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为实切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20年8月8日,南京医科大学“乘风破浪的高考生”暑期实践队成员杨霖与当地高考生李唯一前往成都盖碗儿梨园和四川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感受戏曲演出、文物展览与采访调研,了解当今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锻炼社交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文化的传承发展。
暑期已将近一半,在三伏天的炎炎夏日,内心同样热诚的实践小队带着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开始了第一天的活动。
走进梨园,铺面而来的就是一个股浓浓的古典气息,一张不大的戏台,台下是几十把整齐有序的竹椅。品着唇齿留香的盖碗儿茶,随着笛琴锁啦的吹拉敲打,艺术家们各个登台亮相。欣赏完演出后,实践队走进后台找到了梨园的老板即梅花奖获得者李萍老师,共同探讨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刚开始老师并不愿意接受私人的采访,但在实践成员真诚的邀请下,老师便破例愿意以录音的形式接受。采访过程中,老师越讲越有兴趣,话题越来越衍生,整段访谈的气氛是逐渐活跃的。
在访谈过程中,老师简要讲解了川剧的历史和特色,并特别强调了川剧改革创新的问题。老师提到,川剧在不断融合其他戏曲的元素,并且创作出了许多现代戏如《江姐》等,灯光、舞美、乐器(融入西洋乐器)等都在创新。正是这样的改革才能让它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才能更吸引人。老师还提到,现在有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剧场来欣赏传统文化,而且年轻的观众越来越多,这说明川剧在这个时代迸发出了青春的活力。第一天的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感受了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深度了解到它背后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梨园采访川剧艺术家李萍。
实践小队来到了四川博物馆。尽管艳阳高照,但游客是络绎不绝,特别以小朋友居多,稀奇有趣的文物典藏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展馆内时不时传来稚嫩的惊叹声。实践队成员在馆内对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采访。其中,在传统文化体验和创新的问题上,工作人员谈到了许多博物馆的现状。比如,博物馆会定期开设蜀绣纺织、书画、陶艺体验课,在中秋节等传统佳节时会举办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博物馆还创办了文创馆实体店与线上淘宝ID,现在正在申请张大千的文创ID,并且举办了川博文创杯;在微信公众号上他们也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让公众深入了解文物身后的故事。在对游客的采访中,游客均表示很赞同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方式,并且很愿意参加各类活动。这一天的活动里,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到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在传统文化保护创新方面下的苦心思和民众的肯定和期待。
图为实践队员在博物馆采访游客。
第三天,实践小队在家整理了采访稿、音频视频和照片,并将活动记录了下来,以不同的身份思考交流,写下心得体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3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