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届时,中国将实现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然而,与其说这是一个终点,不如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自此,我国将全面步入“后扶贫时代”。如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如何建立有效的返贫预防机制,如何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在2020年及以后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高校毕业生的回信中“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号召,同时为践行学校暑期“返家乡”实践活动精神,我们团队以“精准回头看,脱贫不返贫”为主题,于7月26日至8月5日组成两支小分队分别赴山西、安徽两地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与村民面对面的访谈,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脱贫前后的变化以及脱贫质量和返贫风险等。通过查阅村和县里的相关文件,村内参观及对扶贫干部的采访,了解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们的工作日常、地方的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相关政策。
山西小分队率先出发,前往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上桥村。在扎实推进产业扶贫的路上,上桥村在帮扶队伍的带领下,于2015年开始发展产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3X+4145”的产业分红扶贫模式,该模式真正激发起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上桥村现已实现全部脱贫。
安徽小分队紧随其后,第一站到达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江河村。江河村是岳西县重点贫困村之一。近些年在白帽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干群紧紧围绕脱贫示范村的建设目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力度,全村共发展水面养殖110亩、黄牛养殖120余头,发展茶叶580亩、瓜果采摘园80亩,种植生姜220亩,别山悦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2020年正式营业。
安徽小分队的第二站来到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土桥村。土桥村曾是全省重点贫困村,近年来,村两委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创新举措,自力更生,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桃源式旅游乡村,使村庄旧貌换新颜。
调研阶段:
调研和宣传:
7月26日,山西小分队成员开始为期五天线下实地调研,他们来到上桥村,对贫困户进行访谈,采访扶贫干部,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8月2日,安徽小分队成员顶着炎炎烈日也开始了实地调研,第一站来到江河村,在这里他们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
紧接着,8月4日,安徽小分队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调研地——土桥村。在这里,他们同样对贫困户访谈,走访村内产业、景点。
实地调研结束之后,团队成员便在大学生网报、多彩大学生,今日高校网等多个知名网络平台上传团队的活动宣传以及团队第一期的实践成果。
调研心得:
(一)安徽小分队
张心洁:这次调研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调研,也是第一次这样深入农村,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正好安徽经历了7月份漫长的雨季后,8月初艳阳高照,室外温度达到38度,我们在炎炎烈日下走访村子,一家接一家的访谈,着实是人生中一次独特的经历。在对因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大病真的会让一个家庭崩溃,“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情况是真实存在的。因学致贫可以享受助学金、助学贷款;因灾致贫有政府的救助和帮扶措施;缺土地、缺技术可以接受培训,进行土地流转,这些都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困难,但是一旦一个家庭成员生了大病,即使有医保,也并不一定能渡过难关,从而很容易返贫。可见,防返贫预防机制的建立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山西小分队
张益瑄:这次的实地走访让我感触颇深,一方面,打破了我对贫困户的刻板印象,似乎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破败不堪,相反,有些人家传递给我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我感到一个人的出身似乎没有那么重要,贫穷真的限制人的想象力吗?物质上的贫穷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精神,贫穷的人同样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营的有滋有味。但有些贫是真正的“贫”,不求上进,过度依赖政府。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或许,幸福也是比较出来的,这一次的走访让我深感自己拥有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为我创造环境的父母又是多么的不易,这也是我需要更加努力的不懈动力。
图文来源:文案:防返贫实践调研小队成员张心洁、张益瑄
图片:成员张心洁、张益瑄、周渝迪、白翊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13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