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最后一个转角,一个高高的红砖圆筒形建筑映入眼帘。街道干净得让人耳目一新,伴着冬日的微风,零星车辆驶过,与一树一树的光秃树枝擦肩而过,终于,我们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黄河博物馆。
首先进入的第一馆“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总前言中不仅介绍了黄河的概况和历史,同样介绍了黄河是一条忧患之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局面历经了4000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除害兴利、综合治理,确保了岁月安澜。但由于过于利用和保护不力,至20世纪末黄河又出现了断流、污染等严重问题。”读至此,引发了我们对黄河流域文明得以延续的思考,我们对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也因此有迹可循。
“保护荥河”的镇河神兽作为镇馆之宝屹立于展厅中央。底部是厚约10cm的方形石盘,它是一只躺卧盘踞在石盘上的神兽。在那漫长的岁月更迭中,它更是一代代炎黄子孙心中坚守的希冀。怀着这份希冀,我们的祖先虔诚地热爱着生养之地,敬畏着自然苍生。
接着我们走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号子”展区,在这里,我们为华夏子孙精神力量和生活艺术深深震撼。
黄河号子的类型有河工号子、土硪号子和船工号子,广泛存在于黄河流域,尤以河南和山东两省最为典型。黄河号子是黄河儿女在长期的修筑堤坝、防洪抢险、拉纤行船的劳作实践中产生。
号词更是让我们深深感慨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
号工之词内容多姿多彩,大多取自于历史故事,根据早、午、晚等不同的时间,分别有不同的内容。
早上的号子一般为:“太阳出来一盆花
、照在东京帝王家。正宫娘娘搀太子,满朝文武戴金花。遇上个拧臣包文正,金花银花他不戴。撅了个桑枝头上插,宋王一看心中恼。推出午门就要杀,你重杀、你重杀,你听我把那桑枝夸,人吃甚子甜如蜜,蚕吃桑叶吐黄纱,能绣娘娘龙风袄,能做宋王滚龙袍。
中午则为:“天到午时正当阳,张生拉马赶红娘,赶上红娘亲亲嘴,红娘口里一口香。一口香,口香,干字大街开染坊,新缸不接故衣裳。
晚上:“日落昆仑黑了天,鸟投树林虎登山,行路的君子早下店:打鱼的老公把船玩:大船玩到九江日小船玩到漫沙滩。大船装的江大米,小船装的青竹生,我问你装竹杆为何用?姜太公钓鱼争根杆:七尺杆子八只钱,一的的了八百年。八百年来不为满,千八家王子争江山。”
黄河号子是黄河儿女真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是黄河特定环境和人文传统的真实体现。黄河号子彰显了黄河儿女粗犷豪迈、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真实体现了团结协作、同舟共济、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朽的文化遗产。
游览结束后,我们对黄河博物馆副馆长侯先生,进行了采访。当谈及黄河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时,他谈到:“目前本馆年接待游客七万左右,已经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传播基地。将来我们博物馆不仅会继续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会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欢迎广大的游客朋友参与其中,将保护、研究、教育工作相结合。”在此我们祝愿黄河博物馆越办越好。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我们当肩负时代使命,矢志学习,振兴中华文明;作为华夏炎黄子孙,我们当把握文化硬核,坚守匠心、初心,将传承进行到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5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