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

来源: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作者:杨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为实切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20年8月8日,南京医科大学“乘风破浪的高考生”暑期实践队成员杨霖与当地高考生李唯一前往成都盖碗儿梨园和四川博物馆展开实地调研,通过感受戏曲演出、文物展览与采访调研,了解当今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状,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锻炼社交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助力文化的传承发展。

暑期已将近一半,在三伏天的炎炎夏日,内心同样热诚的实践小队带着兴奋又紧张的心情开始了第一天的活动。

走进梨园,铺面而来的就是一个股浓浓的古典气息,一张不大的戏台,台下是几十把整齐有序的竹椅。品着唇齿留香的盖碗儿茶,随着笛琴锁啦的吹拉敲打,艺术家们各个登台亮相。欣赏完演出后,实践队走进后台找到了梨园的老板即梅花奖获得者李萍老师,共同探讨传统文化背后的意义。刚开始老师并不愿意接受私人的采访,但在实践成员真诚的邀请下,老师便破例愿意以录音的形式接受。采访过程中,老师越讲越有兴趣,话题越来越衍生,整段访谈的气氛是逐渐活跃的。

在访谈过程中,老师简要讲解了川剧的历史和特色,并特别强调了川剧改革创新的问题。老师提到,川剧在不断融合其他戏曲的元素,并且创作出了许多现代戏如《江姐》等,灯光、舞美、乐器(融入西洋乐器)等都在创新。正是这样的改革才能让它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才能更吸引人。老师还提到,现在有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剧场来欣赏传统文化,而且年轻的观众越来越多,这说明川剧在这个时代迸发出了青春的活力。第一天的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感受了戏曲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深度了解到它背后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队员在梨园采访川剧艺术家李萍。

实践小队来到了四川博物馆。尽管艳阳高照,但游客是络绎不绝,特别以小朋友居多,稀奇有趣的文物典藏吸引着他们的目光,展馆内时不时传来稚嫩的惊叹声。实践队成员在馆内对工作人员和游客进行了采访。其中,在传统文化体验和创新的问题上,工作人员谈到了许多博物馆的现状。比如,博物馆会定期开设蜀绣纺织、书画、陶艺体验课,在中秋节等传统佳节时会举办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博物馆还创办了文创馆实体店与线上淘宝ID,现在正在申请张大千的文创ID,并且举办了川博文创杯;在微信公众号上他们也不定期发布原创文章,让公众深入了解文物身后的故事。在对游客的采访中,游客均表示很赞同博物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方式,并且很愿意参加各类活动。这一天的活动里,实践队成员了解了到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在传统文化保护创新方面下的苦心思和民众的肯定和期待。

图为实践队员在博物馆采访游客。

第三天,实践小队在家整理了采访稿、音频视频和照片,并将活动记录了下来,以不同的身份思考交流,写下心得体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3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才女 华而不张

2019年7月12日,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有幸采访到了研究员级高级工艺师勇淑英老师,在与勇淑英老师的谈话过程中不难感受到她的耐心与细腻,通过这一采访,队员们也懂得了什么叫做精益求精,……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心得

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兴奋与劳累中终于画上了句号。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我们参观博物馆,探索紫砂壶的历史回忆;采访从业者,了解紫砂壶行业的发展与传承;……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博物馆中知紫砂

2019年7月11日上午十时许,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探寻紫砂壶工艺非遗文化小分队抵达江苏无锡宜兴市丁蜀镇,在中午稍作整顿之后,下午两点小队成员前往中国紫砂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风雅一角……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范家壶庄寻壶迹

7月1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赴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参观范家壶庄。范家壶庄是由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先生创办的。范氏家族从清朝乾隆年间即开始在西望村扎根做紫砂……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寻访江南 问壶西望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访了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西望村是中国紫砂第一村,村中80%的居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几乎可以说“人人会制壶,家家都弄陶”。村庄街……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解读一代宗师顾景舟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材料与物理学部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一行7人,奔赴江苏无锡,启动为期10天的“走访非遗寻找匠人精神”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团抵达中国紫砂博物馆,重……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紫苑秀心

为深入了解紫砂文化精神内涵和对优秀的传统工艺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矿业大学“源行远”文化传承实践团于7月13日前往江苏宜兴陶瓷博物馆对研究院级美术大师勇淑英老师进行了采访。工作中的……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中矿大宜兴实践 访陶知 知陶识

崔老师关于紫砂文化及其发展为队员进行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一种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财富。而宜兴紫砂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具艺术魅力…… 源行远 中国矿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最新发布

留梦守心之行,一路向阳之旅
岁月总是在飞快地流逝着,相聚和离别只是匆匆一瞬,随即埋藏到记忆的深谷,可一份无私的爱和一段无法被时间吹走的故事,会在人的记忆深处,难以忘却。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
安徽学子三下乡:直击谣言霸凌,改善校园环境
为了填补国内关于谣言霸凌的学术研究空白,促进形成积极正面的校园文化氛围,8月5日至8月14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论“谣言霸凌”的社会反馈机制团队成员开展了为期近两周的访谈调研活动。团队负责人…
湖南师范大学学子就农村健康传播问题赴新宁县一渡水村开展调研
8月2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新传院赴团山湖村,插柳村,一渡水镇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一渡水村小分队就农村健康传播,采访了一渡水村村委会。村委书记李文达给队员们介绍了一渡水村的健康扶贫情况,并给队员们查阅…
支教留梦守心,“小火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是一件很有情怀的事情,支教更是,用一次不长不短的时间去做教育,给留守的孩子带去光芒,带去我们的世界。转瞬间,来到十堰市张湾区已经十多天的时间了。七月底我和其他几名队员一起坐着飞机,乘着高铁…
情在今夏,意在永远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支教服务队的成员们在火车上颠簸了十几个小时,既疲惫又兴奋,既漫长又过得飞快,既有欢声笑语又有精疲力竭。在对支教生活的无比憧憬和期待下,我们八小只服务队成员来到了湖北十…
深入脱贫乡村,感受中国力量
为贯彻落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广阔舞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为代表建立的“三下乡”实践团队,而我作为其中一员,…
支教之旅,感恩相遇,收获成长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就对我个人而言意义非凡。以前总把支教想的十分神圣美好,可是,当自己亲身经历后,支教里面的个中滋味才能真正品味。我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湖北十堰的。在支教之前,我无数次设…
“同住地球村 共享大自然”——南师大电自院“WSPA亚太驻NNU指挥部”暑期社会实践
WSPA亚太驻NNU指挥部的队员们放弃原本呆在空调房的轻松生活,顶着烈日和近40℃的高温参与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抱怨、没有偷懒,怀着对小动物的喜爱与保护之心完成了此次活动。由于队员们分散在各地,所以…
天津学子三下乡:聚焦脱贫攻坚,助力产业扶贫
天津学子三下乡:聚焦脱贫攻坚,助力产业扶贫2020年2月5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
梦想随支教启航
时光飞快的流逝,往事在记忆中逐渐斑驳,曲终人散后,离开的离开,忘记的忘记,然而最好的旋律,深深的留在了记忆和脑海中,伴着青春留在了岁月深处。有一种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