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2020年暑假期间在阳江市与队员进行了关于阳江风筝调研社会实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许多事情光靠脑子是不行的,还是需要行动的支持。阳江风筝之所以在“风筝”前冠以“阳江”二字,不正是表明了一种归属感吗?为了更加了解阳江风筝,我们“鸢缘”社会实践队决定进行线下调研。
首先,我们去了金山植物公园。金山植物公园临近体育馆,平时人流量很多,经过我们的多方调查,决定于早上9点整前往公园进行调研。在哪里,我们对各个年龄群体进行了提问,并据他们所诉记录备案。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刚好碰上一个幼儿园进行踏青活动,在与幼儿园老师沟通后得到了满意的答卷。我们了解到放风筝这件事在大人抑或是孩子们心里都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尽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心里或多或少装着其他事情,但家乡的文化却早已深深植入人们的心中,无法割舍。之后,我们乘车去了新都汇。在那里,我们了解到新都汇不久前刚好开展过一场国风性质商业活动,其中就有不少风筝元素。我们还采访了住在新都汇旁边的居民区的人们,倾听了他们对于阳江风筝的看法。经过新都汇商业活动相关人员的推荐,我们去了阳江的老街——河堤。即使是盛夏,河堤仍然是人满为患。我们找到了几家售卖风筝的店铺,老板也热心地告诉我们阳江风筝的独到之处。随着河堤一路往上走,便是繁华的商业街了。我们心想:难道阳江风筝只在老地方有所踪迹,在新时代就默默无闻了吗?怀揣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访了新东门、百利、卜蜂莲花等多个商场,在其中也发现了有关阳江风筝的元素。
辛苦了好几天,虽然累,但也收获颇多。这次社会调研让我明白了文化是刻在人们的骨子里的,无论身在何方,总是记挂着家乡特有的文化。阳江人如此,中国人更不必提了。而且我们于实践中更是发现了阳江风筝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宣传不到位。
自阳江风筝“入世”以来,宣传力度远远不够。在高科技尚未迅速发展的时代,阳江风筝尚可于重阳佳节觅得一席之地;而在今天,人们过惯了快节奏的生活,哪里有时间停下脚步回头欣赏阳江风筝呢?宣传的不到位,致使部分阳江人只知“风筝”而不知“阳江风筝”。风筝虽不是阳江才有的“特产”,时至今日,潍坊风筝的名头可比阳江风筝要响亮的多。越来越多的人在买风筝时往往偏重价格与质量,又有多少人会在乎自己所买是否为阳江风筝呢?
阳江风筝在时代的洪流中已被冲进一个小湖泊,它无法让汹涌的流水慢下脚步来等待它,它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顺着流水融入大海。为了融入这个时代,阳江风筝只能自寻出路。从前的浅表性宣传早已不适合现在的局面,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何不趁这场东风,利用互联网与科技的力量将阳江风筝的名号打响呢?根据实况调查,我国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的98.3%,而这些人的手机中,微信、微博、QQ等聊天平台的使用率是其他APP的数倍。如果阳江风筝能够利用这些小而重要的点,一定能够顺利宣传,打一场翻身仗。
近来国家对文化发展方面异常重视,政府相关部门也出了不少力,身为阳江市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阳江风筝也算是迎来“出头之日”了。既然是我们阳江的文化,自然要让阳江人民都清楚了解到阳江风筝,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风筝爱好者。乘着文化这股风,阳江风筝定能够腾飞上天,但至于能够飞多高,就要看我们的宣传手段了。在我看来,宣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慢慢渗透进人群中。照阳江风筝发展现状来说,比较合理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由一及多;二是由部分到整体。
阳江风筝这几年一直都有用各种宣传手段来发扬阳江风筝文化,包括近期的“阳江风筝进校园”,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教育局与学校的支持,使“阳江风筝进校园”项目进行的无比顺畅,但是我们不能偏安一隅,仅仅局限于阳江市内的学校。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要思考到阳江风筝是否能够进入各地高校。
现如今,阳江旅游的重点还是在闸坡这块沙滩上,很少会有人来阳江市区内旅游。从阳江风筝协会梁会长口中得知,我们已经在着手建立海滩上的风筝馆。虽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做到了一种宣传,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规划旅游出行,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过久,与其寄望于旅行者们来学习阳江风筝文化,不如主动将阳江风筝融入旅游经济的发展中。当代旅游时兴手办,我们也可以像故宫那般做出属于阳江风筝独有的文创产品。这既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阳江风筝文化的宣扬,更是大大提高了我们阳江风筝的知名度,完善了我们原本的宣传方案。
我希望,通过我们实践队的努力以及各类喜爱风筝人士的拼搏,阳江风筝将会于新时代中重新焕发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4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