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感受革命精神,重温革命历史,讲好革命故事,2020年8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拾忆逐梦团队开始了第九天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林晗琪来到坐落于桃花山脚下的长江支队泉州纪念园。长江支队泉州纪念园是全市首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公园,是丰泽区打造的红色教育主题公园,也成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网红打卡地”。
图为长江支队泉州纪念园内刻着“永远的长江支队”的石立柱。林晗琪 摄
纪念园的入口处,有藏于绿茵后而依旧清晰的“永远的长江支队”刻字,飘扬的中国解放军军旗,一旁还有一个包裹,象征着长江支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泉州扎根落脚,仍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立柱的左侧是用影雕工艺记录着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情况、重要内容、历史意义以及相关图片,这些用石块装裱的黑白照片的右下角还有二维码,游客可以扫码了解历代党代会的具体内容。这些照片的正中间是石阶,走到石阶的顶端是一块硕大的石头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象征着中国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稳步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
位于立柱的右侧是一块硕大的石雕,巨幅浮雕景墙上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勇渡长江的壮阔场景,左右两侧分别雕刻着象征出发地河北武安的舍利塔和目的地福建泉州的东西塔。队员林晗琪在观赏中不禁感慨:“这浮雕刻画得十分细致,生动形象,仿佛当年解放军勇渡长江的画面近在眼前。”这巨幅浮雕景墙的雕刻极具用心,相信这也是由于对长江支队的敬佩,对革命历史的缅怀。
图为福建农林大学拾忆逐梦团队队员林晗琪与浮雕景墙合影。林宇静 摄
巨幅浮雕景墙的左侧是入园步道,台阶的中央是布鞋脚印刻石,拾阶而上象征着“千里跋涉”,队员林晗琪边走边参观,在石阶的一旁,一块石头雕刻着“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即使经过千里跋涉,长江支队依旧没有忘记“为什么出发”,带领着泉州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
图为福建农林大学拾忆逐梦团队队员林晗琪在阅读介绍。林宇静 摄
随后林晗琪来到了长江支队纪念广场,两侧红色花岗岩环形墙耸立于两旁,墙上醒目地刻着长江支队的简略介绍、南征路线图、历史照片、长江支队英名录和南下服务团英名录等,这环形雕刻墙向前来参观的人们展现了长江支队坚定的信念,听党指挥、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勤政廉洁、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勤勤恳恳、勇于担当、与时俱进的高尚品格,为泉州地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图为纪念园内长江支队旗帜主雕塑。林晗琪 摄
广场的正前方是长江支队旗帜主雕塑,在绿茵的环绕中显得格外的鲜艳,旗帜主雕塑的宽、高各9.3米,寓意着长江支队9月3号到达泉州。主雕塑两侧是叶飞等革命将领的语录,表达了长江支队的成功是众多解放军努力拼搏共同的收获。参观主雕塑时,一旁的游客激动地邀请路人帮他与主雕塑合影,队员林晗琪对其进行了采访,得知这位游客是一位退伍老兵,游客表示:“在我当兵的这些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也一直在生活中帮助我,虽然过程非常艰辛,但非常荣幸拥有这样的经历,也非常感谢党和部队,教会了我这么多。”队员林晗琪听到这番话表示十分感动,军人们崇高的精神令人敬佩。
长江支队的南下经历是泉州党史、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江支队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块基石,体现了革命和奉献精神,其必将被继承和发扬光大,激励着人们更好地生活和为建设美丽泉州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着。
至此,队员林晗琪的长江支队泉州纪念园红色之行已接近尾声。战火纷飞的时代虽已离我们甚远,但历史永远不该被忘记,没有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又何来如今的山河无恙。随着队员林晗琪的实践结束,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拾忆逐梦团队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2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