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访地标建筑,感悟建筑文化------上海外滩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 作者:探古通今寻根知新

8月30日至8月31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探古通今寻根知新”团队以“走访地标建筑,感悟建筑文化”为主题来到上海外滩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上海这座城市,将自己的辉煌灿烂交付于外滩和陆家嘴,而把自己的温柔细腻全部隐藏在庭院深深的洋房和弄堂之中。而武康路就是这样一段永不褪色的上海梦。在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中,武康路也许是最具个性的。她的南北连接了沪上两条最繁华的马路,却奇异地保持着其独有的神秘和宁静。在武康路上漫步,你完全感受不到城市车水马龙的喧闹,片刻间能让一颗躁动的心完全安定下来。走进武康路,仿佛走进了悠长的“时光隧道”,花瓶形的阳台、红色的木质百叶窗、宽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顶。细节里无不透露出地中海式、意大利式、法式或英式建筑的影响,却并不刻意彰显那份气度,显得低调而又从容。

武康大楼这座地标式建筑是徐汇区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这座公寓由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请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远观武康大楼,犹如一艘缓缓驶入上海滩的巨轮,它的三角形造型楼体停驻在不规则的交叉路口。公寓楼高9层,底层的拱门犹如罗马斗兽场般,栅栏阳台被誉为罗密欧阳台,还有红砖,这一切元素都构成了这座大楼让人心醉的缘由。这里曾是多位文化名人的居所,如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赵丹、吴茵、王人美、孙道临和王文娟夫妇等都曾在此居住。现在这座公寓里除了老住户,也有一些年轻的白领,或是对于老上海情节情有独钟的人入住。此外,这里更是文艺青年街拍的圣地。这里也被称之为武康大楼的标志。如果你对建筑感兴趣的话,那这里你一定要来哦!

经过武康大楼,沿着武康路往北散步,在泰安路路口附近,就会见到「老房子艺术中心」 这栋建筑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是当年许多教育出版界人士聚会的地方。后来在1932年由蔡元培、吴稚晖在此创办上海国际图书馆(中国第一家国际图书馆,后于1937年迁往北京)。这里只有两个楼面开放,定期会有画展摄影展。一楼有上海老房子模型的展示。二楼的墙壁挂着徐汇区部分老房子的摄影照片。徐汇区是上海老房子比较多比较集中的一个中心城区。故其中部分老房子,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即便在全市范围内,亦是举足轻重、名列前茅的。而老房子艺术中心所在地,其本身便是一座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价值的老建筑——大名鼎鼎的原民国二号人物黄兴故居。加之保护修缮有方,十分完善地还原了其经典的本来面貌。在老房子里展览老房子,实在是太锦上添花了。真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离开老房子艺术中心,继续往前走会来到武康庭,快走到这里的时候会发现路上的行人明显多了起来。武康庭主要由两栋楼构成,前面红砖洋房是民国时期外交官的宅邸、后面白色楼房则是以前上海仪表局的办公楼,里面集合画廊、餐厅、酒廊、商店和花店。平常这里人不多,在周末及天气好的春秋两季,武康庭里的各家餐厅一位难求。

接着往前走,快走到湖南路的时候会来到巴金故居。这栋洋楼建于1923年,由一栋主楼、两栋小辅楼和一个花园组成。这里曾经是苏联商务代表处,巴金则是在1955年入住,居住时间长达40年。据说当年刚刚搬来时,巴金的夫人萧珊曾觉得房间里光线暗,而巴金偏爱院里几棵广玉兰,便住了下来。如今故人已逝,玉兰树却依然高大茂盛,开花时节,庭院里一片清芬。

这条长达一千米的老马路,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在武康大楼而止,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在这个季节里,显得格外的妩媚多彩。

富有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的武康路,只要你懂点历史和人文,那就能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色彩,还有一些文化名人生活过的痕迹。武康路沿线上的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的老建筑,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在这里总能遇见很多外国人,当然,也有不少中国的游客。

这里有很多名人旧居,遗憾的不少的建筑如今都是私人或者单位拥有,并不对外开放,比如黄兴故居等。当然也有一些如今成为了展览区域,可以免费去游览,街边也有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咖啡厅和商店。有时候带上一份好心情,就能待一个下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97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盘绘画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云支教之武侯诸葛孔明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线上游西安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肩扛担当,胸怀感恩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的重要性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篮球基础球性训练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走访地标建筑,感悟建筑文化-------内乡县衙
8月25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探古通今寻根知新”团队以“走访地标建筑,感悟建筑文化”为主题来到内乡县衙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衙官署衙门,国内第一座衙门类…
青春筑梦三下乡 法学院学子勇担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当下我国疫情发展,2020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正紧锣密鼓的进行。德州学院法学院学子踊跃报名,积极投身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法学院志愿者们通过走访当…
深冬终见春
岁末年初,寒风未深。广东天气吻过夏天似的,仍未有寒意。暖阳下的我们,欢心雀跃,欢迎着新春将至。殊不知,一场席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在沉默无声中酝酿,风雪来临前爆发。疫情攻坚战从此拉开了帷幕…
春天不会遥远
岁末年初,寒风未深。广东天气吻过夏天似的,仍未有寒意。暖阳下的我们,欢心雀跃,欢迎着新春将至。殊不知,一场席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在沉默无声中酝酿,风雪来临前爆发。疫情攻坚战从此拉开了帷幕…
春终将回来
岁末年初,寒风未深。广东天气吻过夏天似的,仍未有寒意。暖阳下的我们,欢心雀跃,欢迎着新春将至。殊不知,一场席卷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疫情,在沉默无声中酝酿,风雪来临前爆发。疫情攻坚战从此拉开了帷幕…
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慢慢没那么严重了,人们开始上街、工作…
三下乡感悟:凝聚青春力量,砥砺支教之行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向贝迪)相遇:故事的开始与硒行的初遇还是在大一刚开学,有一位学姐向我介绍硒行,回忆她的支教时光。夏日的绿荫下,她的脸上满是骄傲与怀念,她的笑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硒行这…
三下乡感悟:付出辛勤汗水,收获爱与感动
夏日炎炎,野三关那连绵不绝的山也挡不住那骄阳似火的热浪。我们硒行人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来到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开始了我们的支教服务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支教生活的第三天。我与班上的同学们也渐渐地…
公共管理学院“疫情下基层社区应急能力”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院“疫情下基层社区应急能力”社会实践来源:青春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内容概述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新冠疫情是对社区应急能力的大考验。在疫情中,有的社区经受住了考验,有的…
再续前缘三下乡——他活成了光束,照亮世界了的犄角旮旯
大学生网报9月5日电(通讯员何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硒行志愿服务队于8月1日正式开始在线云支教——情暖恩施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五期队员杨帅选择坚守岗位再入六期硒行。寻常说到“坚守”二字,不禁会使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