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走进重庆,寻访“红岩精神”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作者:红岩寻访队

为了切身感受革命时期的文化和精神,在实践中加强对“红岩精神”的理解,7月25日,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硕9045班组成的红岩寻访队踏上了前往渝地寻访“红岩精神”的征程。

01 重温历史 传承红岩魂

行程伊始,支队乘公交车前往红岩村。红岩村是抗战时期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工作的中心。红岩村这片红色的土地早就成为革命的象征。在红岩村的会议室里,两位队长给支队讲起了南方局的历史,讲起周恩来等与国民党当局斗智斗勇的英姿,讲起重庆谈判、上党战役,毛泽东坐镇红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调研小队成员们都学习得非常认真,在了解到南方局在国统区的八年,正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处境最艰难、内容最复杂、规模最宏大、成就最辉煌的八年时,大家不禁为南方局的工作人员们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和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所折服。

队长在红岩村讲解历史故事

进入参观前,调研队员给一些同样来参观的路人分发了红岩文化的调查问卷。相比出发前稍微有些悲观的预期,路人们填写问卷都很积极且认真,其中有来自附近国有企业的退休工人们一边填,一边对我们说到他们可以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全是靠党和国家,并且希望我们年青一代铭记这些红色文化;还有一些小朋友也主动来填问卷,并为了一些自己不很能理解的字句反复跟支队队员们沟通。从调研中,支队成员认识到红岩文化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宣传方式也比较单一,游客们对红岩文化也知之甚少,这需要我们整个社会更加重视红岩文化、乃至整个红色文化的宣传,而我们年青一代更是该扛起红色文化宣传的大旗,用更加青春、更加有活力的方式推广红色文化,这一点支队做的还远远不够。

02 告慰烈士 铭记红岩精神

第二天,实践支队到达渣滓洞,太阳比昨天还要狰狞一些。渣滓洞原本是重庆郊外的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后为军统霸占成为监狱,设有辣椒水、老虎凳等种种酷刑。时间不巧,渣滓洞保护修缮封闭施工,我们无法进入内部窥其样貌,单单入口处绿色掩映下的黑色凉亭和白底黑色大字“渣滓洞”就足够压抑。离开渣滓洞,赶往2.5公里外的白公馆。白公馆本是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来改造为迫害革命者的监狱,关押的都是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它和渣滓洞一起,被称作“两口活棺材”。我们熟悉的江姐、小萝卜头等皆曾被囚禁于此,承受惨烈的酷刑,最多时曾关押百多名的“政治犯”。而就是这样一群遭受着严刑拷问、熬着潮湿阴暗的牢狱生活的人,向往着最纯粹的光明,却在他们日夜期盼的解放前夜惨遭大屠杀。来到这里之前,根本无法想象革命年代的大人们,内心是有多么的强大,胜利的信念是有多么的坚定!这就是精英!这就是民族脊梁!

实践团队在白公馆内的合影

03 英灵不朽 抗日忠魂永在

从白公馆出来,支队一行人面色凝重许多,牢房的阴森气氛还在顺着后脊爬向脑门,更觉得现在的和平幸福来之不易。在班长的提议下,实践支队决定步行前往歌乐山烈士陵园。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军统局在此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0多名革命者壮烈牺牲,谱写了一曲最悲壮的革命之歌。我们在邓小平题字的石碑下合影,在“浩气长存”烈士纪念碑群雕前合影。群雕在太阳的照耀下愈发红艳,十多米高,兀然矗立在我们面前,代表着在集中营牺牲的300多烈士,象征着不屈不挠、殊死抗争的斗争精神,浩气长存、坐穿牢底、前仆后继、迎接曙光。

红岩魂陈列馆

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场景地点无法亲身感受,但仅几处可以参观的场所就足够让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毛骨悚然,敬仰那些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者和共产党人。红岩英烈,这是史诗般的英雄称号,他们怀着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在敌人疯狂的屠刀下,宁死不屈、视死如归,那浸透着鲜血的“狱中八条”,那从容就义的英雄气概,涤荡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和中国人的魂魄,浇筑着新生的中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45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微光实践队线上调研山东脱贫攻坚前后的发展变化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光实践队决心投入到2020年“疫中家国·决胜小康”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中。其中微光实践队的山东分队积极开展脱贫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崔家峪镇乡村振兴实践调研
随着脱贫攻坚战逐步走向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开始踏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与新青年,734致富研究大队应“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求,于2020年7月30号到达有着较为发达的乡镇工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沂水…
助力乡村振兴,聚焦致富规律
随着脱贫攻坚战逐步走向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开始踏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与新青年,734致富研究大队应“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求,于2020年7月30号到达有着较为发达的乡镇工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沂水…
疫情居家隔千里,采访系心于一线 ——福师大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0年7月20日至2020年8月20日,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材料类专业607宿舍的成员开展了长达一个月的线上心理采访与统计活动。疫情期间,无论是学生还是工作人士,难免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问题。为了…
向抗洪英雄致敬
6月以来,全国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长江、黄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发生今年1号洪水,防汛形势严峻。目前全国有3873万人次受灾,人员死亡失踪141人。滚滚洪流,骇浪惊天!在人民最需要…
走近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 “云端”推广,描绘乡土中国
维吾尔族是生活在我国新疆的一个民族,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浓缩为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木卡姆现在的意思是“古典音乐”,它演奏方式为弹和唱,有时伴随舞蹈和戏剧,它的歌词本身则是诗歌。木卡姆历史…
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钟山区扶贫开发局日常工作
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钟山区扶贫开发局日常工作7月27日至8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二学生罗文龙赴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扶贫开发局开展了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该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带…
三下乡进行时|疫情防控多方合力,携手共建智慧鳌山 ——南农大学生走访基层“战疫”工作实录
城乡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及重要基础。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能力和防控效果集中体现了国家和地方的治理能力及水平,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公共信息发布机制、政府应急管理体制、社…
山东理工大学“把脉地质,勘察一方”实践团赴沂源县南鲁山镇龙泉村
为调查滑坡形成的必然条件和滑坡后的地质地貌,以及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8月26日,山东理工大学“把脉地质,勘察一方”实践团前往沂源县南鲁山镇龙泉村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由队长王启元带领,…
崔家峪团委—— 机关统筹安排的探索
下午2:00,实践团队在崔家峪团委书记王振华的带领下,对该机关进行实地探访。在与王书记访谈的活动中,他详细介绍了崔家峪镇乡村振兴改革的一系列工作。实践团队还与王书记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等主题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