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5日走访崂山村,通过参观现阶段建设成果、与新村委班子和村民们的交流,队员们深切感受到,正是这样一群人儿,默默助力着小山村的高速蝶变。
进村后,实践队首先参观了村新文化大礼堂。门前一行赫然醒目的大字:“为人民服务”给了队员们很深刻的印象。在礼堂内,循着一卷长长的壁画,村书记朱家兴的娓娓道来使队员们初步了解了崂山故事:解放后,第一任村长上任时,就决定建文化礼堂,自己带头烧起砖瓦,建成后组建了越剧班、马灯队,还演绎小品。队员们都不禁感慨:真是充满乐观和信心的村庄,即使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贫困,但文化生活依旧多姿多彩。书记告诉我们,第一任村长还发动村民建起山塘水库、修第一条盘山公路。那时,开凿需要用炮仗炸碎山石再人力挑运,泥石、工具只能每个人肩挑背扛,巨大而沉重的碾盘需至少十六人抬拉,在崎岖山路上咬牙一步步向上。看着一个个由血汗融筑而成的工程,队员们都很受触动,因为艰苦岁月的背后是老一辈人坚定的信念:再苦再累,也要把村庄建设起来,为未来奠基。
队员们还了解到,当初村里要装电线,可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除了满山毛竹,只剩贫穷。于是,村民开始利用竹资源赚钱。村长发动全村人民加工竹制品(竹编、竹扫帚…),甚至连残疾人(如盲人)也加入了,起早贪黑,最后拉到村外去售卖,一分一分攒起钱,终于在六十年代通了电。靠着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村民们不仅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还在其他地区开拓了不少商业路线。
淳朴乡民不因已有的劣势和贫困而怨天尤人、把不利转化为有利、没有条件就靠自己创造条件的积极心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毅力和骨气,以及吃苦耐劳的坚韧等品质给队员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崂山精神,根植于心、经久传延,鼓舞着代代崂山人民不断前进。
队员们还参观了老年食堂,内部宽敞干净,电视、风扇等设施齐备,老人们都在津津有味地享用着当日新鲜菜肴。随行队员还与老人们进行交谈,对这届村班子,老人们都赞不绝口,不仅对这个民心工程(老年食堂)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便利相当满意,还纷纷由衷地对现在的国家政策表示感激:“归根到底,还是党的领导好啊!”
之后,全体队员与村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交流,真切体会到村民们充满希望和信心的底气来源。“做的一切工作、尽的所有努力,只为了全体村民、崂山村未来更好的发展”是这届新上任村委班子的共同宗旨。
依据宗旨,这几年,在村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许许多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得到落地:原先窄得堵住消防车的村路,已扩建至宽达12米的柏油大道;原先一发洪水就冲田毁房、还得村干们带头跳入河中以身堵截的河道已成功修筑;濒临坍圮的老宅马上进行修葺、并申请了古民居保护项目…在公共利益面前,他们从未自私,队员进一步了解到,村班子还忠于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而定下“崂山规矩”,绝不变相操作,为了村集体利益甚至会与个别顽固的钉子户周旋好几个月直到最终以理劝服。
“很多事儿,早期看起来似乎损失了个别人的一点利益,可长远来说,是对他们乃至全村大有益处的。个别村民可能因思维定式在眼前微利上而执拗对抗,可我们当村干的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并想办法让他们的思想扭转过来。”村书记朱家兴坚定的眼神、慷慨激昂的言辞深入每个队员的心,大家深切感受到这届领导班子的伟大:虽然每次干大事前都会得罪一些人,招致谩骂、冤枉,可那个“一切为了全村发展”的坚定信念如一颗根植于心的火苗,从未熄灭,鼓舞着每个村干在默默隐忍有苦无处诉的委屈的同时,依然继续给村民开展思想工作。“说到底,我们受冤枉、吃再多苦都没关系,只要做的每件事最终能让大家获益,就值了。” 村主任郑仁苗欣慰的神情令队员们记忆犹新,也再一次感受到一届村班子一直以来呕心沥血为村操劳的深谋远虑,鞠躬尽瘁为民着想的赤诚真心。倾注了时光,无枉于岁月。
会中,队员们还认识了几位特殊人物,为他们的故事而备受感动。当初在拓宽马路的施工过程中,路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到处是泥石,给来往车辆通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老村长就自己扎起扫帚来,每天天亮前就上路开扫。将近三公里,老村长已经扫废了一百多把扫帚!
身旁是一位瘦削的爷爷——修建河道的总带领人潘师傅。尽管因责任重大而多次推脱,但始终,那为了村民的安全和村庄发展的情怀从未淡退,那一腔建设家园的热血从未停止沸腾。顶着巨大压力,他还是决定挑起这个担子:既然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这一担就是从开工到竣成,日晒雨淋,每天比工人早到、晚归;过程中,他有好几只手机都葬身滔滔之水。“反正水道修好,大家安全,村子更好发展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潘师傅虽寥寥几语,却足以感动每一个队员,光阴荏苒,带不走的是无畏的担当和深沉的大爱。
队员了解到,还有在外成功创业后把自己的企业转交他人、义无反顾回乡投身建设的潘叔、高校毕业后返乡基层实习并担任村干的王阿姨……大家都积极为家乡发展助力。
经过交流、采访,队员们受益匪浅,并对此纷纷发表收获和感想:这个原先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能在近几年就快速蝶变为精品村,背后是村干们勤政为民的真心、大公无私的担当、深谋远虑的格局,是整个村班子不断相互探讨工作方法、互促互进,是许多舍小家为大家的志士贤才义无反顾扎根家乡、积极热情地参与村庄建设发展,不仅有有老一辈的厚爱与支持,有新一代的继续传承与接力,更有大家的团结配合、齐心努力,共同奋斗幸福生活的足迹。当然,一直在默默延续的还有一种崂山精神,历久弥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7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