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篾匠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能源院 作者:廖国庆

渐行渐远的老行当—篾匠

在南方地区,总是有着成片的竹林,篾匠对竹子的依赖跟对耕牛、对土地的着恋一样,因为竹子对我们的生活实在太重要了。做饭用捞生饭的竹捞、饭里面隔水的竹垫、装谷子挑谷子用的竹箩、山上耙松针用的竹耙、下雨戴头上的竹斗笠、日常起居用的椅子、装菜装肉的篮子,甚至打米的计量竹筒都和竹子密不可分。竹子要变成能使用的用具,就需要心灵手巧的篾匠娴熟的技艺。

竹子在篾匠的手中,如同泥巴在匠人手中一样神奇,经过篾匠之手,总能变出你意想不到的东西。锯、剖、削、刮、扭、烧、绑,各种手法,让竹子乖乖地就范,能硬能软、能粗能细、能厚能薄,既能如骨骼撑起一个用具的外形,又能像针线一样编织成一个个可方可圆的表面。每当农闲季节,村里人家会轮流叫上蔑匠到家中按照主人的需要编制竹编用具。确定好需要制作的数量和品种后,主人家会带蔑匠到自家竹林砍所需要的竹子。伴随吱呀吱呀的倒伏声,一棵棵竹子完成了它生长的使命,即将到匠人手中实现蜕变。砍去竹枝和竹节,一根根竹子就扛下山去。根据需要锯好长度后,迎接竹子的是粗大的柴刀。蔑匠站在高处,柴刀往下一剖,刀就到了竹子的中部,再用力一推,一根竹子就从中间剖开了。剖开的竹子里面有一层白色的竹衣,散出浓浓的竹子的清香。根据所需要的宽度,竹子要经历剖细、刮青、削去内部肉质层等工序,留下最坚韧致密的部分,这样编织出来的用具就能长久使用而不会损坏。制作竹椅的时候,需要生一堆旺火,匠将削好的竹子往火上一烤,火候和时机掌握恰到好处后将其他配套的竹子套住,迅速又是一招,然后绳子一捆或者直接用竹蔑一捆就形成了一个椅子的一半。

剖竹蔑是一个细致活,一片薄薄的竹子还能再剖出更薄的竹篾来,小时候看来是遥不可及的技术。需要篾匠几年如一日的练习,更需要一份心如止水的平静心态。蔑匠一般都和蔼可亲,就像家里的亲人一样,平时一个人默默地干活,遇到主人或小孩在身旁,总有说不完的话,有见过外面世界的还会绘声绘色地将外面的世界和故事说给别人听。有的小孩说想制作鱼笼、鸟笼的愿望后,蔑匠总会在忙完主要活后神奇的满足小孩子的愿望。看着小孩提着变出来的玩具,蔑匠的脸上总挂着笑容。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很多竹编用具都被现代工业品所替代了,老一辈蔑匠也逐渐越来越少,再也没有人去学这种出师慢、不赚钱、枯燥无味的工艺了。如果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到保护,以后就再也看不到篾匠在农村默默干活的场景了,我们也难以用上倾注匠心的竹编用具了。

篾匠是一门古老的职业,随着塑料制品的出现,蔑制品几乎被淘汰,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蔑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现在蔑制工艺品也很受人们的欢迎,老百姓日常用具很多是用竹子加工而成,如提篮、簸箕、箩筐、背篓、筛子、筲箕等等。

蔑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竹器美观大方,牢固结实,经久耐用,所以做蔑匠的人很吃香,我们通常称为师傅、匠人,当然要做个好蔑匠,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蔑匠有自己的一套基本功,样样得练得扎实。编的筛子,要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凉爽舒坦。做根扁担,要上肩轻松,刚韧恰当,做出来的竹器结实耐用又美观大方,乡亲们都很喜欢,自己心中也满是成就感。

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年轻人都怀揣梦想外出务工了,部分在家的有一种“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中”的思想,现在的农村很难见到蔑匠的身影了,有些传统手工艺虽然珍贵,但当我们意识到需要有人去传承时,它却已经渐行渐远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92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陕西理工大学 “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

7月16日下午,陕西理工大学“筑梦前行扬帆起航”社会实践支教团中期总结汇报在南郑区阳春中学举行。陕西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钟小龙、学工部副部长岑道权、实践团带队教师陈琰、阳春中学校……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陕西理工大学阳光公益课堂 | 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伴随着孩子们的笑声,我们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迎来了支教的第二天。像昨天一样,孩子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学校,我们在饭堂吃早饭的时候就隐隐约约感受到了孩子们熙熙攘攘走进校门的欢声笑语…… 王豪 陕西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省博珍宝,传承华夏历史文脉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鲁韵传薪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涌泉回川宣讲队去往乐山一中宣讲

1月23日河海大学涌泉回川源泉队到四川省乐山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进行返校宣讲活动步入大学已经有一个学期,团队中的同学们已经…

送春联,暖人心

送春联,暖人心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社区中老人们感受春节的温暖和关怀,2025年1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

武汉大学全国文化遗产活化传播调研实践队赴山西省博物院实践

实践背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者,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习近…

智享老年生活 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智享老年生活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普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最新发布

拜访一家三代,传扬方言文化
【安徽师范大学2018级汉语言文学(师范)1班8月18日讯】(通讯员:王娜)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塔畈乡是志愿者王娜的家乡,这里比较闭塞,传统礼法世代传承、严格遵守,所以家族等级观念至今依然很浓厚,晚辈对于…
连线抗洪一线人员,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当层层洪浪邂逅盛夏的烈焰时,是否会给人们带来一片清凉呢?来自安徽师范大学的化材学院助力抗洪实践团队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近日,团队开展邀请抗洪官兵科普抗洪知识类…
安徽师大学子访剪纸艺人何伟:执剪十余载,光影匠人心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时代剪影,逐梦青春”剪纸实践团队于8月7日下午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采访了陕西剪纸艺人何伟,队长何佳琪和何伟老师就剪纸这项传统手艺的生存和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他们的对话中也重…
“街巷烟火”之行——地摊调研 day 1 总结
8月16日晚18:00,我们街巷经济调研团开展了实地调研的第一次总结会议,队长发言总结第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对下一步活动计划进行了详细介绍,各成员讨论总结,总结经验,从中吸取教训。首先,就今天的访谈中…
普通大众加入临时摆摊 掀起地摊热潮
8月16号是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街巷经济调研团开启实地访谈的第一天。在前期准备工作中,调研团成员按照前期计划准备工作中所安排的访谈计划开展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前三天针对的是对于摊主的有关问题访…
兴趣助力乘风破浪
我们一起学习了十一个课时,相处了大半个月,近来我们师生俩乘上了兴趣的快艇,把学海李翻涌的海浪都碾在艇下。不得不说我们现在的状态应该是最合拍的状态了。你知道吗,志峰同学?当我知道你自觉预习了这节…
南泰大学生走进“常熟“,走近老年群体,了解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
本次暑期实践内容是一项有关新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调研了常熟市某些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本研究调查组共发放老年组问卷十叁份…
南财学子三下乡——带黔农优货,助脱贫攻坚
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是全国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截至8月14日,贵州剩余贫困人口“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存量问题已基本解决,但脱贫攻坚任务仍很严峻。在2020年全面…
暑期实践:探索疫情胜利的原因
中国青年网济南市8月18日电(通讯员段琳琳)党的十九大曾经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人民的信仰,民族的精神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今有“以身报国,闭…
南泰大学生——走进“常熟“,走近老年群体
本次暑期实践内容是一项有关新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调研了常熟市某些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本研究调查组共发放老年组问卷十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