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子追寻王家坝红色精神,聚焦灾后重建现状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崔亚南

6月以来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水位大涨,水情紧急。作为淮河干流蒙洼蓄洪区控制工程的王家坝闸则更是首当其冲,汛情形势严峻。为深入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时代精神,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王家坝汛情调研服务队”于2020年8月10日至17日开展了为期八天的王家坝汛情调研活动,踏足基层深入了解灾后重建及探寻王家坝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创新。

自古淮河流域水患频繁,而人口暴增,人水争地、黄河夺淮等情况发生,使得治理淮河成为世界性难题。在1951年中央下达一定要治理好淮河的命令后,1953年王家坝水利枢纽工程顺利竣工,自1953年起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先后开闸15次。时隔十三年后,王家坝第十六次毅然选择了奉献牺牲、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

水进人退,水退人进的蒙洼蓄洪区居民。

8月14日实践团队成员来到王家坝镇郑台孜庄台探访,此时水已经退去十几天,从王家坝闸到庄台的道路旁还能看到的洪水肆虐后残留在蒙洼地区纵横交错的泥泞痕迹。步入村庄,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生机、希望的村庄:绿油油的田地、在土地上劳作的阿姨们、围坐在亭子上聊天的爷爷奶奶。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在洪水将蒙洼蓄洪区淹没形成一座座孤岛时,国家心系人民积极做好灾后补救措施。在洪水退去后,政府响应国家的号召组织田地补种,向居民发放绿豆、蒜苗、包菜等蔬菜种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减少损失;同时国家进行了生活上直接补贴,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用于王家坝重建,按每亩地5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也对受损的水产养殖给与相应的补偿。

次日,实践团队队员在村中四处走访时遇到了热情好客的李奶奶,在村民介绍下得知:李奶奶独自一人居住在庄台上,两个儿子已经搬离庄台居住在保庄圩。当队员们采访关于这次洪灾对她的影响,李奶奶感慨许多。队员从中可以了解到对她来说影响很小,国家各种扶贫助农政策早早落实到位,在政府的规划下村庄早就搬到庄台上,也都盖起了小楼房,道路修得宽敞。对于此次泄洪村民也提前做好了准备,7月21号泄洪前,政府人员全部安排到各地提前帮庄台居民抢救能转移的财产、协助居住在保庄圩的居民连夜撤离,在庄台的村民被困期间,政府人员陪居民一起坚守在洪灾前线。居民需要医生,冲锋舟带来志愿抗洪医生;居民缺少物资,冲锋舟运来来免费的米面;居民突发疾病,冲锋舟送往医院。

政府在洪灾中保障生活,在灾退后提升生活。在郑台孜庄台土地补贴及发放种子已经落实,居民抢种也落入尾声,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村庄渐渐步入正轨。李奶奶说“国家泄洪让我们撤离,我们就撤离,田地里水退了,我们就抓紧补种,国家已经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我们不能再给国家添麻烦。”

做实事,甘奉献的抗洪一线工作人员。

8月13日,实践团队成员抵达王家坝闸,第一站来到了王家坝水文站。在水文站的工作人员带领下,观看了7月18日以来的水情图、降雨图等。了解到这次的王家坝站水位上涨到29.75米,超过29.3米的保证水位,达到历史上王家坝站水位次高。通过工作人员详细的讲解,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王家坝闸的打开对缓解淮河流域洪灾的重要性。这次汛情之急之重也在水文站繁重的工作中得以体现,队员们向工作人员采访到洪灾期间的工作情况,他们都摆摆手笑笑:“不辛苦,我们加加班可以快速的获得水位变化数据,指挥部也能及时做出决断,这样就能减少更多损失,值了。”

8月16日,实践团队再次走访王家坝镇、曹集镇的几个庄台,途中遇到给村民拿药的驻台医生,得知王家坝闸刚刚打开时,医院就召集志愿医生驻扎村庄,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他就积极报了名,坐着冲锋舟踏上了被水围住的庄台,平时村民头疼脑热都会找他来拿药,遇到病情严重立马会上报,医院和政府会紧急安排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而在这抗洪的半个月内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没有机会回家与家人团聚。队员们问道他家人有什么想法时,他的眼眶微微湿润,拿手机给队员看他的朋友圈,是他父亲开车送他防疫和抗洪的两组照片,笑道:“国家需要嘛,家人都支持的,我的家乡可以牺牲自己保全大家,我这点牺牲算什么。”

紧接着在医生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队员来到了庄台临时党支部,党支书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政府在汛情期间的政策、扶贫工作乡村建设的落实以及灾后重建的进展。队员们了解到国家在汛情期间通过多方途径为蒙洼蓄洪区提供帮助,时时刻刻关注着王家坝。据介绍,李书记这次被派到庄台是临危受命,直到下了车到了郑台孜村才知道担了多少责任。上至安徽省省委书记巡查下至村民纠纷吵架,李书记是样样都得处理得当。队员们向书记采访自己的想法,他提到:“我不想来这个庄台,它太有名了多少双眼睛盯着,不是怕累怕麻烦,我怕我做不好,可是上面不放我走,通过这些天的相处我被这里淳朴的民众感动了,真让我离开了,我也放心不下呀。”

为积极宣扬王家坝精神文明内涵、展现国家洪灾中的民生政策,实践团队深入基层关注王家坝洪灾,积极投身灾后重建,将社会温暖和所学知识带入乡村。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合工大学子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三)

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辑视频,经过昨天一天的努力,我们有了不小的收获,今天上午我们的任务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最后整理和筛选。经过我们队员一上午的努力我们收集……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二)

所以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时我们比昨天更加有信心,有动力,正是因为大家的不理解更加让我们奋进。但也有同学遇到了好的情况,通过昨天的宣传之后有的群众已经了解到保护野生动物和……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在行动 (一)

2020年7月16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继续进行我们的实践活动。昨天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发放宣传单、问卷以及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动主题,在豫西、豫南地区进行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自……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二)

但也有很多人拒绝了我们队员的调研,虽然使我们队员有点失望,但却因为他们的拒绝,让我们队员更加有了奋斗的激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他们拒绝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我再换别人……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远离野味,从我做起 (一)

2020年7月15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安排,秉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决战脱贫攻坚,投身强国伟业”的活……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

2020年7月18日上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继续进行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这是进行实践活动的第四天,守护者社会实践队开始组织开展线上讲座活动,希望通过该讲……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保护自然,应刻不容缓(二)

7月18日上午九点,革除滥食“野味”陋习的线上讲座活动准时开始,在讲座中队员们引经据典,用大量鲜活的故事告诉听众们,要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味”陋习。听众们听后反…… 六月的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海大潮汕嵌瓷调研团队:广济楼
7月24日,团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今天早上我们按照计划7.30起床整理内务,出门吃早餐,于8.30分到达广济楼。广济门城楼是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外城门原有“东为万春”门额。楼置于高大厚实的台基上,拱门…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宣传王家坝精神,线上线下齐行动
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调研行来到了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发表了重要讲话:要让王家坝精神走出安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宣传王家坝精神的号召,合肥工业大学资源…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抵达抗洪一线,切实关注民生
为积极响应“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新时代号召,8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王家坝汛情服务调研队”结合当下的疫情形势,采取线上“云组队”的形式,线下就近从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三下…
关注基层建筑行业复工复产
关注基层建筑行业复工复产应化1801周鑫理学院赴武汉市中铁十一局及华发鼎诚建筑公司暑期社会实践8月1日,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周鑫前往湖北省武汉市中铁十一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铁十一局集…
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第十六届团学青换届大会成功举行
本网讯(通讯员陈卓牛维康)为优化内部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推动我院团委学生会工作,9月9、10日于恒大楼一区404教室,我院举行了第十六届团委学生会青队换届活动,由院学生会主席团对竞选人员进行…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感悟:传递王家坝精神,我们在行动
水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条件。而在水患频发的淮河流域,千百年来治淮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难题。洪水肆虐间,王家坝以开闸蓄洪的英雄壮举成为了社会焦点感动了数亿国人。“实地探访王家坝汛情…
合肥学子三下乡:赴王家坝学习新思想,传承王家坝精神
响应团中央“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时代号召,同时积极推进王家坝精神文明建设。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王家坝汛情调研服务队”积极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于2020年8月…
走进居民群众,打赢扶贫攻坚战——合工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8月10日,合工大资环学子抵达王家坝进行了八天的“追寻王家坝红色足迹,聚焦灾后生态环境”暑期实践活动。在这次的实践中,团队与王家坝郑台子村委书记的交流采访让我们了解到一户贫困家庭的艰苦。扶贫攻坚共…
合工大学子暑期三下乡感悟收获:解读王家坝精神,走进居民群众
今年7月以来,淮河流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汛情考验。为保上下游省市安全,王家坝闸开闸放水,濛洼蓄洪区第16次启用蓄洪。往日的农田屋舍俨然已被洪水吞没,大量人员连夜转移,居民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
谈心与感受
在这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有碰到活跃的,积极配合的学生,也碰到全程沉默的学生。不管是那一类的学生,只要学生有需要,我都会尽力,热情,耐心地辅导。我也知道,我的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对于制作课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