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成长
——记赴陇援西实践感悟
文稿:黄美琪
时至今日我们“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本次暑期的社会实践已经全面结束了。本次的暑期社会实践因疫情原因我们没有能够以线下的形式共赴实践地进行社会实践,我们采取了线上的形式,在线上完成了支教组和调研组的所有工作。回顾这过去的两周的实践,虽然我们没能够见面,但是我们依旧配合默契,使实践按照我们预期计划圆满结束。这其中有欢笑也有困难也有过抱怨,但是回顾这段日子与我而言成长了许多,无论是与我自身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让我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未来的奋斗目标。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活动于社会,在实践中有所启示有所感悟。启发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服务社会、贡献社会。
这次的实践让我亲身体会到了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光荣感和自豪感。这些都促进了我正视自己、改正错误观念。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不易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好高骛远的坏习惯。
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越早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无私观念,就意味着社会更加美好。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会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积极为社会服务是为社会尽力,积极为社会出谋划策是对自己的发展。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追求,如今的大学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深入基层实践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
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磨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石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20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