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于各级政府在抗洪抢险中落实对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的相关探索和调研——以合肥市为例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廖舟

摘要:七十年一遇的“超长梅雨季”使得安徽省多地区遭遇严重的洪涝灾害,合肥市各级政府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协同学校、交通运输部门等社会各界组织齐心协力增设安置点转移受灾群众,统一调配志愿服务人员、按需分发救援物资,从饮食起居、精神生活等多方面角度出发,针对受灾群众中的老人、孩子等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兼顾学业等切身利益进行有效保障。合肥工业大学“天若有情天亦老,洪水无情人有爱”抗洪抢险暑期“三下乡”社会团队以实地考察、亲身参与志愿服务、采访问询等形式,深入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庐江县矾山镇矾山中学、严店乡严店中学、庐城镇第四中学等安置点内,从资金和物资来源及调配、人力调配、安置点措施及配置、对受灾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等方面总结政府在本次抗洪安置工作中的成效,并对安置点内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为类似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提供宝贵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抗洪抢险 受灾群众 安置工作 合肥市

指导老师:韩玉洁(合肥工业大学大学资环学院辅导员)

团队成员:廖舟,张云川,张军,叶明松,叶朝晖

一、调研目的概述

(一)调研背景

1、灾情影响

入梅以来,安徽省出现持续性降水,降雨范围广、雨量大、强度强,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数值偏多1倍,长江告急,淮河告急,巢湖告急;肥东撤离,肥西被淹,市区内涝警戒水位,紧急水位,危险水位。6月10日以来,合肥市区遭遇了67年来同期最强降雨,特别是7月中旬以来连续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百年一遇的洪水疯狂地刷写水位纪录,造成多地在地作物被淹、农房倒塌损坏、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已致安徽省10市5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

2、地理原因

安徽大部分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这也意味着当地的降雨量超过了800毫米,属于降雨量较大的地区。而且,当地的气候主要是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特点就是雨热同期,在夏季时,当地降雨量较多,导致河流径流量上升。其中最典型的是长江,长江全年70%-75%的水量都集中在短短1-2个月内的汛期中,河流径流量年变化非常大,使得这里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不仅当地降雨量较大,而且上游降雨量也非常大,再加上安徽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所以水流容易滞留,极易形成洪涝灾害,所以当地才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3、人为原因

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因乱砍乱伐导致上游植被破坏,导致土壤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另外由于围湖造田等人为改造自然的原因,如鄱阳湖和洞庭湖,导致河流的调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洪涝。

(二)调研目的

在志愿服务期间,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考察、采访问询、亲身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二手资料收集法等形式调研考察合肥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组织对老人和孩子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的保障,,从资金和物资来源及调配、人力调配、安置点措施及配置、对受灾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等方面总结政府在本次抗洪安置工作中的成效,并对安置点内的现状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为类似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提供宝贵经验和值得借鉴的有效方法,为政府进一步部署抗洪安置工作总结经验。同时,反思总结本次抗洪安置工作中的得失并据此提出对今后应对此类洪涝灾害部署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三)调研意义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共中央关于“农民,农村,农业”的三农政策,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坚持为改革发展大局服务。

本“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就近奔赴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庐江县矾山镇矾山中学、严店乡严店中学、庐城镇第四中学等共计5个安置点进行实践活动,其志愿活动的意义如下:

1、各安置点均在较短时间内接纳并安置了数百受灾群众,在分好床位解决居住问题后,安置点每天的三餐都需要人员进行统筹安排与发放,团队成员协助安置点志愿服务工作人员尽量保证了每一餐都能让群众按时吃饱吃好。

2、安置点的群众人数较多,受灾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政府的灾后重建以及补助的发放,实践团队成员可协助相关人员对群众身份信息,家庭情况以及受灾程度进行详细统计,便于日后政府的恢复工作。

3、遭遇了洪灾之后,看到自己的房屋及财产被洪水浸漫,大部分群众会变得心情沉重和情绪低落,甚至会对未来的生活感到担心和焦虑。因此实践团队成员及时配合做好对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预防他们产生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此外,团队成员及时倾听群众心声,体现出政府对于群众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安排,让受灾群众感受到正能量,树立重振家园的信心,稳定群众情绪。实践团队成员还一同组织了一些丰富的活动,例如看电影、听讲座、赏戏曲等,助力舒缓受灾群众的焦虑情绪。

4、受灾群众中不乏有一些少年儿童,为了减轻志愿者的工作负担,对于学习任务较重的小朋友,实践团队成员对他们进行了功课的辅导;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则带领他们玩游戏、讲故事、表演才艺等,同时也可以与他们普及各种自然灾害下该如何自救,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5、实践团队成员还通过实地考察、采访问询等方式,深入了解此次防洪过程中,合肥市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组织对老人和孩子等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的保障,以及受灾群众的真实感受,以及对此次防洪的了解程度,对防洪过程的感触。收集到的材料可总结反思安置点内的现状和不足之处,为今后设置类似安置点提供经验和指导意见。

6、于团队成员自身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的一项重要考察指标,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团队成员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知识运用实际的能力。

二、调研方法分析

(一) 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由于这次洪水灾情严重,合肥市各级政府纷纷在学校附近增设安置点,但是安置点的工作人员明显不够,这就给了本次三下乡实践团队一个机会,团队里的成员分别前往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庐江县矾山镇矾山中学、严店乡严店中学和庐城镇第四中学等安置点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安抚安置点老人与孩子们的心理情绪,防止他们因灾情问题而变得紧张压抑,帮助他们树立重振家园的信心;同时,积极配合安置点工作人员,为每一位受灾群众安排好饮食起居,保证他们吃好睡好。通过安置点志愿活动,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深入了解安置点的工作情况以及安置点人们的心理生活状况。

(二)走访与访谈

在安置点做志愿服务期间,团队成员认真观察安置点的设施情况以及场地现状,对安置点各地进行察看,与各地安置点的工作人员进行交谈,询问安置点工作的成效以及深入了解安置点人们的生活状况,掌握安置点的物资调动和人员安排。同时,团队成员也对安置点的人们进行走访,通过对老人们进行身体检测,与老人们交流谈心以及与小孩子们进行游戏和辅导作业,从他们口中搜集一些他们家乡的情况以及他们对安置点工作的感受,然后将结果汇总给团队负责人,由团队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结合。

(三)二手资料收集法

除了对安置点的人员进行访谈,实践团队也会去庐江县人民政府官网、肥西县人民政府官网等政府官方网站进行浏览,搜集一些有关抗洪险情和安置点工作的新闻稿,实时了解当地政府及人民对抗洪险情的关注情况以及抗洪救灾的工作进程,明确各级政府对灾情的态度与制定的种种方针,掌握政府对防汛险情所做出的一系列应急方案以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对其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做出标注,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期给调研地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三、调研成果展示

(一)应急预案

1、监测预警及响应

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水利部门负责水情、旱情监测预报;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城市内涝监测预报。各部门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报送信息。当发布暴雨预警时,各级各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响应政府指导工作。

2、抗洪防汛

政府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成立现场抢险指挥机构,全力组织抢险。必要时,按照规定申请组织解放军、武警部队、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参加抗洪抢险。省防指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工作。在此次抗洪抢险中,共有3.3万余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奋战安徽抗洪一线。

3、应急物资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干旱威胁的其他单位应备足防汛抗旱物资。在第六轮降雨之前,合肥市减灾办就根据雨情、水情和灾情的发展形势,积极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紧急采购帐篷1000顶、折叠床1.84万张、各类被褥13.3万床,并根据灾情和受灾地区需求及时下拨。

4、人员转移

各级各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开展防汛责任人、防汛抢险队员、抗旱服务队员及有关人员的汛(旱)前培训。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及防汛责任单位应开展不同类型的汛前应急演练。各级政府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巡堤查险、抢险除险、人员转移、抗旱供水等防汛抗旱工作。截至7月30日18时,本次洪涝灾害共造成合肥市805136人受灾(因雷击死亡1人,因救援群众牺牲1人、失踪1人),紧急转移安置224672人。

(二)资金和物资来源及分配

截止8月5日,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已造成合肥市84.4万余人受灾、23.8万余人紧急转移安置;全市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1.4亿元。至7月31日,合肥市各级财政统筹安排防汛救灾方面资金20.67亿元,其中市本级9.56亿元,县(市)区、开发区11.11亿元。

为做好防汛应急物资保障工作,7月24日市财政紧急追加市应急管理局4500万元,用于紧急采购防浪布、水泵、救生衣、编织袋等防汛物资,以及帐篷、棉被、食品等生活物资。已采购各类物资价值2365.6万元,所采购的物资主要用于调拨县(市)区,支持庐江县、巢湖市、肥西县等地的抗洪抢险和群众转移安置。根据转移群众和集中安置情况,已下达县(市)区2045万元,用于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集中安置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费用,保障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所、有医疗保障。

至8月5日,合肥市共下拨编织布193万平方米、防浪帆布11万平方米、编织袋105万条及照明等其他设备2458台(套、组)抗洪抢险物资;累计下拨帐篷430顶、折叠床9448张、各类被褥28665床以及食品、洗漱用品等65万元的其他生活物资。

此外,7月31日,合肥市政府下发恢复农业生产指导意见。市财政已预下达补助资金5000万元,用于5个县(市)种植业、设施农业恢复生产改种补种所需种子、化肥等农资购置,以及畜牧业、渔业等恢复生产支出。

(三)人力调配

截至7月29日,合肥市共组织4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物资配送、人员疏导、转移安置等工作。志愿者们积极开设“母婴室”“心理咨询室”“青年之家”“中医保健室”“儿童兴趣班”等服务项目,为受灾群众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丰富安置点内的文化娱乐生活。

以实践团队成员所参与实践的安置点为例:

1、庐江县矾山中学安置点

庐江矾山中学安置点共有38位老人,政府每天会安排4个村派遣志愿者,每个村安排2名,共8名志愿者到安置点进行志愿工作。矾山中学安置点共有3间宿舍,每间宿舍由2-3名志愿者负责。志愿者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看护其所在宿舍的老人,照顾老人的行动、饮食,打扫房间卫生,搬运老人所需的生活物资等。

2、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

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总共接收了四批被困群众,第一批从7月17日开始接收丰乐镇的灾民,共300人,其中有27位小朋友。安置点集结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他们除了参与救灾物资搬运、盒饭发放、医疗保障等工作外,还开展义务理发、作业辅导等活动。

3、肥西县严店乡苏小小学安置点

肥西县苏小小学安置点共有43名老人和3个正上小学的小朋友,共有4个教室供他们休息居住。每天共有8位志愿者进行志愿工作,分为上下午两个小组。志愿者每天会为村民们分发每一餐的食品,并且为他们整理教室与床铺,服务他们的娱乐生活。每个一个小时会有志愿者在保安室进行轮换值班,其余人在村民需要时解决他们的生活琐事。

4、庐江县第四中学(西校区)安置点

庐江县第四中学安置点有三四十个老人和二十多个小孩,其余都是大人,他们都来自于马店村,每两周会有一个社区的志愿者轮流来做志愿,每个社区会来七八个志愿者,有大人和青少年,同时安置点也会固定每天有一位本村的志愿者,负责管理大礼堂的老人和孩子,每日傍晚社区志愿者会组织给宿舍楼进行打扫清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安置点措施及配置

截至7月30日18时,本次洪涝灾害共造成合肥市805136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224672人累计集中安置35846人,现有集中安置点87个,尚在安置点安置的人员8251人。倒损房屋1694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5.7万公顷,其中绝收4.3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50.6亿元。

以实践团队所参与实践的安置点为例:

1、庐江县矾山中学安置点

庐江县矾山中学安置点共有38名老人被安置在矾山中学教学楼的3间宿舍中,其中,男生宿舍两间,女生宿舍1间。每间宿舍有12-13个床铺,并配备了空调、热水壶等电器。政府搭建了临时淋浴间和移动厕所,解决了老人们洗澡、上厕所的问题。此外,矾山中学安置点还配置有2间公共活动室,供老人们休闲娱乐,以及2间工作人员(志愿者)休息室。

2、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

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工作人员利用学校原本教室为孩子们临时组建的“阳光乐园”,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玩耍。安置点内除了普通家庭的民众,还有一部分来自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们。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十分细心周到地将他们安排在宽阔的室内体育馆里,还配有几台大风扇轮流吹风,为老人们准备的铺盖也是柔软舒适,特别暖心的是为了避免老人们睡在地上容易受寒,在地面和垫被之间还专门设有一个简易支架用来隔空。体育馆内还配置有热水器全天候源源不断提供热水。

3、肥西县严店乡苏小小学安置点

严店乡苏小小学安置点工作人员共安排了四个教室作为安置群众的宿舍,并建造了临时的淋浴间。为提供村民舒适清凉的居住环境,工作人员为每个村民购置了一个电风扇,让他们在高温酷暑中也能感受到阵阵凉意。乡、县政府和爱心人士派遣人员及时送来了床铺、食品、洗漱用品等应急物资。不仅如此,安置点从西政岗社区专门调派了2位医生进行每天的消毒并解决村民的健康问题。

4、庐江县第四中学(西校区)安置点

庐江县第四中学(西校区)在七年级整栋教学楼都设立了房间,一个房间里面有六张床,供老人与孩子们的居住,每个房间里面又配备有六台电扇,足以驱散夏日炎炎的闷热。同时,考虑到老人们行走不便,在每层楼的一角都设有洗手间,给安置点的群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厕所的外面还配备有打水机,全天候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水,方便群众洗漱。

四、抗洪抢险工作中对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保障

(一)对老人身体健康等切身利益的保障

1、追踪身体健康状况

老人作为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弱势群体,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受本次汛情影响,身心均受到较大创伤。尤其是超长“梅雨季”导致江淮地区气候过湿,空气气压低,且昼夜温差忽大忽小,白天酷暑难当,夜里气温骤降,极易使老人受风寒。潮湿天气还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值此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试行阶段,病毒感染的威胁性更是倍增。此外,受潮湿空气影响,许多老人沉积多年的关节痛猛烈发作,甚至直接影响行走,疼痛也常常使得老人们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受空气粘稠度增加的直接影响,地面湿滑可能导致老人行走不便甚至滑倒摔伤。

针对以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合肥市肥西县人民政府早在防汛应急预案中即提出要切实保障好受灾群众中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特别强调卫计部门要负责保障灾民的基本医疗条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肥市各级政府积极响应预案,并分区部署,紧急调配当地卫计部门奔赴抗洪抢险安置点,或者直接奔赴受灾群众所在的前线,力争为受灾老人们提供最及时的医疗保障。

实践团队成员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由于抗洪前线的群众绝大多数被及时转移到就近安置点内,仍滞留在前线的受灾老人少之又少,因此各县镇的政府部门随机应变调整医护人员的布局,将大部分人员力量调配至安置点内,而抗洪前线仅保留相当部分的医护人员。抗洪前线因环境简陋、安全条件有限,对受灾老人的救护难以完全开展,因此后续医疗设备和物资的供给至关重要。政府部门以应急办和防汛抗洪指挥部为核心统一从各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和基本生活物资生产厂家调配,并第一时间联系交通运输部门妥善保障运输车辆及时抵达抗洪前线。在安置点内,由于滞留人数多、医疗物资相对充足,对老人身体健康的追踪更是刻不容缓。在实践团队成员所调研的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内,按照受灾群众中老人所占比例多少配置有相应数量的专业医护人员,此外,在安置点内做志愿工作的志愿者们也在正式服务前经过简短而有效的医护培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从医护角度照顾老人的基本操作。老人的体温测量成为常态化工作,每日及时收集数据并记录在册,一旦发现有发热情况,迅速上报该安置点负责部门,并紧急通知陪同医护人员所在支队,进行紧急救治。实践团队成员也细心地考虑到老人因常常被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所困扰,而主动提出为老人们测量血压,积极配合安置点内医护人员的日常巡查工作,切实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

2、关心呵护精神生活

俗话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的精神生活较之物质生活更因被关注和呵护。因处于人生的迟暮,他们常常感到寂寞、孤苦的负面情绪,加之洪水导致家中被淹的困境使得他们忧虑重重,仍暂时滞留在抗洪前线的老人尤其焦虑、不安,即便在安置点内的生活方便舒适,但他们仍揪心牵挂家中近况,也出于在陌生环境的生疏和不适应,难以真正舒缓神经。此外,安置点内还有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来自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们,缺乏家人的陪伴,以及生活环境的变迁使得他们情绪脆弱。

针对上述现况,政府部门同样考虑周到,首先安排专业心理理疗师分配到各安置点,及时为老人们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解,通过聊天、集中讲故事、开展心理辅导小课堂等形式为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保驾护航。其次,针对老人在安置点内无所事事,精神世界容易空虚的困境,政府部门积极号召各社会组织前往安置点为老人们丰富精神生活。

在实践团队成员调研过程中,就观察到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内有肥西县武术健身协会的成员们主动请缨来到安置点为老人们表演“三十二式太极拳”、舞花剑等文艺节目,庐江县矾山镇矾山中学安置点内有黄梅戏戏曲班子为老人们带来精彩的戏曲表演。实践队员注意到,老人们在看到“三十二式太极拳”表演时甚至投入到在台下自行比划起来,显然十分享受观赏的过程。而当戏曲到达高潮部分时,老人们不禁爆发出喝彩声和掌声,在抒情烘托的氛围下,队员们甚至观察到许多老人在悄悄抹泪。安置点学校本身也做出了相应努力,为更大程度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他们联系学校多媒体设备的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学校原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为老人们播放《我和我的祖国》、《战狼2》等电影,使得老人们在闲暇时光有充实的活动安排。同时,安置点内的志愿者们也尽己所能,与老人们聊天谈心,一起下棋喝茶,有些身子骨结实的老人甚至和志愿者打起了羽毛球,现场一片其乐融融。

(二)对孩子兼顾学业等切身利益的保障

1、悉心呵护学习情况

转移到安置点的受灾群众中不乏学龄儿童和正处于学业关键阶段的中学生,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和妥善安排,他们在安置点内的学习环境显然不容乐观,而且他们的父母出于对家中现况的忧虑和对孩子的愧疚担忧,很容易松懈对他们学业的监督和鞭策,致使孩子们在安置点内极易沉迷虚拟世界而荒废学业。而且在家中时他们尚且可以与同学讨论作业难题或请教老师,但是在安置地点内难以达到这样的教育学习条件。

针对这样的问题,政府部门充分利用抗洪安置点设置在学校内的天然场地优势,敦促安置点学校采取措施,尽全力保障孩子们在学业方面的利益。政府部门积极与社会教育机构协商,请他们派出相关人员抵达安置点内为孩子们科普知识、教授课业知识;安置点学校更是齐发力,专门利用学校教室的绝佳场地临时组建“阳光乐园”,并安排学校老师担任“临时班主任”负责管理,组织调配学校老师为孩子们开展课业辅导。

实践团队队员在庐江县庐城镇第四中学安置点发现,小朋友们被安排在窗明几净的宽敞教室里学习,还配有志愿者为他们的暑假作业答疑解惑,助力孩子们在安置点也不落下功课。而在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队员调研过程中还聆听了一堂精彩的阅读课,安置点学校安排的周老师娓娓道来,别出心裁地从询问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你们爱玩手机吗?”一下子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实践队员正在暗暗纳闷这个课堂引入如何才能自然流畅衔接到课堂主题呢,周老师就给出了她绝妙的答卷。她紧接着问孩子们在手机上接收的信息是否都是有价值的,并在得到意料之中的否定答案后,顺利接入课堂主题——“开卷有益”。这样精彩而又巧妙的课堂引入让小朋友们兴致盎然,浑然不觉中都竖起了耳朵仔细聆听周老师的讲课,队员留意到就连一位总是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看童话书的小姑娘也抬起头,将期待的眼神投向老师。类似这样的“阳光课堂”在调研过程中屡见不鲜,实践团队队员自身也参与其中,精心准备了《大爱小爱,珠落玉盘》唐诗鉴赏课、《淮河治理》科普知识课和《阿甘正传》电影欣赏课等,为孩子们带去别开生面的精彩课堂。

2、关爱身心发育和成长

暂时迁往安置点的孩子们年龄不一,有些正处于学业紧张的初三,有些还停留在天真烂漫的小学时光,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轻松娱乐的闲暇时光来调剂,因此课堂之外的趣味活动显得极有必要。此外,孩子们在抓紧学业之余,课外兴趣知识的拓展也尤为重要,读书增长阅历的成长过程也需要被给予关注。

考虑到上述方面,政府部门积极调配社会各兴趣培养中心的人员,以及敦促安置点学校安排老师为孩子们开展学业之外的丰富活动。同时安置点的志愿者与孩子们积极互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分享他们成长的经历。

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在肥西县严店乡严店中学安置点内目睹了一幅幅感人画卷。那里有志愿者与小朋友们用奇思妙想共同探讨解决趣味智力题,还有小朋友们一起比拼球技的“第一届安置点乒乓球赛”,笑声不断,令人动容。在肥西县上派初级中学安置点内,有打了三十年乒乓球的老师为孩子们演示如何正确握球拍、如何掌握发球接球正确姿势等,老师还邀请小朋友上讲台挑战“一分钟颠球”,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都十分投入。调研队员还打入孩子们内部,与他们交流成长的“小秘密”,与他们一起玩耍,和他们一起读童话故事书并分享阅读体验。孩子们被鼓励要多读书以增长阅历、开拓眼界、积累知识,他们的表现也十分乖巧,偶有一两个淘气的小朋友也能听进去志愿者和老师的劝导。在各方努力下,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对其他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的保障

安置点内除却老人和孩子们等弱势群体需要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呵护,普通群众的身心健康也值得被聚焦。

对普通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也及时有效开展,考虑到抗洪抢险后期医疗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疾病发生特点方面,湿疹、神经性皮炎和真菌感染等皮肤病,特别是伤口感染、难以愈合情况增多,头痛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危重症伤病相对较少;在疫情形势方面,以室内外环境清理、消毒处理、健康宣教为主要任务;在人员心理状态方面,以对症治疗,缓解紧张状态,释放精神压力作为重点。[1]

尤其令调研团队成员印象深刻的是在庐江县矾山中学安置点,考虑到普通家庭中的青壮年男子因汛情可能被耽误工作,难以维持家庭开支,政府部门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及时排解道路运输情况,方便洪灾后复工复产工作的逐渐恢复。而安置点附近的商店等场所的主管部门也在协商后,积极为安置点内闲置的妇女们提供零工机会,有了安置点学校妥善照顾和安排孩子们进入“阳光乐园”,妇女们也暂时卸下照顾孩子的重担,因此有时间和精力在暂时安置期间去这些提供的零工工作岗位就职,尽量减轻家庭开支的负担。

五、对安置点内现状的反思与评价

(一)安置点内可圈可点的措施

1、保障饮食卫生等基本生活需求

安置点大多设在学校,而学校内基本配置有食堂,可以为受灾群众提供丰盛的饭菜。安置点学校统一调配食堂工作人员每日更新菜单,并将饭菜准备好后分门别类盛放在规定规格的食盒内,而且考虑到老人吃饭时可能由于太干而难以下咽,还细心地为午餐、晚餐配有菜汤,由志愿者将食盒发放给老人们,为老人们盛汤、分发餐具。安置点内配备有全天候24小时源源不断提供的热水,可以直接饮用。

同时,安置点抓紧卫生消毒工作不放松,每天由专业保洁人员进行三轮打扫:第一步,初步清洁,保证无基本垃圾纸屑和脏污;第二步,进阶清洁,对一些边角地带和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进行深度清洁;第三步,深度清洁,对安置点内所有可覆盖的区域喷洒消毒水和清洁剂,保证安置点内的细菌无法大面积滋生。

2、保障住宿洗漱等基本生活需求

尽管大多数安置点被设置在学校内,但是由于学校方提前把教室内的桌椅移开,空出的足够宽敞的地带可供安置点内受灾群众整理简易床铺和被褥,而且为孤寡老人单独在室内体育馆二楼辟出了敞亮的空间,让他们可以安放架子床和军旅被,还有足够自由的活动空间。实践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处细节,老人们的被褥并不是直接接触地面的,而在其中隔有一层空心夹板,既防湿气和潮气钻入床铺使老人们的关节受寒,又有效隔离了地面的一些灰尘和脏污,达到了更高的卫生标准。

除却饮用热水外,功能强大的热水器还可以为安置点的群众们提供足量热水以供给他们每天洗漱,群众们可以选择用安置点提供的大桶打热水后在洗手间里洗澡。

3、保障物资需求

得知受灾群众绝大多数已经被转移到各安置点内,政府部门及时响应应急预案,要求本着“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急需、及时高效”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地区的防汛抢险物资需求;进入紧急防汛期后,各级防汛指挥机构根据防汛抗洪的需求,在其管辖范围内有序、必要调用物资。以此同时,社会各界组织和普通民众纷纷出力,向安置点捐赠毛巾、纸巾、脸盆等日常生活用品,面包、矿泉水、方便面等应急食品,被单、床罩、简易架子床等居住必备品。及时有效的调配和分发使得安置点内的物资保障得以体现。

(二)安置点内现有设施尚存不足

1、受灾群众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完全满足

鉴于正处于防洪抢险的特殊时期,纵使政府部门和各方协调努力,安置点内的环境和条件终究受限于紧急防灾时期的约束,难以满足每一位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比方说在饮食方面,因为食堂统一准备饭菜,统一确定菜色,难以兼顾到老人和年轻人的口味,在安置点内居住时间短尚不足挂齿,但是一旦长期滞留,加之各种负面情绪困扰,受灾群众难免对饮食的不合心产生意见。

2、防洪安置点的安全防范措施尚待完善

因为受制于防洪安置地点的聚集性和条件的简陋,加之受灾群众的密集性,值此新冠疫情尚未完全被制伏的高度警戒时期,人员大面积聚集极易出现大规模感染事件。此外,本次抗洪抢险工作中充当安置点的学校等地点大多是首次担任类似的社会职责,经验缺乏难免导致安全防范工作不够到位。具体而言,由于安置点人员集中,临时用火、用电增多,火灾风险也随之加大。

(三)对改善提升安置点整体安置水平的若干建议

1、加强对受灾群众中有代表性的几类特殊弱势群体(如老人,孩子,妇女等)的调查问询,充分了解他们对安置点的意见和需求,并在统一安排、统筹措施下尽力满足每一类有代表性群体的最急切的需求。

2、安置点应建立志愿消防服务组织,负责消防安全巡查和宣传教育,发现火灾后迅速组织疏散并实施扑救。安置点人员应认真履行消防安全义务,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安置点应设置消防安全警示标志,不违规堆放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安置点应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等必要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整好用。夏季雷电多发,安置点应设置必要的防雷设施,避免雷击引发火灾。安置点内使用蚊香应远离可燃物,外出时确保蚊香熄灭,使用电蚊香片时不可长期开启,要随走随关。

3、安置点应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及时清理杂物,完善对安置居民的体温检测监管,使得防范发热等异常现象的工作常态化。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卫生清洁工作的力度,必要时除了喷洒清洁剂,还可以适量调配后喷洒酒精稀溶液等消毒水。

4、对抗洪安置点的管理应趋向于常态化,力求达到防洪避难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学者研究成果,为维持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控制好安置区内人口的数量,使安置区内的人口维持在资源承载力所能接受的范围内。避难安置区系统界壳具有卫护和交换作用,通过对界壳理论在安置区系统中应用的讨论表明,利用界壳开关模型来控制人口数量,对维持安置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

六、反思总结与展望

(一)反思总结本次抗洪抢险工作中的得失

1、本次抗洪抢险工作中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合肥市各级政府在本次防洪救灾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个安置点的政府工作人员都很尽职尽责。在汛情发生后,受灾地政府紧急安排群众撤离,安置点学校立马开始筹备物资,准备收纳受灾群众,并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号召当地党员来服务受灾群众。在安置点内可以看到很多的床位,食物和生活用品等较为充足的应急物资。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政府将当地的老师安排到安置点,给孩子们上课;为了保障受灾群众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等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每个安置点都配备有医护人员轮流值班,安排清洁人员每天定时定量喷洒消毒水和清洁剂,定期给老人们进行身体检查,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人,更是有专门的医生来追踪老人的身体状况。

汛情爆发后,汛情受灾人数众多,财产损失巨大等各种网络舆论不断,将实际损失夸大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此时政府新媒体及时就热点新闻进行回应,有效地化解了民众的焦虑。

当地的志愿者除了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和党员还有各村每天推荐来的志愿者,当地每个村都会发动一些请年青志愿者过来做志愿活动。志愿者们每天早上八点之前到达安置点,到达安置点后,一部分志愿者给老人们烧开水,陪伴老人聊天,老人们行动不便要外出时,志愿者与老人形影不离,搀扶着老人。等到就餐时间,志愿者妥善安排老人孩子们就餐,确保所有群众都吃上饭之后,然后自己才去用餐。快速吃完午饭后,志愿者们又立刻回到寝室,清点回寝人数。等到受灾群众大多午睡时,支援者则默默地开始了打扫卫生、整理杂乱事物。下午,有的志愿者陪老人们下棋,有的陪老人们一起看电影,有的陪孩子们做游戏,嬉戏玩耍。尽管安置点要求下午五点志愿者就可以离开岗位,但是很多志愿者都会选择自行“加班”,他们对受灾群众的关心无微不至。

在安置点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热心市民过来捐赠物资,当地的黄梅戏团、武术协会等社会各界组织不仅过来义务演出,丰富老人们的课余时间,也捐献了很多救援物资,就连个体户手艺者也自发组织来到安置点为安置点的老人们义务理发。

本次抗洪抢险工作中也涌现出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先进党员干部们,安置点内,志愿者仅仅是白天轮班工作,但是党员干部不仅白天在安置点工作,晚上也在安置点休息,每天在所有群众都睡了之后再休息,早上起床也要比他们早,这些党员干部即使身体疲惫,还是坚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热心服务受灾群众。

最后,在本次抗洪抢险工作中,实践团队成员积极行动,不负作为青年大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参加抗洪抢险锻炼了团队成员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了意志,尽管团队成员所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微不足道,但是“窥一斑而见全貌”,团队成员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前线抗洪战士的辛苦与危险、后方安置点内个方工作人员的劳苦奔波。在安置点内,团队成员还陪伴老人下棋,与老人畅聊往事,谱写共享天伦的感人画卷;团队成员精心准备“阳光课堂”为孩子们增长阅历、开拓眼界,与孩子们一起游戏玩耍,一起品读童话,分享他们成长经历中的酸甜苦辣。团队成员在调研工作中采集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

2、本次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对合肥市各级政府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后,协同各物资调配时可能未严格按照“先近后远、先主后次、满足急需、及时高效”的原则,导致有些偏远地区的安置点接收物资的时间稍许滞后。尤其是有的安置点地方地处偏僻,医疗条件差,虽然政府已经将当地的医疗卫生最好的配置都给了安置点,依旧难以完全满足受灾群众生病了之后需要到县城里医院去看病的需求。而且老人的心理健康未受到足够重视,缺少第一时间安排专业心理医生给各个安置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而安置点学校由于大多是首次执行作为紧急灾害安置的任务,设施安排和人员调配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可改进的空间。

对于安置点的志愿者来说,很多志愿者第一次经历这种汛情,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一开始的时候对于很多工作不熟练,做事略显拘谨;也有的志愿者比较害羞,不敢大胆与受灾群众交流。志愿者之间也缺少沟通交流,有时候一起工作时不够协调。

(二)对今后应对类似洪涝灾害部署工作的总结与展望

经历这次汛情后,各地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组织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下次发生类似的突发情况时一定可以合理的安排。

1、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这次政府是在汛情爆发后立马去购买物资和生活用品并将学校改成安置点,各地方政府应该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资和工具储备情况并做好安置点备用选择。一旦下次在发生紧急情况,各单位应该行动迅速,积极应对。各地政府开会都应该宣传应对特殊突发情况带来的影响,让他们随时做好准备应对特殊情况,并准备投身突发工作中。

2、紧急反应,组织有序

这次汛情的发生,各地政府都迅速反应,紧急安排群众撤离,并且有序组织,将不同的群众安排到了不同的安置点,各安置点政府也紧急响应,迅速安排当地人员引导受灾群众入住。并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各自的事。相信如果下次再发生特殊情况,各地政府会更加争分夺秒,将受灾群众安排的更好,也会更加有序的让去群众撤离并入住新的安置点。

3、磨练意志,砥砺前行

本次抗洪抢险工作不仅仅磨练了安置点内青年志愿者和党员干部,最辛苦的还是在前线抗洪的解放军战士和警察,他们没有说一声苦,一声累,一直坚持在前线,志愿者的每一滴汗水在受灾群众安全回家的那刻都得到了回报。经过这次抗洪抢险,对堤坝进行了修筑,让百姓生活的更加安心,同时也为百姓农业灌溉提供了方便。

4、统一思想,重视自然灾害工作

政府应该积极宣传防范突发性自然灾害知识,让百姓有防范意识,知道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应该怎么应对。这次的汛情已经让受灾群众充分感应到了政府与他们同在,体会到了军民一条心,他们也会充分相信政府,听从政府的安排,积极撤离受灾地,前往安置点。[5]自然灾难不仅关心到人民的财产安全也关系到人身安全,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防汛工作,同时政府也应该做好准备好应对其他自然灾害。

七、附录(参考文献)

[1]《安徽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皖政办秘〔2017〕164号)

[2]《关于做好我省特别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改皖南〔2020〕147号)

[3]牛聪,杨炯,刘海峰. 抗洪抢险后期医疗保障工作实践与探讨[B].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11-1082-03.

[4]李发文,张行南. 防洪避难安置区可持续发展研究[A].人民黄河.2005-11-0015-02

[5]王超群. 汛情引关注 救援被聚焦——2020年7月南方汛情的舆情分析[N].中国应急管理.2020-8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爱心行

支教传递温暖,云端携手同行中国大学生网恩施2月16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团中央书记处有关工作部署,湖北……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以爱携手,情暖童心——我与孩子们的故事

今天是支教结束的第四天,我想把艾青《太阳的话》分享给我们夏天遇见的小朋友们。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香气,/我带着亮光和温暖,/我带着满身的露水……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成为光,发散光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在仙桃涌动

我喜欢出发。凡是到达了的地方,必定留下一份念想。回忆那碧绿的山、清澈的水、温柔的风。更深的羁绊是有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我们共同编织属于我们的故事。01不是……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

守望麦田,情留仙桃每天早上把我从梦中叫醒的鸟始终沒有告诉我它轻捷的名字阳光纤细,像鲜明的学生们在树叶上闪出很多声“老师好”明信片一般的草坪,我就是邮票我发誓要给每一滴露珠写……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故事|在支教中,找到青春的意义

“支教”二字的背后不仅仅是热忱和责任,倘若你向往,倘若你热爱,来寻找答案吧!目前我国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位于仙桃绿湾社区这所学校有百分之六十为留守儿童,假期在家里没有人教,在……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支教汇聚之处,希望生生不息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袁东祺)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支教活动已接近尾声。8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绿湾社区举办结业仪式。在结业仪……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趣味美育做手工,“童”样精彩伴成长,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8日电(通讯员袁东祺)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紧跟党的步伐,积极开展美育,8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绿湾…… 袁东祺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保护渔村环境,传承文化新韵

乡村文化和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深…

最新发布

一米阳光暖人心 志愿家教传佳话
【一米阳光暖人心志愿家教传佳话】能环学院队员开展线上支教励学社会实践中国青年网马鞍山8月3日电(通讯员孙蕾)持续十天的一米阳光志愿家教活动已经结束,每天志愿者们都会准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家教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在这炎热的八月,我参加了大学生暑假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也让我在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而有意义。在这次活动,我们下乡对一些留守儿童进行了采访及慰问。活动中,我们小组采访了的留守儿童,年龄都比较小…
最美实践故事
我们团队的调研主题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而展开,团队根据队员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调研本地的传统文化。亲身实践感受。这次调研,我们团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多维度的了解,从衣食住行到戏曲书画,记录了解了…
告别民法典下乡,开启普法新征程
在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法治状况、常见纠纷,民法典普及程度,以及实践地点的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当地后多次走访了镇政府、县扶贫办、县司法局等单位,与相关…
绘出更美家乡
为深入桂林市创文明城工作一线,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在全市营造“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下,华中农业大学水产1804的谢君逸同学于8月10日开始在桂林市共青团委的组织安排下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创…
湖北大学文学院师生云调研探索武汉高校抗疫中的文化力量
为积极响应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了解武汉高校的文化战“疫”举措,2020年8月,湖北大学文学院的八名学生组建了“文心同战疫,青春筑江城”实践团队,于线上共同探索武汉高校抗疫中的文…
湖北大学文学院师生线上线下探索武汉高校抗疫中的文化力量
湖北大学文学院师生线上线下探索武汉高校抗疫中的文化力量(通讯员杨歆曼王中凤)为积极响应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了解武汉高校的文化战“疫”举措,2020年8月,湖北大学文学院的八名学…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赴宣汉县社会实践
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传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大扫黑除恶的宣传力度,近日,湖山社区开展了“法制宣传进社区、法律宣传入人心”的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法制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认可和欢迎。不…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陈军吉赴四川省宣汉县社会实践
深入社区开展法治宣传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大扫黑除恶的宣传力度,近日,湖山社区开展了“法制宣传进社区、法律宣传入人心”的普法宣传活动。此次法制宣传活动,得到了广大居民们的认可和欢迎。不…
合工大学子赴全椒县古河镇抗洪抢险情况调研报告
合工大学子赴全椒县古河镇抗洪抢险情况调研报告合肥工业大学:陈百荷、何啸天、吴曼玉摘要:7月1日以来,全椒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平均雨量达391.6毫米,最大降雨量达461.8毫米、超历史同期1.7倍。面对灾情,当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