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文学院师生线上线下探索武汉高校抗疫中的文化力量
(通讯员杨歆曼 王中凤)为积极响应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了解武汉高校的文化战“疫”举措,2020年8月,湖北大学文学院的八名学生组建了“文心同战疫,青春筑江城”实践团队线上线下探索武汉高校抗疫中的文化力量。
抗击新型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但隔不断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分享。武汉高校大学生以“才”为刃,以“艺”战疫,以“文”暖心,精心创作出包含朗诵、摄影、海报、书法、漫画等多类别战“疫”主题文化作品,鼓舞士气,激发斗志,以己之长助力文化战疫,为这场生命健康保卫战保驾护航。
资料收集,武汉各高校文化战“疫”形式各有特色
湖北大学文学院实践团队以8所部委高校及15所本科高校为主要对象,每名团队成员负责搜集两到三个学校的文化战“疫”举措。面对大量的信息,团队在资料搜集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通过大量访问各高校网页、公众号以及问卷调查等形式,团队成员发现各校结合不同专业特色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文化战“疫”活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学生疫情期间为湖北大学康复驿站担任新闻宣传工作。挖掘康复驿站涌现的一线先进典型事迹,对驿站报道进行选题策划,深入到驿站内进行采访交流,拍摄图片素材,为武昌区委宣传部微信号提供整合资源。他们深入驿站防控一线,用一篇篇报道彰显了驿站新闻人的初心和担当。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一支由文学院在校师生、校友等四十余人共同参与的“语言服务队”,快速完成了湖北省16个受对口支援地市方言的收集、整理和转译制作工作。这一行动充分发挥了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这个科研平台的优势,为外省医疗队提供了极大便利,获得各方好评。湖北大学文学院在疫情期间也开展“品一本好书”“鉴一首好诗”活动,通过录制音频作品为疫情期间不能如期返校的中小学生进行诗书讲解指导,据悉,“鉴一首好诗”团队更与e国学等校外媒体平台合作,共发布100余件有声作品,惠及数千名中小学生,让大学生通过这种特殊形式参与到战“疫”力量中来。
视频连线,五校师生探讨文化战“疫”新形式
“非常感谢贵校的分享,通过了解贵校在文化战疫方面做出的努力,我们在提高校园文化战疫参与度方面有了新的思路。”9月6日至9月9日,湖北大学文学院实践团队先后与江汉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所高校的学生骨干以“武汉高校中的文化战疫力量”为主题,结合院校在文化战疫方面的实际举措展开座谈交流。据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尹奕佳介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逐渐被新媒体取代,活动形式革新也是文化战疫的大趋所致。她建议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文化创作,尝试用视频、音频、H5等新型文化传媒方式来代替传统的征文、手抄报等活动形式。通过视频交流,实践团队成员对此感悟颇丰,纷纷表示文化战疫的形式创新还需更全面思考、勇敢尝试,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同学们的参与感。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严涵则更加关注学生主体在活动中的参与和收获,她认为加大高校征集活动的宣传力度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使更多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师生对话,挖掘文化战“疫”深内涵
实践团队成员结合文学院专业特点,采访文学院教师,共同商讨文化战“疫”的深刻内涵。“在悲情时歌唱,不是以压抑悲情为目的,而是希望帮助人们从悲情当中解脱出来。歌唱者不是在压抑别人的悲情,而是希望生者能够与悲情和解,努力生活。”湖北大学文学院教师黄斌从事古汉语教学之余,还对中国戏曲颇有爱好与研究。疫情期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使黄斌深受触动,他常与朋友通过填词谱曲、演唱戏曲、参与楚剧联谊会等方式致敬抗疫战士,并鼓励周围的亲朋好友增强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其作品在上海市电视台、“湖北之声”以及各大自媒体平台相继发布,引起较高关注。“死者需要缅怀,生者需要鼓舞。我们歌唱不是为了掩饰悲情,而是为了奋起抗争!”
在积极投身文化战疫的同时,黄斌呼吁大家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战疫中的文化力量。他所熟识的老艺人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不幸,在面对后辈时表现的更多是阳光而不是悲哀。他深受触发,决心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自己的后辈。新学期做好复学复课准备的同时,他还为学生的吟诵比赛作品精心谱曲。
“我们的吟诵作品由陈敦源老师作词,黄斌老师谱曲。学生们非常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来。”文学院教师曾祥喜介绍。吟中华经典,做时代青年,曾祥喜带领一批优秀学子积极参与上海大学主办的诗词吟诵比赛,以此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体悟家国情怀,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勇士。实践团队成员与吟诵团队学生展开交谈,参与朗诵的同学纷纷表示很高兴借助此次机会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文化战疫中的作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28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