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15日,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喜迎建党100周年”等专项活动的号召,重庆大学校团委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百年•山城记忆”实践团北碚支线分队来到重庆市北碚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宣传宣讲等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13日清晨,实践团一行到达重庆市北碚区图书馆,在馆内查阅北碚历史相关资料,了解北碚从发展滞后的小镇成长为“嘉临江畔明珠”、“重庆都市花园”的历史步伐。
北碚图书馆馆长对实践团队员说道:“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图书馆毋庸置疑是各个城市、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图书馆于我们而言,不止停留在借书与看书上,更是保护、发掘以及传承文化的地方。”
实践团成员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通讯员 张力丹 摄
下午三点整,实践团来到卢作孚纪念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成员们了解了爱国实业家卢作孚先生传奇的一生和不朽的事业。
毛泽东在回顾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曾说过:“我国实业界有四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骞。”被称为“北碚之父”的卢作孚先生不仅对北碚生态环境改善,经济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还积极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卢作孚作为重庆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重庆大学早期创办人之一,用切身行动诠释重庆大学“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卢作孚先生实业救国,民族为先;服务社会,兼济天下;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一代代重大学子的学习榜样。卢作孚的救国梦,就在民主湖畔,缙云山下,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实践团参观卢作孚纪念馆 通讯员 张力丹 摄
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十四五”开端时期,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紧跟国家发展步伐,着眼民生教育,投身基层服务,运用专业所学,自身所长,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道路上奉献自己青春力量。
1月14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的中共中央西南局旧址。实践团先后参观了邓小平、贺龙以及刘伯承同志旧居,了解他们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工作期间所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感受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崇高精神。
随后团队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在被问到西南局旧址对青少年的作用时,讲解员答道:“中共中央西南局旧址传达了先辈红色的革命精神,蕴含了爱国为民、坚守信念、勇于争取的精神内涵,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自信自尊自强意识,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1月15日,实践团前往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开展实践活动。采访时,素心村重庆荣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伟指出:在生态建设的道路上,素心村坚持全绿色发展,只要对环境有负面影响,就绝不引进。从发展蜡梅种植到发展蜡梅深加工产品,再到发展蜡梅文旅产品建立自身产业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谈及未来规划,李伟先生说到:未来五年,素心村蜡梅种植面积将从一万亩扩展至五万亩,开拓更深层次的市场,从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化,开拓化妆品市场,做出重庆自己的品牌,商业推广之余,素心村也将建设蜡梅资料库,用于向大家科普蜡梅知识,进行腊梅的文化宣传。
同时,李伟先生向实践团成员谈到,市老科协会长、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欧可平曾出席于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召开的专家咨询会并发表讲话。欧可平书记详细了解了素心村积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情况,对正在编制过程中的素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方案展开了论证咨询,提供了智力支撑。李伟先生十分感谢欧可平书记对素心村发展提供的帮助,带领了重大学子走进素心村,并希望未来有更多有的重大学子走进乡村,致力脱贫攻坚一线,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实践团成员对李伟先生进行采访 通讯员 张力丹 摄
随后,实践团在蜡梅工坊参观了蜡梅精油、蜡梅纯露的制作过程,深入了解素心村绿色发展的理念。并在村里的展馆采访曹书记,了解素心村的发展历史以及蜡梅产业发展状况及理念。曹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提速,一枝蜡梅引路”,素心村打出“三色互映,中国梅乡”的理念,三色指红色、绿色、金色,红色即发扬王朴烈士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绿色即走绿色发展理念,做好乡村振兴;金色即大力发展蜡梅产业,通过蜡梅产业增收。
经过对素心村的走访,实践团成员切身体会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建设发展,感受四史指引下的中国发展新道路,乡村振兴新征程。实践团旨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山城发展历程,重温改革发展初心,用所学知识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团北碚支线同学在卢作孚纪念馆合影 通讯员 张力丹 摄
重庆大学“百年·山城记忆”实践团
记者:夏豪 彭佳欣 李蕊含 陈彧
拍摄:王心雨 张力丹 朱正欣
2021年01月15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370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