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采访92岁高龄抗美援朝老兵王景和:英雄本色存天地,赤子丹心犹凛然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刘可欣 徐秋玥

一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一座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一曲用鲜血浇灌的永恒凯歌。红色革命时代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无数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身影却在悠悠时光长河中永不磨灭。在阜阳市王店镇红庙村里,这位已值耄耋之年的王景和老爷爷就是这万千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

92岁的王景和,1951年参军,随后便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在部队中是一名排长,一直到1956年退伍归乡。他把这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岁月撒在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广袤疆场上,更是在后半生不改革命信念与军人本色,默默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高龄的王景和,在语言表达方面已经不太流畅,但追忆当初自己在沙场驰骋的日子,他却显得精神矍铄,意气风发。在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似乎每一道皱纹、每一寸银丝,都写满了耀眼的刚强。

铁骨铮铮,挺身无畏艰苦

王景和出生在那个战火纷飞、兵燹不断的黑暗年代,人们缺衣少食、食不果腹。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际,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至鸭绿江附近,中国和朝鲜相邻,一江之隔,唇亡齿寒、如履薄冰。

“与其在家饿死,不如去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抱着这样的信念与情怀,王景和毅然加入了抗美援朝的志愿军部队,开启了他的从军生涯。谈到当初参军的理由时,王景和格外坚定地表示:“堂堂七尺男儿,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就应该义不容辞、挺身而出。”

抗美援朝战争条件非常艰苦,在经过简单培训之后,王景和所在的部队就被派到了前线。北征路上,他们跋山涉水、缺衣少粮,每人背着一袋炒米和一桶油,负重前行。还时刻面临着美军的空袭,他们白天不能行进,只能顶着疲惫与黑暗夜间前进。

到了朝鲜境内,气候寒冷,志愿军的单衣薄被不足以抵御严寒,“饿了就吃一口炒米,就着一口雪”是他们战争时的常态。但在严寒、饥饿、武器装备落后、弹药匮乏、供给困难等一系列困难面前,他们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

“我们当时以地为床,以雪为被,怎么能不苦啊!但我们心里就一个保卫国家的念头往前冲。” 王景和眼中饱含着泪水,自豪地说道。因为心中有理想,他们显然忘记了何为饥饿,何为寒冷,何为苦累。

与子同袍,共筑巍巍长城

战场上枪林弹雨,王景和常常目睹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心中百感交集。“我当时心里也害怕啊,害怕再也看不见明天的太阳,害怕再也回不去我的家乡了。”他坦言道。

一次空袭中,美国的飞机炸弹猝不及防地呼啸而来,他自己不幸也被炮弹炸晕,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后发现双腿失去知觉。就在这千钧一发、危急存亡的时刻,他的连长来到身边果断背起他,带他脱离了险境。然而,在战争的最紧要关头,连长把他交给其他人背着,自己却奔赴最前线去救人,身受重伤。由于医疗条件有限,连长最后还是不幸牺牲了。

“如果不是连长,我也没办法活着回来。”王景和想到那段并肩而战的时光,至今心里对连长还是充满着无限感激。

“这一次小战争听着惊心动魄,但只是这一年里大大小小战争中的一个,还有很多这样的战争。”在那样炮火连天的年代,王景和和战友们一次又一次死里逃生。

战争无比艰苦与残酷,支撑着王景和一直坚持下去的,便是他心中“保家卫国,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这不仅仅是这位钢铁英雄的坚韧意志,更是泱泱华夏万千中国军人的责任与担当,任凭暴风骤雨,那抹浓浓的青绿永不褪色。

牢记使命,永葆军人初心

王景和退伍回来之后,在马鞍山做过火车司机,之后又扎根基层,做了25年的民兵队队长。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在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始终牢记着雷锋精神,一辈子都没停止过认真做好事的步伐。

“我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我永远是一个兵。”这份为国为民的追求早已深深根植在王景和的内心。在他所在的村里,哪里有困难、危险,哪里就有他。他做过的好事,乡亲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次,村里一户人家失火,他二话不说,第一个冲向火海,救出了两个孩子。再一次,有户人家打架,手里都拿着凶器,眼看着就要出人命,警察来了也一筹莫展,没人敢上前阻拦。他却一个箭步冲上去,大声呵斥道:“你们都不想要命了!”打斗的双方都被他震住了。

多少年来,提到王景和爷爷,乡亲们总是噙着感激的泪水,纷纷称赞道,“他做过好事怎么说都说不完。”

谈到2019年建国七十周年的阅兵盛典时,王景和难掩激动,他表示很感动和欣慰:“现在的国家繁荣富强了,军队也强大了,再也不用怕别人欺负我们了。”家里人悄悄告诉志愿者,老爷子不知道看了多少遍阅兵盛典的回放,一遍又一遍。每每提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王景和眼中总会流露出坚定和自豪。

没有国就没有家,看似朴实无华王景和,心中却坚定地认为每一个男儿应都有一个保家卫国的梦,有一颗顶天立地的心,有一份马革裹尸的情怀。“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绿色的军装是他生命的底色,纵使历史的纸页早已发黄,任时光荏苒,那份赤子热忱没有丝毫更改,那种英雄本色亘古长存于天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0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探索的红色课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下,井冈山上的生命之光——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基因代代传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足迹与记忆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赴赤壁“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开展暑期学习锻炼活动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景再现三湾史,改编精神永流传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小分队深入桂花树社区:赤壁桂花香,社区养老情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小议学生问题行为原因与分析
小议学生问题行为原因与分析【摘要】:学生问题行为主要是指那些妨碍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影响其智能发展或者给家庭、学校、社会的正常分活带来烦或威胁的行为【1】。而往往导致中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
青少年当如何传承传统美德
青少年当如何传承美德传统美德的确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这是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遵循的东西,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荣耀。直至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班委总结
班委总结亲爱的师兄师姐、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班的易班联络委员***。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一年里面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班委民主评价表中有看到同学说对这个职位工作不是很了解,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介…
班委连任竞选演讲
班委连任竞选演讲亲爱的师兄师姐、同学们:大家好!一年一度的班委竞选又开始了,很高兴能够再次站在这个讲台上参与竞选,参与竞选的还是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希望我能有机会再次与你们共事为同学们服务。首先,…
东北学子三下乡:树立脱贫攻坚典范,推助全面小康波澜
大学生网安阳9月6日电(通讯员肖钰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2020年8月16日,东北大学…
脱贫攻坚----探索石井镇技术扶贫决胜之年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减贫新信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
给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
亲爱的我:你好!十年过去了,你还好吗?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要了解一下你的情况。首先,我很好奇你现在的情况。我先想象一下,你在该奋斗的年纪努力奋斗着,读完了四年的本科,在这四年过着充实的生活,交…
疫情居家辅导心得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包括我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对此,岭师做出了一种特别的社会实践方法,那就是线上辅导。一开始,我对于这种辅导方式很不习惯,我相信很多学…
“暖心助‘疫’”,我们在行动
在全面抗击新型肺炎的稳定之际,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秉承我校历年来优秀的三下乡活动经验,2020年8月1日,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暖心助‘疫’”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张德禄老师的带领下顺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于今年1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正式打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