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师大学子对话一线教师:立足德育,用爱助苗成长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杨溢冲

安徽师大学子对话一线教师:立足德育,用爱助苗成长

安徽师范大学作为师范类高校,培养输出了众多优秀教师。8月6日至8月15日,该校“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队联系了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友,用线上采访和线下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近距离感知了以德育人的重要性。

班主任相机记录学生日常,笔谈见证师生时光

“要用一颗爱心打动学生。”2000级中文系校友,现任教于芜湖市第一中学的汪贲在谈及教学经验时说。面对众多学生,如何尽可能高效地利用时间,给予学生及时的关怀是汪贲在教学初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后来经过观察和实践,汪贲总结出了两大“法宝”——照片和学生成长记录册。

“我想让孩子们知道他们在所有生活学习中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关注以及关爱中进行的。”汪贲向队员解释道,由于芜湖一中是一所重点高中,所以会有在初中时期成绩优秀的同学进入高中后排名靠后的现象出现,这样的心理落差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打击。于是,汪贲想到平时用相机拍下学生们的日常,和学生分享。到学期末,再为每位同学精心挑选出一张照片,写上寄语送给他们。这样做法让学生们感到温暖和欣喜,极大安抚了学生进入高中的不适情绪。

汪贲又分享道:“教育不能光靠老师去关注学生,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亮点。”成长记录册的建立便是汪贲教育学生“不跟别人比,要同自己比”的具体做法。据汪贲介绍,成长记录册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今天我很棒”、“明天我更好”及“匆匆岁月”。通过这三个版块,汪贲能够用笔谈的形式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及时地发现学生优点,引导学生进行时间规划和反思感悟。

汪贲感慨:“对学生的认可能够激发他们内心对自己的肯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进步,才能保持斗志。”

语文教学新尝试,用心作文巧成书

当寻访队员请2000级中文系校友,现就职于六安市皖西中学副校长的杨曼寄语师大学子时,她在赠与寻访队的个人作品集扉页上写下“立终身学习之志,做长风破浪之人”十四字。

这部作品集名为《漫卷诗词话人生》,“书的出版也是机缘巧合。”杨曼微笑着向队员讲起了此书的故事。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杨曼发现,学生们在面对语文学习时,总是抱有很强的功利心。而不是真正地带有兴趣和热爱地学习语文。“用什么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杨曼十分苦恼。2016年,《中国诗词大会》热播,受此节目启发,杨曼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先通过自己平时对学生们的观察和交流,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再利用闲暇时间写一些平时学生们喜欢读的东西。“对点下笔”,为学生们写专属文章,这样一年多的教学实践,换来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够慢慢潜下心来,从心底主动接受语文教学,愿意去研究和感悟语文中的乐趣与韵味。

“后来我将平时所写的文章收集成册,在母校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帮助下出版了这本书。”杨曼补充道。这是一本书,更是杨曼秉承师大校训,细心教学,用爱育人的成果展现。

陪伴式教育,行动胜于说教

2006级化学系校友胡菊在毕业后选择返乡教书,其所在的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是一座人口不足七万的山城,经济比较落后,许多人为了改善生活条件选择外出打工,因此该县有不少留守未成年人。胡菊任教于该县文峰中学,据家同在霍山县的寻访队队员吴跃然介绍,这所中学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处于留守状态。为了使成为小“候鸟”们在假期也能够受到及时的学业指导和生活关照,胡菊自愿坚持假期留校照顾学生。“‘厚德载物’是我的座右铭。”胡菊老师说,她不喜欢批评学生,更倾向于鼓励教育,“用心陪伴孩子,他们会感受到的”。

寻访队成员还采访了2002级政法学院校友汪园秀,作为安徽省滁州中学的一名老师,汪园秀也十分推崇用无声陪伴代替严厉说教。在当文科班班主任时,汪园秀便以身作则,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提前到班级,风雨无阻。遇到早起提前进教室晨读的学生,还会用手机拍下来在班会课上表扬,久而久之,先前班级常有迟到现象就销声匿迹了。为了帮助班级同学齐头并进,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汪园秀都会引导成绩下降的同学制定计划,并通过每周检查学习资料的方式进行监督。她说:“数学不是我的专项,但我依旧可以用我力所能及的方式督促学生,在他们懈怠的时候拉一把。”

据了解,“薪火相望,廿载又新”校友寻访队在采访了多位投身教育事业的校友后,还将相关德育实践成果结合“三全育人”总目标编写出了两份调查问卷,借助在校师大学生和已毕业师大校友开展了更加深入的调研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7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品味土家美食,宣传特色文化

7月11日,为了了解恩施目前民族特色饮食的销售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土家行志愿服务队来到蒋氏土家菜进行深入采访考察。团队成员首先品尝了特色土家菜,如合渣、腊肉等,成员们赞不绝口。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恩施州博物馆之旅

7月9日,土家行志愿服务队赴恩施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恩施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渊源和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切身体会到了恩施土著“巴人”的由来和恩施地区特色民族文……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感悟每一分经历

7月26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结束了支教旅程,我作为陪伴了这些小孩子两个星期的小老师,其实还挺有成就感的,能够让这些孩子拓展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素质,……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温暖你我,共同前行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进行“暑期课堂”社会实践。身处外地,难免会有些不习惯这里的人和事。其实我还算好的,至少语言想通,沟通不算难事,但是和我一队的其他队……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支教中体味温暖

7月22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的支教旅程已过大半,回顾着我这几天以来的经历,不免觉得有些不真实,仿若过往云烟消散,但内心却有着真实的触动,经过这几天的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独属于我们的回忆

雁过无痕,岁月无声,看着支教生活中的小孩子们,蓦然回首曾经,我们或许也是这样无忧无虑的状态。如今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这份童真,看着他们画笔下的纯粹世界,或是幼稚或是好笑,总归是…… 向林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小孩子的童话世界

7月18日,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设绘画课。小朋友们有着自己的想法,在画画中我也看到了小孩子简单的关系。也许是因为一支画笔,也许是因为一张纸,也许是因为一句“……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下的童真世界

7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在大河镇大红希望小学开展第九天的支教活动,志愿者带领幼儿班的小朋友进行绘画课课程的安排。一听到画画,他们好不快活…… “守望诚信”志愿服务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年力量注入老旧社区改造,开启社区治理新篇章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老旧社区改造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的关键任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一群充满活力与…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

智暖夕阳: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六班开展“AI伴老智慧康养行”系列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老年人口…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河南省优秀应届毕业生评选大会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引领作用,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行2025年河南省…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办“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为深化青年价值引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月30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402会议室举办2025年“校园明星”评选活动,…

青春力量赋能老旧社区焕新,青年提案绘就治理新蓝图

我国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社区占比超35%,普遍存在设施老化、空间不足、居民疏离等问题。以某典型社区为例,60%的小区楼龄超20年,…

最新发布

扶贫助学,用我们的双手撑起爱的绿荫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美德,8月8日新乡医学院三全…
云乡之行,禁毒宣传教育,我们一起前行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青少年法治禁毒宣传教育,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耿耿学子建无毒校园,铮铮之行望社会长安”云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长安队”)2020年8月1日-7日期间与…
薪火相望:教书育人 传“炳辉精神”
薪火相望:教书育人传“炳辉精神”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我不能再像去年暑假那样,离家半月,支教调研。作为安徽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一颗要成为教师的种子,似乎从懵懂进校时就被悄然埋下。会破土发芽有所成吗…
投身社会服务,助力经济发展
为了增强对国情民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8月5日至15日,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星海小分队各队员在各自的家乡投身社会服务,如:志愿者、兼职等,他们积极了解当地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各司其职下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随着春运的步伐又在全国范围蔓延。全国停产,停工,停学,社会仿佛被新冠病毒笼罩在一片阴影之下。人们纷纷在家自我隔离,我们作为在校大…
请试着做自己的摆渡人,因为二十当不惑
作品名称:《请试着做自己的摆渡人,因为二十当不惑》实践主题: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作为00级在校大学生线上寻访00级优秀校友,对话二十年不愿“上岸”的学术初心,在自己二十岁的人生阶段有所感悟。所属…
“‘核’新出击、筑力脱贫”三下乡团队首征墨玉
“‘核’新出击、筑力脱贫”三下乡团队首征墨玉为引导青年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塔里木大学积极响应号召,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基层开展“三下乡”活动。2020年7月14日,“‘核’新出击、筑…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蜡烛前明似昼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蜡烛前明似昼(安徽师范大学王君瑶)“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学校里的烛光教室,同学们在那秉烛夜读。”这是在一次访谈中,现为安徽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主任方海涛叔叔对我们所说的话语…
南京高校学子三下乡:地摊经济里的人间烟火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经济曾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在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如何复工复产,激发经济活力,是中国疫情下半场的“必修课”。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此刻重启地摊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8…
一线教师对话大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
一线教师对话大学生:在实践中求得真本领(安徽师范大学王君瑶)“找准方向,立足现实。”当问及对在校大学生有什么寄语时,穆姣姣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告诉了记者这八个字。8月1日到15日,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