人类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会迎难而上,担起这个责任,并且我们有勇气干到底!” 尽管杨教授现在已经接近失明,但对待工作和生活时却又是激情四射,活力满满。从杨老的语气里,神态里,我们仿佛能看到青年时代的他,充满着青年人的朝气、青年人的热情以及青年人的担当。他身上散发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67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第十一届“习百年党史,迎全新征程”演讲比赛成功举办
5月27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第十一届“习百年党史,迎全新征程”演讲比赛决赛在文科楼报告厅举行。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孙志飞,辅导员薛雅文、华帅,教师李天琪受邀担任评委,全体20级学生观看比赛。…
寻先烈足迹,明百年信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参观中共二大会址、宋庆龄故居
5月2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举办了“寻先烈足迹,明百年信仰”党员学习活动,赴上海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和宋庆龄故居。此次活动由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龚春艳带队,教师…
共青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5月26日下午,共青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生代表大会在模拟法庭顺利召开。人文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金波、党总支副书记陈敏和团总支书记彭一平出席,100名学生代表参会。大…
实习心得之监考
监考,对于我来说这个词还是挺熟悉的。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大大小小的考试也考了无数回,都与这个词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当时我是作为考生在被别人监督着,而这一次,我是以监考老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
老骥伏枥志千里 奉献青春卫国家:记91岁退伍老兵王正忠
在8月1日建军节到来之际,吉首大学“传统村落振兴与发展”调研团来到了山环水绕、民风淳厚的湘西村落——龙山县洗车河镇耳洞村,在青山绿水间走访调研,与淳朴善良的当地村民进行交流访谈,邂逅了一位“抗美…
暑期社会实践心得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古圣贤之言学,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实践言论次之。”所谓实践,便是知与行的完美结合。而作为历史学的一名学生更应该要懂得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我们不仅要重视在书本上的历史知识,也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
实习心得之讲座五
接力日记和接力梦想都讲完了,接下来讲一讲最后一个接力——接力班会。在讲夏老师他们班的接力班会之前,我想先讲讲我们普通的班会。我们目前召开的班会大多数是已经限定了主题的,然后由老师来上,几乎很少…
华中师范大学东一食堂民管会工作总结大会顺利召开
又是一年餐叙时,继往开来划新章——东一民管会工作总结大会顺利召开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邢叶思杨柳2021年5月30日中午,东一民管会工作总结大会在东一食堂一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又是恰逢餐叙…
实习心得之讲座四
上一次讲了三个接力当中的第一个——接力日记,接下来讲一讲接力梦想。梦想,没有实质的载体,那它是怎么接力的呢?夏老师设置了一个梦箱,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梦想或者是目标写成一封信,放到梦箱里面,然后每…
福建省档案馆“同心共筑百年梦,继往开来新征程 ”主题参观教育活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以“十四五”良好开局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指示,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2019级矿物加工工程02班团支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