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里头有感——发展在创新,传承在自信

来源: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二里头文化资源调研队 作者:王新玉

我是7月17号正式加入二里头文化资源调研队的,一开始我是想出去找个工作锻炼一下自己的,但是因为疫情一直没有出去,在一次聊天中,组长问我是否愿意和老师一起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采访一下工作人员,因为疫情原因,外省的同学无法和老师一起去实地采访,需要一些洛阳本地的学生,当时想着:反正现在一直在家,不如就和老师一起去采访,还能去参观参观博物馆,学到一些东西。后来组长告诉我那不如直接加入我们调研队,一起做二里头文化资源的调研,当时心里还有不少顾虑,我怕自己进去跟不上她们的节奏,随后组长详细地为我介绍了目前的进程,打消了我的顾虑,正式加入了调研队。

刚加入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点什么,翻看着之前的聊天记录,感觉自己有点难融入进去,但是在和调研队成员一起开完会后,我清楚了自己目前的任务,对于不懂的地方及时地向别人询问,慢慢地融入了团队。此次的实践活动也给了我很多新的体验:第一次和老师一起采访、第一次写外宣、做海报等等,外宣的稿子不断地修改,但是自己收获了很多,充实了我的假期生活。

7月22号上午九点到达了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老师碰面后就一起进入了博物馆内,找到了提前对接的工作人员,在会客厅展开了采访。在问到博物馆目前的学术研究领域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夏博刚刚成立不到一年,馆内年轻人较多,在学术研究资历上与其他研究单位相比沉淀较为不足,但是年轻有年轻的好处,做研究比较积极主动,参与热情度也很高。是的,年轻人的加入可以为博物馆注入很多新鲜血液,各种不同的思想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早上在乘车前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时,发现去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公交车很少,一般是两个小时或者更久有一趟公交,在向博物馆工作人员反映后,他们告诉我们因为疫情,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急剧减少,所以减少了公交车的数量,等疫情结束后会增加公交车的数量,方便游客的到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游客去参观博物馆都是为了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放松一下心情,如果因为乘车问题而破坏了他们参观的兴趣则得不偿失,便捷的交通对一个地方的旅游发展会有很大的助推作用。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在今年上半年还遇到了疫情,但是博物馆也迅速做出了调整,在网上推出虚拟博物馆,游客可以通过公众号或者网站进行游览,还可以选择语音导览服务,对整个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有更深入的了解,游客在家就可以游览整个博物馆,并且可以参与一些小游戏的互动。

下午去到了遗址公园进行采访,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挖掘队成员基本每天都在遗址这边工作,只有在下雨、下雪的时候有休假时间。我们去的时候刚好下雨,所以没有看见在遗址上进行挖掘工作的挖掘队成员。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遗址公园的开发处于初期,在遗址上,游客可直观看到的建筑不多,以学术研讨为主,目前园内主要包括古伊洛河故道模拟复原展示工程、道路系统工程、宫殿区及井字形道路保护展示工程三部分。

在工作人员带我们到一号宫殿进行参观时,我被震撼到了:一号宫殿平面略成正方形,东北处向内凹进了一个角,基址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建筑是由主体殿堂、庭院、四周的围墙及回廊等单位组成,该基址是目前发掘十余座宫殿建筑基址中面积最大的一座。一号宫殿的整个夯土土方总量达2万立方米以上。有学者推测,如果每人每天夯筑0.1立方米,也是需要20万个劳动日的。再加上设计、测量、取土、运土、垫土、筑墙、盖房等多种工序和后勤、管理等环节,所需“劳动日”和“劳动力”有百万以上。所以整个建筑可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此外,在二里头遗址上,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大路最宽处20米左右,相当于现代的4车道公路;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车辙,这在东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古人对于宫殿的地势选择非常的有考究,一号宫殿是一座建立于大型夯土台基之上的复合型建筑,台基面大体平整,高出当时地面0.8米,遗址公园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因为偃师整体地势不是很高,以前发生过一次洪水,偃师很多地方都被淹没,一号宫殿虽然靠近当时的古伊洛河,但是却没有被淹没,听完以后,我内心一直在感叹古人的智慧,他们对于宫殿位置的选择非常的考究,不是随随便便就建立的,在参观完一号宫殿遗址后,让我对本来在博物馆看见的平面的宫殿复原图有了更立体、更直观的认识。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之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通过此次调研活动,使得我对二里头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也有了新的认识。在参观博物馆文创商店后发现目前博物馆销量较好的文创产品集中在一些小物品上,很多游客只是在文创商店看一看,这一现象也让我意识到在打造文创产品的时候,需要深入市场环境,了解游客的需要。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拥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在开发文创产品的时候,需要把每件馆藏文物独特的历史文化符号提炼出来,进一步地深入挖掘和创作,把古代文物与现代生活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些有趣、有用、艺术性强的创意产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智启田园:日照农户的智能农具挑战与展望

在日照这片充满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土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农户对当前智能农具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能农具促发展

在了解了日照农业发展情况后,队员又进行了新的调查。在新的一次调查中,队员到农村地区去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访谈,了解日照农户们目前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和目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农业赋能 助力粮食增收

近期,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深入乡村,调研当地农户对智能农具的看法及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智能农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日照农户拥抱智能农具:革新生产,迎接未来农业

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的广袤田野上,一场由智能农具引领的农业革命正悄然兴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业技术逐渐渗透到农户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解决了诸……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赋能日照农业

科技是乡村建设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保障。科技的发展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农村,探索新的农业经营形式和农村治理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科技下乡,慧农同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农具逐渐走进了农村的生产生活。为了深入了解日照地区农户对智能农具的接受程度以及他们目前面临的具体问题,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在刘兆宇老师指导下……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日照农村:智能农具与农户心声的探索之旅

夏日炎炎,曲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于2024年8月8日前往日照市农村地区深入实践,他们此行目的,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农户们对智能农具的看法……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

为了解农村地区对智能农具接受程度和生活生产问题的任务,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技助农,创新“慧”农实践队举办了以“访农问俗知民情,智耕试种知稼情”的主题活动。通过发放调查问…… 马昕莹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暑期实践黄河文化宣讲队
黄河文化的内涵:所谓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又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递希望,助力大盛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递希望,助力大盛为响应中共中央“大学生应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长之路”的号召,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学子们在2020年暑假成立了“化学致用,学至大盛”教育关爱服务团,在9月1日到9月3…
产教融合,区域创新—成都理工大学学子走进宜宾科创城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郭骋、朱麒蕊、刘雨萱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判断既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主攻方向。而…
区域产教交叉融合 共建创新生态环境——成都理工大学暑期实践队与你一同走进国家级新能源动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吴洙慧肖雅郭骋讯随着清华大学与四川宜宾市签署校地合作协议,有长江首城之称的四川宜宾,正迎来创新资源的密集落户期——短短3年来,这里已先后与18所国内高校签署战略协议,落户高校11…
没有付出,何谈收获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学校整个学期都没有正式开学,一直是通过网络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今年夏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也只能通过云组队的方式进行。我还记得当时我们调研队负责人问我对“二里头文化资源”这个调研…
“西部之光”筑梦小队实践纪实(三):纸飞机飞向温暖,踢足球凝聚真情
8月6日,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西部之光,筑梦小队和残疾人服务站的老师以及残疾人学生在教室中开晨会。在会议中,老师们对前几日表现好的同学进行鼓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指正他们的不足。在结束活动…
助力疫情防护,为行人谋便利
8月15日清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南省长沙市个人实践队张耀云动身前往长沙市火车南站。作为一名“和谐号”高铁志愿服务联盟的志愿者,他正在长沙市火车南站参加站内志愿服务活动。上午八时,所有志愿者到齐…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人们措手不及,经济发展遭到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学业也不能正常进行。但疫情虽严峻,我们求知的步伐却不能停止。大一下学期我通过线上会议的方…
聚焦农业发展,绽放青春风采
聚力三农问题,精准脱贫攻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聚焦农业发展,也是作为一名农业大学的学生的责任。前几天的大雨将田地里的庄稼冲得东倒西歪,很多已经被剥夺了成长的机会。面临着面目萧条的景象,…
“相约工大,逐梦远航”暑期社会实践队|Python、微信公众号、学长学姐札记
“相约工大,逐梦远航”暑期社会实践队|Python、微信公众号、学长学姐札记为了丰富同学们因疫情原因长时间居家的暑假生活,帮助大一新生们学习新的知识技能。“相约工大,逐梦远航”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线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