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的队员来到了昙华林拜访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的篾扎风筝传承人陈士荣,探寻篾扎风筝的奥妙。
篾扎风筝大师
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风筝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这对后来的滑翔机和飞机的发明起到了重要的灵感作用。风筝的历史久远,风筝的发展对信息传递、现代军事的发展、娱乐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现代人的重要文娱活动之一,有很强的人文价值。
七旬老人陈士荣出生于一个工匠之家。爷爷是箍匠(专门制作脚盆、木桶等),经常和竹条、铁丝打交道。在爷爷的影响下,陈士荣从小就开始学扎灯笼,上小学时又喜欢上了画画。“这些对陈士荣以后做风筝都提供了很多帮助。
来到陈士荣老师的家中,当问到陈老师的工作室在哪里时,陈士荣老师指了指后面的门,原来卧室就是陈士荣的工作室。只见小小的卧室里,除了一张床、一台缝纫机外,大部分空间被大大小小的箱子占据。“箱里都是风筝。”他笑着说。
图为非遗传承人陈士荣老师为我们展示他的京剧脸谱风筝。 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在风筝中不断创新
第一次创新是陈老师制作的风筝工艺作品融入了现代的工笔画技艺,加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神话传说人物,京剧脸谱等传统元素,使风筝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工笔画技艺让画出的人物更加形象立体,京剧脸谱上的线条也更加清晰,直观,风景上的颜色更久鲜明。”陈士荣说。
第二次创新是在制作风筝的材料上,首先用到的颜料是丙烯颜料,以前画图用的国画颜料易褪色,且对人体有害,颜料不易保存,这个丙烯颜料刚好解决了这几个问题,遇水不褪色,颜色种类多样,颜料不会干,易保存,同时还会用马克笔对菱形风筝上的国粹京剧里面的人物进行绘色,带有一点卡通的意味,颜色更鲜明,人物的性格,形象也表现的淋离尽致。
还有一个就是风筝骨架,“我用的是别人废弃的凉席,竹床,捡回来进行高温消毒,放置一段时间,使里面的糖分,水分蒸发,后进行加工,有了一定的柔韧性后,进行检测是否合适做骨架,在骨架卡扣上,因为每一个风筝大小规格不一样,它的卡扣也会不一样,我日常用的就是易拉罐上面裁剪下来的铝丝,因为铝丝不易腐蚀易保存很长时间,且可塑造性强,可做很多内型的卡扣,也可以用塑料管,废弃的铜管等等”陈士荣说。正是这么多的细节上的创新,使陈士荣的风筝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出现了越来越多好的风筝作品。
第三次创新就是多人运作风筝,“在一次比赛中我突发奇想,看能不能三个人同时操作一个大型的龙风筝,中间的人不动,两边的人摆动龙头龙尾,使龙在天上翱翔的神态可以十分逼真的表现出来。”同时他认为创作了多人运作风筝,也增加了放风筝的模式,增加了人们放风筝的体验。
图为陈士荣老师向我们测试他的风筝支架的性能。 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在困难中不断前行
当问到制作风筝的困难时,陈士荣这样回答道:“困难肯定是有的,就是我在创作了可拆卸式风筝后,在骨架的链接点需要有一个卡扣把他们连接起来,拆卸时可以折叠,这个卡扣呢市场卖上都是均码,它的要求只有风筝能飞起来就行,但我创作的很大超重风筝,大型风筝都是需要自己去找卡扣,材料还是从生活中自己去找,去发现。”陈士荣坦言每一次做风筝更像是一场探险,他很享受这个过程,只有克服了重重困难,才能得到他自己满意的作品。同时陈士荣希望当代年轻人可以选择放风筝来增加自己的体魄,强身健体,如果是父母携带儿女一起放风筝,就是增加家人们之间的感情,在放风筝的过程也放松了人们的心情。
“我也收过很多徒弟,有的是当时一起在文工团工作的收的徒弟,有的是下岗的徒弟,有的是90年代靠这个吃饭的徒弟,非遗传承在国内都是非常危险且边缘化的,但我的孙子孙女都可以作为我的传承人”陈士荣认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在国内的处境仍不容乐观,许多优秀的传统手工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
图为队员与蔑式风筝非遗传承人陈老师合影留恋。启为创新团队- 樊汉奇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1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