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一次性口罩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不得不引发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担忧,为了调查后疫情时代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回收情况,2021年1月17日至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一“罩”不染实践队队员聚焦青岛市黄岛区双珠路社区和青岛市黄岛区东漕汶村两地,就后疫情口罩回收问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寒假实践调研活动。
千里始足下 实践探真情
实践开始前期,团队成员们开始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集思广益汇成一份调查报告初稿,经过成员们深思熟虑完成调查报告的审阅与删改,最终形成一份质量比较高的调查报告。实践调查中,为遵循疫情防控的要求,团队采取了一种以成员安全为基本前提多途径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根据家乡位置离调查地点远近,团队成员们被分为两组:线上问卷组和线下实践组。线上组的成员主要凭借发送电子版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保证调查的广泛性,线下组成员用打印的调查问卷展开采访,真正实地进行调研。经过充分的调查,团队成员们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和有效分析,真正且广泛的了解到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口罩回收的具体情况。
城乡大对比 优势需互补
线下实践队兵分两路到达青岛市黄岛区双珠路社区和青岛市黄岛区东漕汶村两地展开调查采访。线下一队到达社区,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大部分居民对于口罩恰当回收的意识十分强烈,非常注重垃圾桶的消毒,这得益于城镇中相关知识的普及,但是,在社区也暴露出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城镇居民有很强的口罩回收意识,但是执行力却差强人意:好多被采访的居民说,他们有时嫌麻烦就直接就近将用完的一次性口罩扔到普通垃圾桶里,而并非专门的医用垃圾桶;线下二队到达村庄,调查发现,一部分村民不了解口罩回收的重要性和正确方式,极少数村民出现随意丢弃一次性口罩的现象,更有甚者,有少部分村民并没有注意到口罩上残留细菌的严重性,还出现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的行为,但是相对较好的现象是:大多数村民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在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前提下,拥有很强的执行力,能够按照要求去做。通过城乡调查结果对比,团队成员们发现:总的趋势是有利的,问题只出在极少部分人身上。即便如此,为了更好的环境质量,团队成员们对于细节的把控还是希望做到更好,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环境保护需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使疫情中的中国稳步前行。
理论与实践 二者共推进
改善疫情后时代的口罩回收现状,需要因地制宜。对于城镇,人们接受相关的知识理论比较充分,需要提高人们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将要求落地,真正造福于人民,使人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团队成员们向部分被采访人宣传行动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通过行动落实要求,用实际行动换取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对于乡村,团队成员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宣传,诸如一次性口罩使用的最佳时长、废弃的一次性口罩如何正确回收等等,小队成员们希望,通过采用向村民们普及相关知识的方式,真正唤起村民内心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从而增强相关能力。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欲向前发展,需理论实践携手同行。
用点滴益举 汇大江河海
如今,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各方力量需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一“罩”不染实践队全体成员深刻践行团队精神,正如队名,力求通过实践做到:使自己身边一“罩”不染,保持碧海青山,在实践过程中,线下小分队不光进行了调研,还对被采访人展开实践“教学”,教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口罩。纵使普及人员少,范围小,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点滴汇聚,涓流成海。只要有人开始意识到,有人开始改变,美好光景便指日可待,也唯有从细节着手,从小处做起,大困难才能被逐渐分解,最终被消化。
疫情后时代的中国任重道远,团队成员为社会更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一“罩”不染队深入人们内部,了解了真正的后疫情时代一次性口罩有关问题,并通过实践为环境保护做出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为祖国疫情中的发展锦上添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82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