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新时代号召,8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赴王家坝汛情服务调研队”结合当下的疫情形势,采取线上“云组队”的形式,线下就近从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前期准备阶段,来自安徽各个城市的队员线上进行“王家坝精神”的历史背景和新时代内涵调查,并针对灾后重建现状及王家坝精神普及状况制作了相关问卷。其中合肥等地区队员于周边地区发放了关于王家坝精神普及状况问卷,调查当地群众对王家坝精神的了解程度。阜阳地区实践队员与阜南县团委进行对接,围绕着“抵达抗洪一线,切实关注民生”的实践主题,踏足基层深入了解灾后重建状况及探寻王家坝精神内涵。
8月12日上午,实践队员抵达阜南县,与县团委书记单玉婷进行了对接,通过书记等政府人员的介绍,队员们初步了解了蒙洼蓄洪区的汛情状况,蒙洼蓄洪区的4个乡镇、77个湖心庄台相继成了水中“孤岛”,18万亩良田被淹没,19.5万人口遭受水灾。尽管蓄洪区灾情严重,但在水灾来临时,政府积极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国家灾中心系人民保障民众生活,灾后积极应对提升民众生活。国家发改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用于王家坝重建项目,以每亩地5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也对受损的水产养殖给与相应的补偿。同时单书记对实践团队展开的三下乡活动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为顺利开展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8月12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达王家坝镇郑台孜庄台深入庄台村民的家中,探访村民灾后日常生活状况,采访村民汛情期间遭遇的困境及心声。了解到,跟视频里泡在洪水中的满目疮痍不同,平日的王家坝,土壤肥沃,民风纯厚,风景宜人,是堪比江南的渔米之乡。队员们在采访途中能从路边的零星的田地里看到洪水肆虐后残留的泥泞痕迹,但映入队员们眼帘的更多是充满生机、希望的村庄:绿油油的田地、在土地上劳作的阿姨们、围坐在亭子上聊天的爷爷奶奶。
在村民的指引下,实践队员来到了李维英奶奶的家中。据了解,李奶奶是独自生活在庄台,家中孩子都搬离了庄台。在汛情期间,李奶奶除了不能与家人面对面地接触,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每家每户都会分发足够的米面,政府安排驻台医生解决健康问题。在洪水退去后,李奶奶账户里打进了田地的补贴款,政府也向居民发放绿豆、蒜苗、大葱等成熟期较短的蔬菜种子。村民们都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田地补种进行自产自救,减少损失。
8月13日实践队员来到了驻台医生李磊的工作地点-临时党支部,通过对医生的采访了解到,今年年初自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李医生,脱下防护服没多久,突发汛情,医院就召集志愿医生驻扎村庄,解决居民的健康问题,李医生立刻积极报名,坐上了冲锋舟被送往被水围住的庄台。他笑着称自己是个“旱鸭子”,来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忐忑的,坐着皮筏,看着四面波涛汹涌的洪水,心忍不住的咚咚跳。但是李医生仍然背起行囊义无反顾的来到了抗洪一线,陪伴在庄台村民的身边。从李医生随身携带的医疗箱中,可以看到有各种各样的药品,不仅能够治疗如发烧等突发性常见疾病,还能提供治疗村民慢性疾病的药品。平时村民头疼脑热都会找他来拿药,遇到病情严重他立马会上报,医院和政府会紧急安排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生的带领下,实践队员来到了庄台上一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家中,据悉二十年前,她的小儿子被查出患上了肌肉萎缩症,得了这种病非常困难,需要旁人每天陪在身旁照顾,或许活不过十岁。由于夫妇两人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孩子上,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就正是这十年如一日的照顾,小儿子仍然在世。王正音一家平时通过国家颁布的扶贫政策以及农业种植能够维持生活,在此次洪灾中,政府优先保障贫困户的生活正常,对于因病致贫家庭需要的治疗药物充足供应,灾后国家补助政策也向贫困家庭倾斜。实践队员们在采访结束后,为王正音一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田地补种、协助搬运补助物资等。
了解居民灾中所感所想、展示国家洪灾中的民生政策,实践团队队员深入基层聚焦王家坝汛情,走访蓄洪区居民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将社会温暖和国家政策带入基层,学习新思想,合工大学子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17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