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文化,不负前人,不负岁月

来源: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王淏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标识,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8月12日,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走进了周村古城——去探究周村烧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探索非遗传承的。

走进烧饼博物馆,了解烧饼历史渊源

实践队队员走进了位于周村古城的“周村烧饼博物馆”,走进周村烧饼博物馆,了解周村烧饼厚重的历史文化。踏入一楼展厅,古色古香的色调却渗透着难以掩盖的现代气息。墙壁上挂满了有关周村烧饼的文献资料,从烧饼起源到后来的传承发展,一幅幅珍贵图片辅以文字,生动形象地为游客讲述着这一古老小吃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博物馆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详细了解了周村烧饼的历史发展,并对周村烧饼的兴衰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据有关专家考证,周村烧饼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胡饼”。博物馆负责人告诉我们说:“这个胡饼本来是新疆地区的食品,在丝绸之路形成后,才传入了我们中原地区,而周村就是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城市。”周村当地人取“胡饼”的薄、脆、香的特点,并加以改良,逐步发展为当时的“周村大酥烧饼”,即是周村烧饼的雏形,堪称饼中一绝,“形似满月,薄如秋叶,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图为调研队成员正在采访工作人员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

在和当地负责人的交谈中,调研队队员了解到,周村烧饼经久不衰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包容,它原起源于今新疆地区的胡饼,后经丝绸之路传到内地,并和中原美食文化的结合:二是创新,多次制作工艺的创新才有了现在周村烧饼的美誉。在介绍中队员们认真倾听,对周村烧饼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观摩烧饼制作,感受匠心魅力

周村烧饼博物馆内,制饼师傅左手持面剂,右手旋饼,饼转如飞轮,转眼间,乒乓球大小的面团变成了薄如蝉翼的饼坯。用手轻轻揭起后迅速往摊满芝麻的木盘内一蘸,随即反托在右手指背上,直接送入温度达240℃高温的炉膛,延展、着麻、贴饼,动作轻巧灵活,一气呵成,顷刻间,一张布满近2000粒芝麻的烧饼新鲜出炉。看似轻松的制作过程,每一步都是匠人一次又一次的练习才有了如今薄如蝉翼的饼。

如今已有上百年历史的周村烧饼,在2006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精致的做法,使周村烧饼成了淄博美食的典型代表。一位烧饼师傅说:“周村烧饼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延传的美食’,完全靠手艺延长它的保质期,没有任何添加剂。我们希望周村烧饼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保留下去,多少年以后,制作烧饼的手艺不会失传,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通过品尝周村烧饼,尝出属于淄博的味道。”

传承保护非遗,不负前人,不负岁月

调研队队员了解了烧饼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感受了烧饼制作工艺后,在古城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随机街坊。调研队队员发现,被采访的诸多人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了解周村烧饼发展的历史,并且绝大多数人对于制作周村烧饼这一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都没有太大兴趣。但通过烧饼的售卖情况来看,周村烧饼也在不断地随着时代发展而努力改变,烧饼口味越来越多,有甜、咸、五香、奶油等多个品种,包装也越来越精致,有铁盒装,纸盒装,礼品盒子装;销售渠道已不仅仅停留在实体店销售,网络销售的销量越来越好。周村烧饼这一非遗产品已从“深巷”走向市场,还需继续加强非遗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去发现,让非遗进行创新性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在新的历史时期,让非遗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

图为周村烧饼所在地拍摄。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队员了解了周村烧饼的历史渊源,感受了周村烧饼传统制作技艺的魅力。诸多流传的周村烧饼的传说,不仅承载了周村烧饼的千年历史,也见证了周村烧饼作为非文化遗产的意义,一个城市的风情,都是凝聚在一项项非遗项目中的,非遗文化为城市增光添彩,当代人青年人也将不负前人的厚望和寄托,不负非遗,不负岁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5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解志愿难题,助新生征途——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帮助考生

7月25日零点,河南2020年高考成绩公布。7月26日起,考生可以开始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对高考录取结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高考本身。它不仅关系着考生四年的大学经历,……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析历年报考情况,助学子圆梦今朝

今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结果也已揭晓。作为过来人,深刻理解考了很高的分数,上了个普通的大学,不甘心会伴随一辈子。为了让今年高考生考上理想的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物……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养成良好心态,助力学子成长

八月二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员为马上步入高三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因为经历过高三的大学生志愿者都清楚,作为一名即将升高三的学生,身上…… 宋洋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不吝分享,助力成长 ——河南师范大学“助力直播课,线上辅导”活动进行中

河南师范大学学子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成立了假期“云支教”实践活动小队,志愿者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为中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为将要面对高考的学弟学妹力所能及地提供学习和…… 王晨晨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报考,一问一答解疑——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员

7月25日起,河南省高考成绩出炉,查到成绩后,报考志愿成了一个问题,报志愿的重要性堪比高考,不滑档、不浪费分数都成了要考虑的事,尤其在今年分数线高度提升的条件下增加了报考难度,…… 路盈盈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志愿填报,圆梦高考之路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帮助考生填

“三分成绩,七分志愿”,随着高考成绩的陆续公布,各省学生已经开始了忙碌的填报志愿过程。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每年有近千万的高考考生,因此,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简单…… 张艺康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志愿填报,圆梦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实践团队助力高考学生志愿填报

随着时间的推移,紧张激烈的高考也已经顺利的拉下帷幕,那么紧接着而来的是同学们的志愿填报问题,众所周知,学校专业选不好,高中就等于白忙活,考虑到高三同学们对这一方面不是太熟悉…… 杜磊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讲解一对一,助力解难题

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为了尽可能的弥补同学们所耽误的课程,7月29日,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云支教”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一对一讲解难题的活动,旨在帮助同…… 张默含 王丹云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领导慰问备战校运会运动员及入场式方阵人员

为鼓舞士气、传递关怀,4月8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郭勇、孙天义亲临我院运动会参赛师…

我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

(通讯员邓姝涵陈晗汤雅芸)4月10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正式授课。此次授课课型为讲评课,由长沙…

义诊春风拂病痛 仁心细雨润民生

为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实现医疗服务的优势互补,并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患者能够便捷地获得专业医疗咨询,南昌大学第二…

为生命喝彩,与健康同行

为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召开教育实习中期总结会议

(通讯员周新奕尹雯杨紫英)为进一步梳理实习阶段性成果,优化后续实践路径,4月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2022级赴长雅中…

最新发布

“用心”感悟,实践出真知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了解乡村发展实况及疫情冲击下采取的精准脱贫措施,听取百姓声音,体悟“实践出真知”的真实感受,玉溪调研队队员在江川区江城镇江城社区春晓蔬菜种植合作社展开了实践采访。农…
爱与成长,双向而行
昨日临行前的那场雨一直下到了深夜才肯停歇,清晨的凉风伴着雨后独特的味道飘到我的窗前,窗外还是灰蒙蒙的一片,太阳还未升起。凌晨五点,原本要窝在被子里的我被这些天养成的生物钟成功叫起,习惯性的坐到…
沉淀的岁月,不负遇见
微风,轻轻抚过我的脸庞,扬起我的发丝。我慢慢的闭上双眼,树叶来回作响,像是演奏一场交响乐,今年的夏天,是与众不同的夏天。一瞬间,盛满记忆的匣子好像被时间钥匙开启,回忆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一幕幕…
安丘市未成年人犯罪调查
8月9日,实践队成员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人民法院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了安丘市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情况。此次调研,成员主要对青少年的犯罪原因、本市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犯罪地点、恶性案件以及本市预防青少…
山东大学学子赴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传承吕剧文化
2020年8月23日星期日,山东大学赴东营吕剧调研宣传团前往东营市吕剧博物馆,欣赏了关于东营市吕剧艺术起源和发展的实物陈列和文字介绍,并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东营市吕剧博物馆位于东营区东三路218…
山大南腔北“调”调研团聊城采访之旅
2020年8月23号晚上八点,山东大学“南腔北调”调研团团员杨方雯在其居住地附近对在校大学生刘新宇进行了以大学生疫情期间学习生活情况为主要内容的采访调查。采访对象为一名聊城大学的下一届高三学生,采访内…
滁院学子三下乡之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将全世界都拉入了一场飓风之中。在全世界与飓风搏斗的过程中,有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肩挑日月,手转乾坤,似乎与这样的一个“人灾”没有太大关系,依旧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乡间井…
洛阳学子学子三下乡:保护传承洛阳非遗,彰显河洛文化
为响应近日召开的洛阳市文化旅游大会,洛阳师范学院探索文化项目小组着眼于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行调查研究。2020年8月1日上午,调研小组于洛阳市博物馆门口集合,开展对非遗文化…
保护人类瑰宝,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历史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非遗传承调研队队员于2020年8月14日到8月16日在寿光市三元朱和张家河头村进行走访实践。参观蔬菜基地,探索农业文化寿光市有悠…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保护传承洛阳非遗,彰显河洛文化
为响应近日召开的洛阳市文化旅游大会,洛阳师范学院探索非遗文化项目小组着眼于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行调查研究。非遗调研小组于7月下旬在洛阳市博物馆、洛邑古城等地开展对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