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农业大学返家乡实践故事——走进金字牌,探访家乡新变化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者:刘晓丹

不知从何时起,家乡悄悄地变了样貌,在外读书,每次回家都能发现一点新的不一样,惊喜诧异的同时,让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正好,趁着今年“云调研”、个人实践模式“三下乡”活动的热潮,我申请在我们镇金字牌镇府挂职锻炼,想更深入了解更多举措和行动。

河长制的实行是我探索的起点。“河长制”起源于江苏省,是太湖爆发蓝藻后江苏省试行的一项政策后来衍发出“河长制”,主要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我们镇在2017年开始建立制度,正式试行河长制。

过去有很多垃圾堆放在河道旁的现象,这些垃圾等涨洪水就会被冲走,这种行为不仅污染河道旁的土壤,对河水污染更是严重,试行河长制后,第一件事就是各村各组定点安放垃圾桶并定时清理,各家各户也逐一发放环保垃圾桶,让居民养成垃圾倒入垃圾桶习惯,根治了在河道旁堆放垃圾的问题。解决漂浮垃圾,也要解决污水排放,铺设地下管网,建立污水处理站,将污水收集统一处理后再排放。管理河道,不仅严格整治非法采砂,沿河也修建河堤、河坝,控制河流上下游水位高低,减小涨洪水时带来的可能灾害。为增强居民爱河、护河意识,我们曾开展“河小二”助力“河长制”志愿活动,组织当地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入辖区河流开展清理河道杂物,捡拾河堤垃圾等;积极响应县举办的“我是河长小卫士”夏令营活动,鼓励当地少先队员积极报名参与,去学习提升爱护母亲河的意识。这些活动的举办,扩大了当地居民对河长制的认同感,自觉做到爱河、护河;配合河长每月巡河,按时在河长制APP打卡,形成从源头减少污染、从后期及时治理污染这样一个“河流防治”模式,有效地将金字牌镇流域水环境提升起来。

农村“三大革命”除了垃圾、污水还有厕所。农村改厕是我们镇政府重点抓进项目,17年开始,我镇在政府主导,遵循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开始对几个自然村实行农村改厕,综合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将过去的旱厕改成推广使用装配式三格化粪池厕所,目标是做到“建起来、用起来、管起来”。

在本次挂职锻炼中,我跟随镇长几次下乡察看改厕后厕所状况,发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厕所由于改造时间早,厕所装备不齐全,是手动冲水模式;也有部分用户直接停用,堆放杂物;极少数是脏乱差;但大多数还是在用状态,并且打理干净。相较于过去旱厕连着养猪棚遍布农村,致使四处随处可见的脏乱差与难闻气味的情况,实行农村改厕后,整体厕所风貌进步很多。同时,我也参观了一些正在建设的改厕,不论是在条件上还是在方法上,相较17、18年的改厕都有很大进步,在施工细节方面也有了完善,在和居民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大多数居民对改厕项目都很支持,同时也很配合这项工作的进行,施工过程中也会和施工方互相协商沟通,做到施工通畅进行,成果双方满意。当然,难免也遇见了“难沟通、不好说话”的居民,这时需要和他们讲道理,摆事实,耐心地与他们沟通。当前我镇农村改厕还未全面普及,改厕工作还将继续,看到现有成果满足的同时也需总结思考下一步的工作,例如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如何最大化充分利用这笔资金;在改厕前如何和居民确定清楚改厕的施工方案,减少后期纷争;了解居民改厕却不使用的原因,如何整改这个问题等等。

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长远行动,但让“旧农村”转化成“新农村”是基础,打好基础才能让特色绽放得更美丽。我镇从房前屋后改造、建设惠民楼、实行“生态超市”等多方面着手打造基础。

过去农村很多杂物乱堆乱放,房前屋后野草丛生,泥巴路逢雨和稀泥的现象,确立建设新农村目标后,我能确切感受到我家旁的泥巴路一条条被水泥路、石板路取代,再不见过去的坑坑洼洼,家家户户也开始把乱摆乱放的柴火码的整整齐齐,杂物规整进屋内棚里,野草也会定期修剪。村庄整体看起来整齐鲜亮了起来。当然,在本次实践过程中也下乡看过一些还没有改造完成的村落,对比这些村落和我所在的区域,明显可以感受到“新农村”风貌对一个村落精神面貌的提升。所以房前屋后改造行动的脚步不能停,要继续前进,踏遍整个小镇。

(整治中的图片)

惠民楼是在较大的村子建的一个徽派建筑,主要用于免费借给给村内办婚丧宴席,农村的宴席一般都是在家办,但自家场地有限,建造了惠民楼之后,惠及全村,是一个利民的好项目。但是这个场地经常空着,有些村会选择将其租借给别人开餐馆、当临时仓库,一来充分利用场地,二来收入也可以优惠村民。

“生态美超市”起源于安徽省休宁县流口镇,作为新安江的源头,在严格要求垃圾整治过程中,创新了这样一个机构,居民将河里、路边捡到的烟头、塑料袋、矿泉水瓶之类的垃圾捡起,可以送到“生态美超市”去,积攒一定数量后,可以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如洗发水、纸巾等等,这种模式能极大增强居民垃圾不乱扔同时会捡起周围垃圾的意识,我们镇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也加入了这个模式,建立“生态美超市”,定时开放,鼓励居民自觉捡起垃圾,努力做到村庄整洁、庭院美丽。

一项项基础行动后,乡村就逐渐脱离了原本那个模模糊糊中显得脏脏乱乱又臭烘烘的印象,开始展现出山清水秀的魅力所在,房前清澈的溪流,屋后的整齐的柴火,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

做好基础就要开始特色发展,特色发展要结合自身情况,我们镇石川村近年来打造“五彩石川”,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实施苗木花卉科技园、生态采摘园、盆景创意园、农家饮食园、休闲娱乐园“五园一村计划”。现已种植30亩美国天鹅绒紫薇,打造花海项目,走“以花引人、用玩增收、促四园”的发展路子。另有在建油茶科技博览园,既可帮助当地村民回收油茶提升经济,又可与“五园”相连,打造系列特色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整体发展。过去的石川常年戴着“薄弱”的贫困帽子,但在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与特色制定了这些发展计划后,我相信未来的石川必将是五彩的,不仅摘掉自身“薄弱”的帽子,还能带着当地村民稳步迈向美好的未来。当然,在发展这些的同时,不能离开根本,不能为了发展而污染环境,排放污染,打破基础。

在挂职锻炼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不仅得到了最开始想要探秘的结果,也更详细、更基层地了解了家乡的一些建设,这些发展一路走来都磕磕绊绊,也是一路建设,一路完善,我认为,这些建设离不开乡亲们的意见,大家认为好才可以更好地全面开展行动,大家提出的问题就是日常中存在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农村的建设不是做表面工作那么简单,是深入到实地的方方面面。这也让我不禁深思,作为一个热忱的想未来投身家乡建设的大学生我来说,仅仅有一个美好蓝图是远远不够的,此时的我更应扎实学习,打好基础,将来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帮助家乡在变中也保持“不变”,绿水青山长存,成为新兴的美丽小镇。振兴家乡,是我们这些“走出去”的孩子的共同愿望,也应该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走出家乡去学习提升方能回来更好建设家乡,才能成就彼此更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62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铭记历史,追忆岁月
2020年7月30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铭记历史,追忆红色岁月”展开的。活动一开始,我们小组队员便走访了一些红色纪念地址,…
服务社会的我们
2020年7月31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暑期活动之旅。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践行大爱,服务社会”展开进行的。活动一开始,我们实践成员在负责人带领下冒着…
服务我们的社会
2020年7月31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暑期活动之旅。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围绕“践行大爱,服务社会”展开进行的。活动一开始,我们实践成员在该学院老师带领下…
西安工业大学学子追寻知青脚步,传承革命精神
2020年8月3日,西安工业大学“寻迹延安,筑梦红色”实践队来到了延川县梁家河村,开展以“树高千尺不忘根,梁家河畔有学问”为主题的延安精神学习之旅。不顾舟车劳顿和炎炎烈日,队员们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了梁家…
广医学子三下乡:走访贫困建档户,深入扶贫基层
为了深入了解扶贫工作的进展,正确且直观地认识到扶贫活动带来的变化。8月11日,广东医科大学“知行青春”工作室党心筑梦实践团与九斗村社工前往贫困家庭,送去慰问的同时,也致力于帮助雷州龙门镇九斗村的孩…
实践耀青春,下乡云起航
以延安精神为指导,重走老区路重温延安情,探索脱贫攻坚下新延安,2020年8月10日——8月24日,西安培华学院共青团校团委工作部的“培小青延安红色调研队”进行了为期十四天的“线上三下乡”实践活动,于陕西省…
苏州大学“青海红庄沟村精准扶智小分队”支教活动圆满落幕
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28日电(通讯员孙天怡)回顾整个实践过程,团队在前期通过查找资料梳理背景和过程、在课程设置细节上的大量准备、以及与当地家长的充分沟通,为后期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疫情…
成长是场兵荒马乱的痛
小孜初中的时候离开家去县城上学,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考虑,自己做。虽然跟小学时期的小伙伴在同一所学校,却并不在一个班级。刚开始跟大家不熟悉,吃饭或者做其它的事都是自己一个人。初…
乘风破浪小分队——领略中原经济力量,筑梦时代发展篇章
为领略中原地区经济力量迸发的风采,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新使命与新任务,8月27日下午乘风破浪小分队前往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进行…
学习书院书香正浓,学习思想逐梦前行
如何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活力”?延安红云平台给出了答案。8月4日,西安工业大学“寻迹延安,筑梦红色”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学习强国·延安红云平台基地,探寻“互联网+红色教育”新途径,解锁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