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留青竹刻艺术,感受匠心传奇与非遗魅力
留青竹刻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竹刻艺术中最难的一种,其始于唐朝、兴于晚明,在徐氏流派(写意)创始人徐素白和白式流派(写实)创始人白士风手中发展到了极致,于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是独具中国魅力的工艺美术瑰宝,是中国艺术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为了进一步了解留青竹刻的深刻内涵、发扬这项非遗经典工艺,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艺苑兰花 — 留青竹刻”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郑洪举和黄婕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了线上资料收集、团队讨论、问卷调查和线下实地探访等几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2020年7月19日,项目团队开始了为期五天的线上资料收集和团队讨论,为项目的推进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方针计划和知识资料储备,此外五名成员均发表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其中有从小就对留青竹刻耳濡目染的常州本地同学,也有从未接触了解过留青竹刻的外地同学,虽然她们的看法不同、想法各异,但几种看似南辕北辙的想法互相碰撞融合,也为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扩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腾讯会议讨论图片
2020年7月25日,为了使项目成果更加真实可视化,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上,团队成员之一李凝慧同学实地探访了常州三宝博物馆之一的白氏留青竹刻博物馆,此馆是白士风的女儿白雪飞于退休后创建并管理的,一楼为博物馆,二楼为工作室,馆里大多数作品为女儿白雪飞和儿子白坚仁所刻,父亲白士风的部分佳作则因散落于世界各地而以拓片的形式呈现。
工作室照片李凝慧/摄
白士风作品(拓片)李凝慧/摄
馆里的留青竹刻作品多数放置在玻璃柜里进行保护展示,我们虽不能直接近距离地接触,但只要静心仔细地加以观察,也能透过大师们精细的刀法看到这些竹刻作品上面静淌着的栩栩如生的花鸟树木,感受到在岁月痕迹里不断沉淀和焕新的这些细作们的生命力。此外,除了这些陈列出来的成熟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走廊和工作室里还有许多未经雕刻的竹筒和竹片,它们是新的构思原料,是竹刻匠人们不拘于过往成就不断创造出新的作品的不朽见证。
未经雕刻的竹片李凝慧/摄
探访者李凝慧同学是一个地道的常州人,她对留青竹刻深有情结,此次博物馆实地探访之旅后,她深有感触:“留青竹刻是一门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雕刻图案的美术工艺,作者们只能限于一片薄如蝉翼的竹皮上作雕刻,可是却不会因此而受局限或束缚,相反他们以精妙的技法在这弹丸之地上大展拳脚,创造出了一件件具有高观赏性的艺术瑰宝。小时候我只是单纯地觉得留青竹刻看起来很好看,上面的花鸟植物活灵活现的,很吸引我,长大后随着接触的资料越来越丰富,看过的留青竹刻作品越来越多,我愈发体会到这些看似朴素的工艺品背后的独特魅力。”
留情竹刻作品李凝慧/摄
2020年7月26日,项目成员王祖荣同学构思设计了面向青年群体的问卷调查,并于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发放,截至7月28日,共取得有效样本104份。
调查问卷分析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左右的年轻人深入了解过“留青竹刻”这门非遗手艺,89%的人认为留青竹刻手艺传承困难的原因是宣传力度不够,说明现在非遗文化存在感较低,未能以合适的手段大程度走出老匠人圈子、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中,但令我们欣慰和振奋的是,有80%左右的年轻人高度认同非遗文化“留青竹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非遗文化需要并值得国人保护、宣传和继承,且有75%的年轻人表示当遇到留青竹刻艺术宣传活动时会积极主动参加,这说明传承和发扬优秀非遗手艺的这团火一直在年轻人的心里燃烧着,大家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极高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不过在非遗传承伟业面前,只有一团火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实打实的实际行动去支撑和延续的,正如问卷里大家对留青竹刻宣传传承方式的选择和意见一样,我们需要发挥政府和民众的联合力量、结合互联网发展红利,以积极创新高效率的方式让留青竹刻艺术长青。
2020年7月29日,项目团队成员史思源同学和袁咏琪同学结合前期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巧思妙想设计剪辑出了留青竹刻宣传海报和宣传视频,期冀能借此让周围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并参与到留青竹刻艺术保护工作中。
视频截图/袁咏琪
其实不仅仅是留青竹刻,其它非遗文化艺术也存在着淡出国人视野、被迫失传的困境,如今我们能做的是主动向它们走近一步,积极寻找创新性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方式去重焕他们的经典色彩、去重新雕刻涂绘这些美好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18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