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农业生态不生态,绿色植保是关键。2020年6月5日,由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9》。《报告》系统反映了2018至2019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重大行动和重要进展。《报告》基于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和现有数据基础,首次构建了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及绿色发展指数模型,并对全国及第一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进行了试评价,定量明晰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水平与短板制约。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逐渐“陌生”,留守农业人群出现人数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然而,新型职业农民,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是将农业生产作为使命与责任的科学人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能够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职业化农民。在现今普遍的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仍然被一些数量的人认为是一个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素质差的群体,是贫穷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正常的有尊严、有保障、可致富的职业。在社会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许多农民突然发现,进城务工似乎比在家种地更加有出路,特别是农村青年,对在农村种地这条路已经彻底放弃,即使在城市难以扎下根,但仍然选择留在城市,不愿意回到农村。此外,从农村出去的大中专学生,甚至于从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们,选择在农村发展的也是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早作准备,及时应对,今后的农村将越来越老龄化,“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真正的进行系列制度改革和政策跟进,一方面引进优秀的人才进入农村,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了解到存在的这类现象,植物医学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04班的14名同学在李洁老师的带领下,成立了“绿色梦想——抗击病虫害”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以调查问卷发放和宣讲安全绿色农业知识为主要方式进行实地下乡调研考察和有关知识宣讲。
社会实践队伍的成员分别在自己的家乡展开实地考察,分为山东、武汉、四川、江西、福建五个实践调查小队。以做好安全防控为主要前提,以绿色宣传为实践目的,分别在各自的乡镇进行选件和资料的收集。
(图为于璐涵同学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于璐涵同学在东营对相关作物以及对绿色农业,化肥的研究进行了深入考察与调研。她在当地农民的带领下,在茄子种植地和辣椒种植地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分析与讨论,询问这些种植地的施放农药情况和安全用药情况。她将专业所学知识、安全用药的资料与农民所陈述的常见病虫害情况结合起来,同时将所拍摄细节照片传到团队讨论组一起发现,询问指导教师,总结出以下关于农药和东营绿色农业的发展:
一、现在大多种植技术,在病虫害发生时,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如喷洒农药,施加化肥,科学预防的观念较为薄弱
二、谈起东营,大家首先会想起东营地下流淌着黑色的血液,地上绽放着白色的芦苇花。地上是退海之地,在不少地方白花花的盐碱到处泛起,厚度惊人,不少地段杂草不生。既然如此,东营种植更是付出了百倍的努力,从害虫防治,农药研究到收获成熟,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亲身经历,更让我明白植物保护对当今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不难发现,传统人们所采用的药物防虫法大致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所采用的植物性、动物性及矿物性药物的种类和范围越来越广泛多样。第二,所使用的药物较为绿色、生态、毒性低,其原理多是利用各种药物的刺激性和挥发性来驱赶、避开虫害,而较少直接将虫杀死或灭除。在实践结束后给当地村民免费发放了安全用药的指导手册并宣传了绿色农业安全用药的有关知识。
(图为于璐涵同学收集的农作物病害信息)
调研团成员黄雨欣选择对自己家乡山东省济宁市内的玉米进行调研,在当地农户的带领下对玉米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进行深入的研究。她了解到:农户对于玉米的种植基本上是通过化肥来养护,并且他们对于农药的施用力度非常大,极易对土地及周围环境造成破坏。通过此次实地调研,黄雨欣才更加深刻明白了纸上谈兵对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用效微乎其微,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农业生产知识作用到实处,发挥其最大功效。
(图为刘庆然同学在进行田间问卷调查)
另一成员刘庆然同学,在山东省寿光市的调研过程中走访了当地的农资店。从中得知,农民们种植水果蔬菜,基本上都是通过化肥与农药来助长。与此同时,当地的农科站也会定期教授农民一些科学方法帮助农民的生产种植。同样地,他从中也得出结论,科学的农业生产只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佐以高质量的实地考察与实践,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个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才能真正的助力农业生产。
(图为刘庆然同学在进行问卷发放)
(图为刘莉同学在进行田间设实地调研)
调研团成员刘莉同学深入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福鼎市巽城村)关于农作物生长和病虫害预防的情况,并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她得出以下几点:
对当地(福鼎市巽城村)农作物的调查,了解到当地的农民主要以粮食类农作物为主,水果蔬菜类为辅。加上当地土壤的肥沃,村里有土地的地方就会有农作物。但是当地对病虫害预防的治理方面通常采取的传统的方法,通过各种农药的喷洒来解决。在她所调查的农作物(茶树,芋头,土豆)中,农民们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种植,施肥,除草等等。当地自然环境较好,都是露天栽培,并且没有经受过严重的病虫害的侵蚀,一般都是受天气的影响,有时持续高温干燥,有时持续降雨成涝。面对害虫的侵蚀,都是通过喷洒农药,而其中农药试剂的使用量都是由植物的需求量而定,而对环境的承受能力的考虑几乎没有,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与伤害。
二、在调研过程中她还了解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未采取过绿色防控技术,对绿色科学的害虫防治措施政策也不了解,主要根据代代相传的方法以及街坊邻居的经验来栽培农作物。
其实不光是对于病虫害预防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的了解让她有了不小的收获,她更是通过这次的活动,第一次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魅力,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她对这次的活动充满了好奇心与活力。在她所了解到的情况中,当地农民对农作物的栽培量,足以自给自足。大量的栽培量伴随的是农药的大量使用。然而在农民们解决病虫害的经验中仅有只有对农药的使用,严重缺乏对绿色农业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等专业知识的了解。而且当地关于绿色科学的害虫防治措施的政策尚未全面普及,再加上老一辈人的偏执,新型绿色农业在此地难以开展。这也是许多地方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
(图为刘莉同学在进行问卷发放)
最后刘莉同学说到:“很庆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验与收获,使我对该专业的学习又增添了一份斗志!”对于我们来说,社会实践不单单是完成任务,更是去走去看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去深刻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去触摸土地去感受花香,这样我们才能思考祖国现如今存在的农业问题,从而运用自己的所学所知为国家献一份力,努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大目标而奋斗!
(图为刘莉同学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其是对我们学生来说,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往往只重视了“纸上”理论学习,忽视了“躬行”实践环节。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点在于减少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污染,为农作物生长创造符合其生长规律的环境,保障农作物的原生态生长,所以进行实地的农作物种植情况的考察,对于作为植保的学生我们来说市义不容辞的。
通过本次的实践调研,我们明白了农业生产的不易,也明白真正的农业生产只靠看书是不够的。同时也从中了解如果说将书本里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以上几位同学的调研,只有实践多了,才会更好的了解农业这个大科目。因此我们了解到了只有加强自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才能更有经验,多结合社会实践,才能更大的发挥作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可以说个人发展,国家发展都与农业息息相关。我们的这次调研,本着以深入农业一线,学有所用,增长实践经验,实地宣传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目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推进农业更加科学快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作为植保专业的学生,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能更多的学习了解到关于病虫害绿色防治的方法及措施,真正的在课堂外关注到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与农业生产产量和食品安全的关系,为乡村振兴、绿色农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保卫这颗美丽星球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6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