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媒介与旧文化之结合

来源: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公共治理学院 作者:你不知道未来有多

更新迭代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奇事。科技发展之迅速远超我们的想象,而文化作为恒久的存在,有时可能会迷失方向,这时候便需要人们发现,保护,宣传。2020年8月3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实践队的成员们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线上交流会——云端探贝,潮汕贝雕作为一种已经没落的文化,在市场上已经十分罕见,可是在生活中却并不少见,它可以是烟嘴,可以是饰品,可以是更不起眼但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小物品。

时间的长河褪去了贝雕身上的浮华,潮汕贝雕作为中华传统手工艺的奇葩一朵,目前已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其根本原因则是在于贝雕手工匠人的流失和贝雕市场的衰落。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贝雕曾有着辉煌的时刻,作为潮汕文化的象征,贝雕也曾闪闪发光。新世纪科技发展迅猛,时代的更新迭代让传统手工行业逐步被一道道流水线替代,传统手工艺的效率败给了新时代的机器。贝雕,也就没落了。

科技的更新迭代使得手工艺人失去了生产效率上的优势,不仅仅是贝雕工艺,市面上很多匠人都因时代的变更而换了行,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因特网技术也普及到每家每户,大众也开始逐渐意识到,没有了背后文化的支撑,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没有温度的,这便成了这次线上实践活动的切入点。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为文化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比传统媒体速度快,效率高。贝雕和互联网的结合,某种意义上能算是相辅相成。

2020年8月3日晚,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的线上调研交流活动“云端探贝”在腾讯会议成功举办。线上交流会开始,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出席的嘉宾前海门贝雕厂林汉桂,贝雕收藏家卢湘莹女士,实践队指导老师陈绮雯老师,接着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框架,本次交流会的重心偏向交流贝雕的历史与传承,先是林汉桂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一幅幅精美的贝雕画,其背后蕴藏着的,不仅仅是它的历史底蕴,更重要的是能展现出手工艺人的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人的存在才是文化的构成。”林厂长对潮汕贝雕感情深切,他对贝雕的爱也不是三言两语能描绘得清晰。文化传承部分则由卢湘莹女士展开,着重分析了潮汕贝雕的发展现状,卢女士坦言道:“因为社会经济的转型、人才的短缺,贝雕厂纷纷倒闭,这是很可惜的。贝雕的消逝也意味着一种文化的消逝,所以很希望通过宣传能让大众重新爱上贝雕,让大家发现贝雕就在我们生活之中,社会任何人都能为贝雕这门手艺的传承而努力。”同时,陈老师补充了一些关于贝雕传承的新想法,并向观众们展示了前三届实践队丰富的实践成果。

从嘉宾的发言中不难发现,他们与贝雕的感情都是深厚的,即使条件再艰苦,他们也能够保持初心,保持着对贝雕作品的热爱,心中怀着贝雕重新繁荣的愿景。交流会结束后很多观众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也深受感动,交流会引起了共鸣,他们感叹着时代的变迁,仅仅透过屏幕便能感受到他们对于潮汕贝雕陨落的惋惜。很多观众也表示会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多发现身边的贝雕作品并保护好它们。

本次活动在观众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实践队员们也希望能够为潮汕贝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一种事物的消逝必定伴随着其背后文化的流逝。”贝雕作为传统手工艺中的奇葩,在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陌生。所以我们更要学会运用新时代的媒介,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47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学子暑假三下乡实践活动:扎根时代沃土,推动“双创”进程

8月8日电(通讯员孙晓华)齐文化是齐地民众的血脉和灵魂,其创新的精神内涵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历史重量的沉淀往往……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品读文物典故,体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上在此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犹为重要。而活跃在临淄区的齐文化存在着历史沉淀与时尚活……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立足实践调查 感悟文化内涵——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跟随实践队的同学们一起开展实地调研与访谈,调查与访谈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齐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 孙晓华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弘扬齐韵文化,推动双创进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暑期

中国青年网德州8月8日电(通讯员:邹心语)齐文化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富民强国、务实创新、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与当今时代精神高度契合。在此背……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破文化之乱象,促齐文化之新生——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

齐文化作为一种古代地域性文化,在秦汉时期走出了齐鲁故地的生存空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韵悠长,吾辈承之——曲阜师范大学“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

泱泱齐风,悠远绵长。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古齐大地孕育出了姜太公、齐桓公、管仲、晏婴等一大批彪炳青史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与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 邹心语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泱泱齐风,有淄有味——曲阜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倏忽一瞬三千秋,怅然怀古看临淄。在大一的暑假,我加入了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浩浩齐韵,日新齐风”实践队,并于2023年7月19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文化博物馆及周边地展开对齐……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齐物语,齐风新

潍坊8月4日电(通讯员李文瑶)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而临淄的齐文化博物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激起了曲阜师范大学…… 李文瑶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喜讯|白丽英教授课题组发表亲社会行为系列研究

社会排斥是一种普遍存在且令人痛苦的社会现象,指个体或群体被忽视、拒绝或孤立的体验。它不仅威胁个体的归属感、自尊、意义…

铸盾传薪担使命,守安砺剑青春行 ——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开展主题

为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传承红色革命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2024级汉语言文学1班于铜盘校区“一站…

中国艺术研究院秦序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日下午,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秦序研究员来举办题为《士君子精神——中国古琴艺术文化…

中国艺术研究院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讲座

2025年4月22—23日,人文学院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美学博士陈燕婷研究员来院举办题为《南音何以为是…

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为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4月26日晚,人文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一站式”学生…

最新发布

贝壳红40周年贝雕展览携手《非遗文化研究--潮汕贝雕的历史与传承》签赠会
2020年8月23日,为庆祝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贝壳红文化艺术馆特此举办了一场贝雕展;与此同时,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三下乡团队“雕情贝艺”借贝壳红开展贝雕展览之际推广《非遗文化研究——潮汕贝雕的历…
化工学院第一届班级风采大赛班团例会圆满结束
9月29日中午,化工学院就业服务与外联部、日常管理部、文体部针对班级风采大赛活动于化学化工大楼A208召开了19级班团例会。会议分为四个板块,由就业服务与外联部潘美婷讲解班级风采大赛及班级宣传考核相关内容…
化工学院第一届班级风采大赛班团例会圆满结束
9月29日中午,化工学院就业服务与外联部、日常管理部、文体部针对班级风采大赛活动于化学化工大楼A208召开了19级班团例会。会议分为四个板块,由就业服务与外联部潘美婷讲解班级风采大赛及班级宣传考核相关内容…
旅游文创:延续螺钿工艺,让东海贝雕成为带得走的“洞头文化”
“云端探贝,别样魅力”,中山大学新华学院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实践团队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对省内外贝雕产区进行走访调研与宣传。…
天文爱好者协会与大学生生命教育协会共同举办“学习航天精神,勇立时代潮头”模型创作比赛
为宣扬航天精神,迎接祖国华诞,并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天文爱好者协会和大学生生命教育协会于2020年10月5日协同举办了“学习航天精神,勇立时代潮头”模型创作比赛。本次活动…
贝壳红的独白
习惯了毫无缝隙的快节奏生活,习惯了在日常的琐碎,习惯了周围的温度与景物。是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同样是35°C,汕头却比珠三角要凉快的多,没有燥热,或许是靠海的缘故。温润的海也养育了温润的…
因贝相识,“贝”感珍惜
习惯了毫无缝隙的快节奏生活,习惯了在日常的琐碎,习惯了周围的温度与景物。是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同样是35°C,汕头却比珠三角要凉快的多,没有燥热,或许是靠海的缘故。温润的海也养育了温润的…
走进三下乡,开启贝雕之旅
今年暑假我们作为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其中一支三下乡队伍“雕情贝艺社会实践队”,围绕潮汕汕头地区海门贝雕的传承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调研,并且进行线上“云”讨论调研。通过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海门贝…
广东学子三下乡感悟
2020年对于很多人来说无疑是特殊的一年,面对疫情和自然灾害的打击,人类的命运在历史上有了小小波动。而这一年于我而言,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有幸,在今年7月中旬,我的人生历程,与贝壳有了小小交集。虽然,…
职业素养培养讲座
10月12号晚,为了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写作水平,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协于N1-308举行了社会价值观与职业素养培养讲座。此次主讲老师为邓根芹老师。在讲座上,老师首先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