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零二零。
新冠疫情、滑坡地震、暴雨洪灾,大家都说这是个“唯一的愿望就是活下去”的一年。
其中新冠病毒更是人们头上悬着的一把刀。
武汉封城,全国应援;病毒横行,全民皆兵。
大家在家足不出户却也心心念念抗疫前线英雄的安危,牵肠挂肚新增病例那冰冷无情的数字的增减,准心聚焦病毒的缘起终结。
有年迈的医生护士奔波一线,也有热血青年将满腔热忱通过志愿活动奉献。
虽然此次我们在家自主隔离,“无功也无过”,但是我们也有“愿替众生生病”的热血,也想争当王禹偁口中“齿少气锐,勇于立事”的新青年,也想在国家有难时如同夏完淳一般“天地跼蹐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的豪情担当。
所以此次我们小组暑期实践活动的主题也决定与疫情挂钩。
经过开会决议,我们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在大家都将视线瞄准病例治愈及疫苗研究时,却鲜少有人问津医用废物的处理及去向。我们小组本身也对口罩、酒精等医用垃圾如何处理,是否采用垃圾分类,在现况下是否有遗留病菌传染的可能性十分感兴趣。而又粗略判断大家也和我们一样,对这些问题几乎是“一无所知”,才决定展开“新冠疫情下对医用废物处理过程的调查与追踪”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设置了问卷,进行线上调研。调研结果和组员们想的大差不差,大家处于“一问三不知”状态。
之后,小组成员陆续展开了线下的医院走访调查活动。就我个人的走访经历而言,大多医院拒绝了我们的采访,少数接受采访的医护人员表示他们只是知道医用废物会专门放置,并与特定时间由专人用专车带走,集中处理,但垃圾处理的后续他们一无所知。
虽然几天的走访活动收获寥寥,但这也是一种收获。也许是医院未进行垃圾的专门回收而担心采访会将事情揭露?也许是记者暗访防不胜防所以才会防之又防?但不管怎样,在听说我想做一个采访后从热情礼貌的笑容变为尴尬冷漠的抗拒后的医护人员所在医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我走访后最担心的一点。
但总的来说,国家已地方实行垃圾分类,类似的医用垃圾集中放置处理也早已实施,只是希望我们小组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医院更好的监管医用废物处理的后续,也让我们心中的担忧稍稍减少,也算是为了绿色生态文明做了自己的贡献。
力量虽少但也是我们尽过的力,效果甚微也希望可以“集腋成裘”,重要的是当代大学生不再只是在此时此刻流下“鳄鱼的眼泪”却嘻嘻哈哈不闻不问,等到尘归尘土归土却站在某种制高点评头论足,我们的热乎乎的心相信一定会上效社会,上报祖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33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