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3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前往湖南吉首非遗博物馆、花垣十八洞村、凤凰竹山村等地参加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实践团队成员实地走访,面对面询问学习,将网络收集资料、当地博物馆资料、当地村民口述结合,对苗族文化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团队一行人先来到位于湖南吉首的湖南湘西博物馆。
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实践团的成员们看到了大量精美的苗族服饰、手工刺绣作品、蜡染作品…在博物馆解说员的讲解下,苗族独特且精细的刺绣引起了她们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据湘西博物馆解说员介绍,位于花垣县的十大洞村有一位苗秀非遗传承人。团队成员在简单整理资料后决定前往十大洞村拜访这位非遗传承人。
据戴雅介绍,她学习苗秀30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十大洞村是习近平主席指导过精准扶贫的村庄,在习主席的带领下成功脱贫,并且将保留住了名族特色。实践中,团队成员深深体会到了基层扶贫的不易和艰辛。基层扶贫不仅涉及到资金援助,更涉及到当地的资源和现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扶助发展当地的经济成为令人深思的问题。
据戴雅阿姐介绍,一套完整的苗族刺绣服饰,从准备、选材、刺绣、蜡染、银饰等等工序,就算是一个能工巧匠的苗家妇女,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绝对完成不了的。这些服饰,不是你有钱就能买,想穿就能穿得到的。
在采访中,团队成员戴雅阿姐谈到苗绣的针法、特点以及一些发展起源。
——“请问您是从小就学习苗绣吗?绣得真好看,这些技法是特有的吗?”
——因为我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从小时候开始就有接触,到现在30余年了,对苗秀针法耶有所了解,有些针法是特有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苗秀,并且喜欢苗秀,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更应该将苗秀传承下去。
——“那这些服饰、包包都是怎么卖的?一般会有人来收吗?价格如何?”
——“一般都是村里的合作社负责,我们只负责秀,到了一定时间会有人来收。价格的话,要看具体是什么,像一件手工绣的和机织的价格相差近两倍,小物品就会稍微便宜。”
——“您制作苗服是从布料蜡染开始的吗?”
——“不是的,一般是在外购置基本的纺织布料后自己裁剪缝补,再根据自己心中所想绣制。需要先将想绣制的图案画在布料上,然后用针线将轮廓缝制出来,最后将其填充。”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凤凰县的竹山村。
在竹山村,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苗族百姓的生活。
看到了黄豆变成豆浆的过程。
看到了竹子变成篾条,又经过一双双巧手变成器具的过程。
也看到了银饰在苗族阿叔手中一点一点变得精致的过程。
苗族银饰具有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的特征。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体现了家庭富裕程度,并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又在当地人家里了解了蜡染。
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可分为七大类:蝴蝶纹、鱼鸟纹、龙纹、漩涡纹、花草植物纹、铜鼓纹、星辰山川纹。
种类多工艺复杂,蜡染极具特色,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接着,实践团的成员们看到了一团团的纱线是如何有序地变成布匹的。
据阿婆介绍,苗族服饰面料多以麻织布为主,她们那个年代人人都会织布,都会为自己亲手作嫁妆。身体坐在木织机中间,左脚往下压纬线,穿过梭子后右脚也踩下,穿进另外一只梭子。尔后,拉过面前的挡板,把经线打实。反反复复这样推拉只听见“哐哐”的声音,奏出了美妙的乐章。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地了解了苗族文化,体会到了湘西神秘的魅力,感受到了苗族人的勤劳淳朴、热情好客,也看到了传统是如何与现代接轨的,看到了精准扶贫的卓著成效。同时,也为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4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