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海学子返乡调研:沃土育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运红专小分队

大学生网报广州1月18日电(通讯员 陆海茵)追忆红色芳华,粤十九五风采。广州作为红色文化浓厚的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是党建设发展的萌芽之地。为深入贯彻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历史方向,把握时局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高校学生自身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1年1月18日,广东海洋大学返乡调研团队运红专小分队走访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广州银河烈士公墓,向在广州起义、工农革命运动中壮烈牺牲的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浩然天地,正气长存

首先,我们来到了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进入园区后高耸挺拔的“浩气长存”牌坊引人注目。孙中山先生提笔的“浩气长存”四字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几乎是随处可见。浩气长存意为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走过了两侧满植苍翠挺拔的松柏的主墓道来到了七十二烈士之墓。讲解员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七十二烈士之墓碑,在其上方有雕刻着白日标志的三角石碑,标志着当时的历史时期,四面的三角石碑围着一个石质古钟,与后方的自由女神像形成辉映,意味着“争取自由,警钟长鸣”。而自由女神像左手捧着法典,右手高举火炬则意味着希望自由的火炬在法律的保护下熊熊燃烧,位于自由女神像左右两边的石折柱则表示对丧失许多青年人才的深切哀悼。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团队成员对七十二烈士的敬佩之情更浓烈了,对他们的壮烈牺牲更令人肃然起敬。

(图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门口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颖玟摄)

(图为园区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浩气长存”由来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颖玟摄)

红花变黄花,精气恒不变

我们从园区讲解员口中得知,黄花岗原名为红花岗,并了解到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失败了,喻培伦等36人英勇牺牲。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把散落的烈士遗骸收殓安葬于红花岗,后改名“黄花岗”,黄花即菊花,它的傲霜节操,千秋共赏,比喻节烈,又因拼凑完成的烈士遗骸只有七十二具,因此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尽管原来的红花岗更名为黄花岗,但是其中不变的是革命先烈们赴汤蹈火、奋不顾身,视死如归、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他们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精神更是值得歌颂。

(图为园区讲解员在潘达微先生墓前为我们讲解潘先生与七十二烈士的故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颖玟摄)

(图为七十二烈士之墓整体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颖玟摄)

(图为团队成员自发在七十二烈士之墓前默哀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颖玟摄)

热血铸忠魂,英雄永相存

紧接着,团队成员来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主墓道尽头的是198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60周年而兴建的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造型是三块巨石间伸出起义者的坚强手臂,紧握钢枪,枪尖直指天空。纪念碑基座四周还塑有起义激战场景的浮雕。当我们缓缓走上阶梯的时候,革命先辈们高大的形象也渐渐地走进我们的脑海,仰着头看纪念碑,心中肃然起敬。

尔后我们来到了叶剑英同志的纪念碑前。叶剑英元帅,广州起义主要领导者之一,为近代革命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我国各族人民书写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精彩华章上都有着丰功伟绩,学习叶剑英元帅的事迹促进了我们更好地了解“四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为什么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党员群众学习“四史”。

在了解了叶剑英同志的光辉事迹后,我们心中更加坚定要像叶剑英元帅一样始终向党中央看齐,紧跟党的步伐;应该同他一样始终坚定心中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的周围。顽强奋斗,我们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就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图为叶剑英同志纪念碑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陆海茵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广州起义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余颖玟摄)

起义英雄永垂不朽,代代子孙恒铭记

告别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我们来到了广州市银河烈士公墓。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我们无法进入园内烈士纪念馆学习。但从园区门口的安保人员口中得知,园区里面埋葬着许多在沙基惨案、省港工人大罢工运动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在“文总”组织活动中受到残害的六烈士、建国初期为了保护国家资产被烈火吞噬了的烈士、新时代因公殉职的警察等,这些壮烈的牺牲都是为了党、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之所以能够解决各种艰难险阻,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能够促进我们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园区门口的安保人员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陆海茵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1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脱贫联盟实践队赴河南周口调研
新建的村室、整齐的庭院、漂亮的广场、笔直的道路……深冬时节,在周口市淮阳区刘振屯乡紫荆台行政村了解到,精准扶贫使该村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往日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新气象…
脱贫联盟实践队赴河南周口实践
新建的村室、整齐的庭院、漂亮的广场、笔直的道路……深冬时节,在周口市淮阳区刘振屯乡紫荆台行政村了解到,精准扶贫使该村发生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往日的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展现出一幅幅“新农村、新气象…
广海学子返乡调研:沃土育英雄,星火燎原起于此
大学生网报广州1月19日电(通讯员冯南)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历史方向,把握时局发展,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高校学生对家乡对社会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追忆红色芳华,粤…
深入社区与村庄,宣传分类小知识
2021年1月23日下午2点,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小青志愿服务队队员出发前往社区与村庄,在社区与村庄里,积极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此次志愿活动旨在提升广大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认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
携手护河 还草绿河清 ——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
1月20日下午两点,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来到河南省封丘县,沿河进行垃圾清理、开展环保宣传,以自我之行带动周围人。此次护河目的在于认真落实团十八大关于动员青少年投身生态文明实践的工作部署,以点…
优势产品助推圆梦 脱贫攻坚果实丰硕 ——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
2021年1月23日上午9点,华水河小青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来到(具体地点)农产品加工厂,重点参观粉条制作过程,期间队员们深切体会到脱贫攻坚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精准扶贫造就黄河流域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生…
山东大学星夜熹微宣讲团赴山东泰安徐家楼街道灵芝社区进行宣讲
2021年1月25日,为响应山东大学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号召,山东大学星夜熹微宣讲团成员赵午琛在家乡山东省泰安市徐家楼街道灵芝社区进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在宣…
山东大学星夜熹微宣讲团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铭钰驾校进行宣讲
1月25日,星夜熹微宣讲团成员张悦然来到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铭钰驾校,对驾校学员进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相关内容的宣传介绍。首先,张悦然对驾校学员组织开展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知识竞答,学员们踊跃参与,竞相…
讲好脱贫故事,做优秀接班人
为投身到美丽中国、五彩家乡的实践建设中,潍坊学院在寒假期间开展了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从多角度出发包括了“讲好脱贫故事”“服务家乡,温暖寒冬”“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希望小屋…
“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家乡,传递人间温情
2021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间断疫情频有出现。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潍坊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出彩小分队六名志愿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