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东北学子三下乡:树立脱贫攻坚典范,推助全面小康波澜

来源: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肖钰珊

大学生网安阳9月6日电(通讯员 肖钰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2020年8月16日,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赴红旗渠庙荒村社会实践团前往林州市黄华镇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该团队以学习脱贫模范,助力全面小康为中心思想,深入在短短几年内摘帽脱贫并荣获“河南省最美乡村”美誉的脱贫模范村——庙荒村,思考并探求其高效脱贫的原因,聆听脱贫之路上的故事,在广大民众中推广宣传,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走进红旗渠,体悟脱贫攻坚战中的红旗渠精神

当天上午,实践团队来到红旗渠纪念馆,了解庙荒村的历史环境,同时认识庙荒村所依傍的伟大红旗渠的诞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过五个主题展厅,了解红旗渠诞生的前因后果。讲解员讲述的一个个令人动容的真实故事,如大旱年间一儿媳因误洒公公两天一夜担来的水愧疚难当而上吊自尽、修渠过程中“李改云”女子突击队每日奋战于山崖凿石造渠等等,让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上世纪林州人民用水的艰难,以及十年造渠期间林州人民的艰苦奋斗历程。而“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十年的造渠过程中,更是如今脱贫攻坚战中各级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

图为纪念馆讲解员为团队讲解红旗渠的历史。通讯员 肖钰珊 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更好地体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实践团冒雨登上红旗渠。队员们在大雨中跋涉数个小时,在衣裤都被打湿的情况下,忍着饥饿跋涉至午后两点才成功下渠。东大学子用自己冒雨登渠的实际行动,将在纪念馆内学习到的精神传承落在了实处,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了林州人民修筑红旗渠的艰苦卓绝。简化为十六个字的红旗渠精神,正如习近平书记所言,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值得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践行,值得亿万华夏儿女一脉相传。

图为团队成员在红旗渠上的跋涉掠影。通讯员 肖钰珊 摄

乡村脱贫既要“止血”还要“造血”,需要产业做支撑

经过短暂的休息整顿,团队前往庙荒村进行实地调研。与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接洽后,团队来到了位于村委会二楼的庙荒村脱贫攻坚工作图片展厅,“自从我们村摘帽脱贫后,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工作单位和实践团队就络绎不绝。暑假高峰期时,一天要接收好几个团队,所以村里安排了专门的场地和工作人员进行接待。”展厅讲解员解释道。

讲解员为实践团队细致地介绍了庙荒村最初积贫积弱、环境恶劣的历史背景,讲到了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村干部与村民的大胆改革与艰苦奋斗、党中央强有力的扶贫政策、红旗渠给庙荒村带来的精神力量与物质财富,以及省市领导人对庙荒村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愿景。在后续的访谈中,庙荒村的郁书记向实践团队介绍道:“村里先后有85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持脱贫、社会保障脱贫、光伏兜底脱贫等一些方式成功摘帽,总脱贫人口达135人。” 并向团队讲述了脱贫过程中庙荒村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一字一句之中,感慨万千。

此外,实践团队了解到,近年来庙荒村大力发展共建村集体经济,向政府申请了专项扶贫资金,先后通过建设小型光伏电站、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打造“幸福庙荒”特色民宿和“渠畔人家”特色乡村旅游等产业,造福贫困户和全体村民,助推庙荒村的增收致富工作。为了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庙荒村还注册成立了“幸福庙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渠畔人家”特色民宿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的管理和运营,鼓励村民入股。时隔不久,以“创客基地”为建设主体的河南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也落户庙荒村,该项目建成后,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达15万元。

图为庙荒村中街景。通讯员 肖钰珊 摄

“这国家的政策好呀,咱村干部也上心,带着俺们大干了一场,现在这日子才好过了。”在千年皂角树旁下棋的大爷手摇着蒲扇,向实践团队娓娓道来。走在整洁宁静的石板路上,一边是汩汩流动的红旗渠水,一边是竹林掩映的农家小院。庙荒村如今的靓丽形象,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的贫困,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庙荒村人在脱贫之路上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村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全村人民大力改革,创建全新的“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管理运营,通过电商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在政策扶持下帮助贫困户大幅创收,最终全村高效脱贫。

图为团队成员来到庙荒村村委会调研。通讯员 张祚尧 摄

庙荒之“妙”,正如林州市委书记王宝玉所说:“发扬红旗渠精神,从实际出发勇拓发展新路。”以红旗渠精神为底色的庙荒村,在党中央脱贫政策的有力扶持下,在村干部身体力行的辛苦耕耘下,在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初心引领下,得以成功摘帽脱贫,走在了黄华镇乃至中国乡村发展的前列,其华丽蜕变背后的个中缘由,值得广大学子认真剖析学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00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探索的红色课堂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一本无字的书,每一寸红色土地都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大井朱毛旧居,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更承载着无……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旗下,井冈山上的生命之光——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井冈山,这座承载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山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近日,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有幸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走进小井红军医院,亲身感受那段……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

《实事求是闯新路:八角楼革命旧址现场教学实践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井冈山的八角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作为一名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的成员,……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基因代代传

晨光微曦,山川静默,红船行处,故事新说。红军的一天,从急行军的号角开始,脚步踏破黎明的寂静,汗水浇灌信念的田野。草鞋破旧,意志如钢,穿越历史的长廊,每一步,都是对自由的渴望……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井冈山精神颂:红色足迹与记忆

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英……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赴赤壁“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开展暑期学习锻炼活动

为持续加强“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凸显校地共建的特色优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基层实践紧密结合,让理论的种子在广袤的基层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024年7月,湖北第……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景再现三湾史,改编精神永流传

在翠绿的井冈山脚下,一抹红色的火焰在青年学子心中熊熊燃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红船行红色文化宣讲团,踏上了这片孕育了无数革命传奇的土地,他们的心中,装着对历史的……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红船行志愿服务队小分队深入桂花树社区:赤壁桂花香,社区养老情

在炎炎夏日,我踏上了前往湖北省赤壁市蒲纺工业园区桂花树社区的旅途,心中满是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社会基层治理的浓厚兴趣。此行,我有幸在社区党委副书记姜鑫的引领下,深入调研了桂花树…… 张和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青少年当如何传承传统美德
青少年当如何传承美德传统美德的确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这是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精髓,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遵循的东西,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荣耀。直至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班委总结
班委总结亲爱的师兄师姐、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班的易班联络委员***。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在这一年里面对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班委民主评价表中有看到同学说对这个职位工作不是很了解,在这里我想跟大家介…
班委连任竞选演讲
班委连任竞选演讲亲爱的师兄师姐、同学们:大家好!一年一度的班委竞选又开始了,很高兴能够再次站在这个讲台上参与竞选,参与竞选的还是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希望我能有机会再次与你们共事为同学们服务。首先,…
安徽学子采访92岁高龄抗美援朝老兵王景和:英雄本色存天地,赤子丹心犹凛然
一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一座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一曲用鲜血浇灌的永恒凯歌。红色革命时代似乎已经渐行渐远,但无数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的身影却在悠悠时光长河中永不磨灭。在阜阳市王店镇红庙村里,这位已…
脱贫攻坚----探索石井镇技术扶贫决胜之年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减贫新信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
给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
亲爱的我:你好!十年过去了,你还好吗?我写这封信的目的是想要了解一下你的情况。首先,我很好奇你现在的情况。我先想象一下,你在该奋斗的年纪努力奋斗着,读完了四年的本科,在这四年过着充实的生活,交…
疫情居家辅导心得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包括我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对此,岭师做出了一种特别的社会实践方法,那就是线上辅导。一开始,我对于这种辅导方式很不习惯,我相信很多学…
“暖心助‘疫’”,我们在行动
在全面抗击新型肺炎的稳定之际,为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秉承我校历年来优秀的三下乡活动经验,2020年8月1日,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暖心助‘疫’”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张德禄老师的带领下顺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现多起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于今年1月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正式打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
线上辅导心得体会
线上辅导心得体会姓名:李秋霞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与规定,岭南师范学院于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在线教育辅导万人志愿服务活动。而我很荣幸能够参加到此次活动中。这次活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